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生病,每年生娃因为请不起稳婆,糟蹋了多少妇人,左庄头不忍回顾。
仓中有粮,心里不慌,手上有余钱,家人少遭殃,都是在理的。
豆油的卖价是大豆的十几倍,但左庄头和左宝树还是按照东家的嘱咐,只卖一半油给油行,剩下的全都运回了田庄。
东家的原话是:“种田太累,终年不吃油水身体会垮。”
说到底还是命重要。
饶是如此,当种黄豆的佃户们拿到二十斤豆油和一两多银子的时候,激动得掩面而泣。
而另一半没种黄豆,让地空着的,嫉妒得眼睛都红了。
种小麦得细粮,种黄豆得粗粮,从来没人想到过用黄豆榨油。
然而羡慕嫉妒恨远远没有结束,更让人生气的是,黄豆榨油之后剩下的豆饼运回来可以煮豆浆,做豆腐,剩下的残渣摊饼也可以吃。
就是黄豆秧打碎了埋进土里,也是养地上好的肥料,听东家说埋过豆秧的地比白地粮食亩产高。
黄豆浑身都是宝,他们却拿它当根草,一个个都恨不得穿过去抽死当初那个犹豫的自己。
然而这还不是最让人绝望的,最让人绝望的是,旱灾一直在持续。入秋开始滴雨未下,田地里的土一捏就碎,旱得根本没办法给小麦播种。
今年粮食减产,各家收成都不好。即便没交下半年的租子,也没交人头钱,确实囤了一些粮食,可明年若是绝收,以后的日子也会非常难过。
卖儿卖女不至于,但挖野菜啃树皮是免不了的。
姜舒月抓起一把垄沟里的土,轻轻捻着,对众人道:“这种情况种不了小麦,全都改种春玉米。”
她之前留下的种子够用。
培育过的小麦种子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跟玉米还是没法比。
众人听说全都改种玉米,心有些慌,可也只是一瞬。
有了轮作大豆的教训,所有人都意识到,种地听东家的准没错。
这回没种大豆的人家很快响应,比种了大豆的还积极。
四阿哥就是在这时候到的,在小院没找着姜舒月,便领着十三来地里找。
果然看见了她。
小姑娘一袭艾青的衣裙,站在干涸的田埂上,好像一株才刚破土的幼苗,稚嫩却坚韧。
她扬起脸,对一群黝黑的庄稼把式说:“这种情况种不了小麦,全都改种春玉米。”
没有一道反驳的声音,众人短暂地愣怔之后纷纷点头。
“四哥,仙女姐姐可真厉害呀!”在十三阿哥幼小的心灵中,大人就是大人,小孩就是小孩,小孩要听大人的话,没见过大人听小孩的话。
还是一群大人听一个小孩的话。
十三阿哥宣布,仙女姐姐是他见过的,最威风的小孩姐。
四阿哥含笑摸着他的头,什么都没说,却是一脸的与有荣焉。
“你怎么……来了?”姜舒月一抬头就看见了站在人群后面的兄弟二人。
两个冷白皮,一个是沉郁英俊的翩翩少年,一个是唇红齿白的三头身,就这么水灵灵地出现在视野中,与眼前干枯黝黑的画面格格不入。
四阿哥听见对方的话,微微蹙眉,总感觉被她主动过滤掉的那个字是“又”。
你怎么又来了,明显带着一点不耐烦。
他为她骄傲,她却嫌他麻烦,四阿哥有点闹心。
“我来送自动播种机。”还好他有正事,不然真被问着了。
自动播种机上个月已然造出样机,奈何四阿哥用了几次都不满意。
好在当时已经过了农忙,自动播种机造出来也无用武之地,四阿哥便让回炉重做,务必做到轻省好用。
直到这会儿才算通过四阿哥的严格检验,并且具备了量产的能力。
听到自动播种机,对方脸上黯然了一下,又很快高兴起来。
眼下正是给冬小麦播种的时节,奈何播种机来了,却因为旱灾没办法完成播种,她心里应该很不好受。
可她脸上的黯然只一瞬便消失了,仍旧回给他大大的笑脸。
第59章 老三
对上小姑娘朝霞般灿烂的笑脸,四阿哥一点也不闹心了,走过去安慰她:“钦天监算过了,明年秋天旱灾才能过去,你的决定是对的。”
种玉米比种小麦稳妥许多。
印四在农事司当差,这个时代的农业都是靠天吃饭,他知道这些并不奇怪。
可姜舒月没有被安慰到:“如果旱灾继续,朝廷应该在北边推广玉米种植,不然可能有大.饥.荒。”
这事基本定下来了,近两万斤玉米种子将于明年春天,在京城周边的皇庄试种。
所得粮食全部用于赈灾。
明年旱灾持续,还可能有战事。准噶尔不老实,引得朝廷厉兵秣马。
四阿哥之所以能第一个封爵,有皇上对太子忌惮的原因,更多地还是他向皇上建言,如果旱灾继续,不宜立刻在北边推广玉米种植,而应集中在皇庄安排专人耕种。
按一亩地撒种四斤计算,两万斤玉米种子,可以种五千亩地。
若让百姓耕种,田地有好有坏,耕种技术良莠不齐,结果不可控。
交给皇庄的话,地是上等地,种地人的耕种技术也有保障。
高产玉米的一代种,在灾年,山地,能有每亩一千斤的产量。
那么二代种,在灾年,上等地,应该也能有这个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osq.html" title="蒹葭是草"target="_blank">蒹葭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