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蒋沐凡没听完就给方黎嘴里塞了一个大苹果:“想点儿好,没几个人跟你一样的喜好。”
  面试的前一天,蒋沐凡回了趟家,整理出了几条风格不一的作品,好好的过了一遍场。
  而后拿出了第二天打算穿的衬衣和西裤,仔仔细细的熨了一遍,他对郑老板店里的那架雅马哈是势在必得。
  到了面试正日子,方黎又见到了蒋沐凡坐在手机自拍镜头前给自己抹发蜡的一幕。
  老狐狸这回实在没忍住,走到蒋沐凡身后狠狠的在他腰上肚子上揩了一把油。
  蒋沐凡准时准点的到了郑强的日料店,那会儿郑强给他打了个电话说自己堵路上了,让店里的美女经理先带他到处参观参观。
  这家店在永宁市的老城区里,这两年老城区刚整改完,把街道收拾的古香古色,还在老城区的两个大十字路口上建了两个大型商场。
  现代和复古的完美结合,不仅仅是永宁老城的味道,还代表了整个永宁市在国内城市的独特风格。
  如今老城里的网红店是越来越密集,成了年轻人的聚集地。
  郑强店的位置就在一个大型商场的隔壁街道上,闹中取静的租了一个院子,把门头做成了传统日式小院的造型。
  走进去是一个精致讲究的日式小院,院里架了两个亭子,摆了两个室外卡座,估计夏天这两个卡座应该是要提前预定才能抢得上。
  钢琴摆在一进大厅左前方的小台上,两个射灯打在黑色的钢琴漆上,把整个堂座空间的观感提升了一个档次。
  蒋沐凡扫了一眼那台雅马哈三角就知道,这琴没个二十万下不来。
  这店的门头不大,里面却深的很,经理领他绕过了钢琴后的那面墙,走到了后面的过道里。
  过道两侧全是大大小小的包房,有大到能容纳十几人的,还有四人坐的小包房,清一色的精致日式装潢。
  妥妥的高消费饭店,怪不得老板出手大方,这规模估计两个人吃一桌,他这个三小时钢琴钱就到手了。
  美女经理带着蒋沐凡参观了一圈之后,请他在一个卡座里稍等片刻,并给他上了壶烘焙茶,没等一会儿郑强就进来了。
  蒋沐凡本以为风格如此清雅脱俗的店老板,应该是个温文尔雅有想法的年轻人。
  可谁知推门进来的,是个肥头大耳的中年男人。
  郑强快要二百斤的身材,脖子上缠着一根拇指粗的大金链子,手上戴着一块百达翡丽,另一个大拇指上还带这个翡翠扳指。
  他见了蒋沐凡,热情的跟他握了握手:“你好你好蒋老师!我来晚了!”
  “你好郑老板,叫我小蒋就行!”蒋沐凡站起身跟郑强握手,心觉能在这个地段开这么大店的老板,打扮成这样也是正常。
  郑老板虽然人长得粗,心却细的很。
  从这个店的方方面面就能看得出来,他那一颗有梦想爱艺术的心被他发挥在了店里的每个角落,一点都不马虎。
  郑强跟蒋沐凡客套了几句就跟他聊起了他这家店的历史与发展。
  蒋沐凡认认真真的听着郑老板跟他讲了两个小时的故事,从他是如何如何从农村老家出来打拼讲起,到如何如何跟老乡包了个工程盖了几栋楼,又如何如何发现了永宁老城区的无限商机,再然后如何如何的把这家小店从四个包间开到了现在的规模。
  郑强讲的唾沫星子满天飞,蒋沐凡想:得,又是个只听梦中婚礼的主。
  这要是天天来仨小时,他理查德能弹出伤来。
  郑强的成功之路大概是讲完了,他给自己灌了一口茶,喘了口气终于说到了工作的事:“你也看到了咱们这儿消费不低,客人基本上都是三十岁向上五十岁向下的年纪,到了这个年龄能来我这寒舍吃顿日本饭的,也都是讲究人。”
  “我出的薪水应该是行内算不错的了,为的就是应付好我这儿的客人。”
  “摆架琴在这儿没人弹,放在那儿吃灰也不是个事儿,但找个三脚猫功夫的小年轻来随随便便整点,万一来了个懂行的,那我这档次一下就拉下去了,你说是吧蒋老师?”
  蒋沐凡听他掰掰快走了神,听到被提问,连忙接应:“对对您说的是,您叫我小蒋就行。”
  “所以蒋老师,我这儿还多多少少有点要求,听刘老板说您是咱们永音毕业的高材生,钢琴上您是个专业的,师从的是杨鹤忠大教授是吧?”
  “是的,老杨...哦不,杨教授是我的恩师,您别这么客气,叫我小蒋就行...”
  “对对,您是个靠谱的!我虽是个外行,但我也知道你们搞音乐的看的上的都是那什么,古典音乐!我就怕手底下的那些不靠谱的给我找来一个广场上只会弹红歌的,所以我就说演员这块儿,我一定要亲自把关。”
  “理解理解,这是应该的。”
  “所以恕我冒昧,能请您给我来一段儿吗?让我也长长见识。”
  生意人就是生意人,他们把自己的姿态放的总是低人一等,但说的事儿,全数都是他们计划要办成的,主动权从来都不在对方手里。
  而为什么搞艺术的经常有饿死的,就是因为他们永远高高在上,所以总是被这些生意人用嘴牵着走。
  蒋沐凡被郑强捧得五迷三道,最后站上了台秀起了专业。
  郑强看蒋沐凡还喜滋滋的坐了上去,卸掉了自己那张恭维的嘴脸,摇身一变成了大老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