第142章

  康熙早料到会有这一天,便传密旨给曹寅,让他那边放出丰年囤积的粮食,平抑粮价。
  江南那边的高粮价还没起来,便有大宗粮食入市,有效维持住了江南的粮价。
  奈何曹寅没有把握好时机,放出粮食的时间有些早,虽说有效平抑了江南粮价,却也造成了谷贱伤农的事实。
  若再晚些,等到朝廷收完税赋,就不会给百姓造成困扰了。
  康熙也气曹寅和李煦办事不力,可密旨是自己下的,出了岔子也只能一床被子掩了。
  算是功过相抵。
  谁想太子浑浑噩噩好几个月,忽然清醒一回,就把这事给抖了出来。
  逼得康熙不得不挥泪斩马谡,贬了曹寅的官,将李煦削成白板。
  密旨的保密程度很好,没几个人知道,可曹寅是谁满朝文武心里都有数。
  查到曹寅,就该停手,奈何太子偏要顶风上,亲手打皇上的龙脸,实在不明智。
  见皇上沉着脸处罚曹寅和李煦,明珠唇角抽出一个微笑。
  索额图暗骂太子一声“愚蠢”,只觉心力憔悴。
  这时四阿哥站出来给曹寅和李煦求情,条理清楚地分析了整件事,认为此二人可功过相抵。
  又站在太子的立场,盛赞太子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一通稀泥和完,正中康熙下怀,两边都不得罪,完美解决了这次的危机。
  最后康熙采纳了四阿哥的意见,只罚了曹寅和李煦的俸禄,又违心地夸了太子两句,这才作罢。
  回到乾清宫,康熙叫暗卫过来问话:“查到四阿哥与隆科多私下密谋的证据了吗?”
  暗卫摇头:“目前没有。”
  想起刚刚在朝堂上四阿哥出面为太子解围,康熙摆摆手:“将人撤了吧,不必再查。”
  退朝之后,四阿哥跟着太子回了毓庆宫,身后紧紧跟着詹事府的两位詹士孔郭岱和陈廷敬。
  “太子,曹寅是皇上的心腹,他的所作所为全都是皇上授意。”这一点满朝文武皆心知肚明,孔郭岱不信太子不知。
  陈廷敬也说:“即便太子看不惯曹寅,想在朝上参他,也该事先给臣等通个气,让臣等早做准备,以为策应。”
  今日若非四阿哥出面解围,太子不但把曹寅和李煦都得罪狠了,还会惹皇上不悦。
  太子不以为然:“两个奴才而已,爷不放在心上。”
  孔郭岱还要再劝,被陈廷敬扯了下袖子,心中叹息一声,告辞离开。
  “二哥,今日朝堂之上确实凶险。”曹寅和李煦是奴才,不足为虑,但皇上的脸都青了。
  所有人都觉得太子蠢,四阿哥却认为太子仁义又孝顺。
  只不过参奏曹寅和李煦的方法太直接,让皇上都有些下不来台。
  “我自然知道凶险,可错了就是错了,不能因为主意是主子出的,就不追究奴才办事的过错。”
  太子也有自己的一番道理:“若助长此风,将来底下的奴才们全都阳奉阴违,朝廷岂不乱了套。”
  “曹寅和李煦是什么人,不用提醒我也知道他们的情况。”太子看向四阿哥,“所以我更要计较,免得汗阿玛被他二人连累背上骂名。”
  越说声音越低,说到最后很有一种托孤的意思:“老四,我不想再做提线的木偶了,我想做个孤臣,助汗阿玛整顿吏治。你好好做你的皇子,以后全靠你了。”
  做了十几年的好儿子、好学生,太子厌倦了。他想做点不一样的,却始终找不到方向。
  就在刚刚,他参奏曹寅和李煦的时候,心中涌起了畅快的感觉。
  四阿哥垂下眼睫,站直身体,朝太子轻轻一揖,转身离开。
  就在朝堂上风起云涌的时候,雾隐山田庄这边的玉米已经全部收获,并且放在场院里晾晒了。
  左庄头正招呼人准备手搓玉米粒,被姜舒月叫停:“这两天大家辛苦了,都回家休息吧。”
  众人面面相觑:“东家,不用搓粒吗?”
  佃户们并不知道田庄的人头钱是怎么免的,但猜到东家肯定是找了关系使了银子,心里感激得不行。
  有机会给东家干活谁也不惜力,恨不得今天掰完玉米,明天就把玉米粒搓完。
  左庄头怕东家年纪小,不懂规矩,忙解释:“玉米不搓粒,城里的粮店不收。”
  玉米难吃,城里的粮店很少有收。
  即便有收,价格也比小麦低很多。
  但东家种的玉米不一样,不管是青煮的时候还是磨成渣贴饼子都很香。
  可不能因为没有搓粒影响了价钱。
  姜舒月让他们放宽心:“玉米要晾晒,大家先休息两日,等脱粒的工具做好了,还得麻烦大家帮忙。”
  左宝树第一个听出玄机:“脱粒不用手搓吗?”
  姜舒月摇头说不用:“这么多玉米用手搓,手都要废了,用手摇脱粒机省力许多。”
  田武挠着脑袋:“东家,俺手脚笨,怕学不会。”
  众人一阵哄笑,姜舒月也笑:“打水摇辘轳会不?”
  田武憨憨一笑:“那谁不会。”
  “会摇辘轳,就会摇脱粒机。”姜舒月给他解释。
  又有个妇人问:“东家,费劲儿不?男人能用,女人能用不?”
  姜舒月含笑说能用:“不光女人能用,七八岁大的孩子都能用。”
  左婆子瞪眼:“天爷嘞,这是什么神仙工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osq.html" title="蒹葭是草"target="_blank">蒹葭是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