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刚出了门的时候,蒋沐凡就觉得胃里已经好多了,放了点血,他还有点浑身舒畅的感觉。
  就是可能血流的多了点儿,有点头晕。
  方黎脸色发青,一路肘着蒋沐凡的胳膊进了急诊室。
  急诊的护士见了这一脸惨样的小男孩儿,二话没说的从方黎手里接过了人,把蒋沐凡扶去了急诊外科,先去给他做简单的止血和包扎,然后让方黎去办挂号手续。
  蒋沐凡头上的口子不长,但是深,拍了个片子一看,还好没伤到骨头。
  在各方面都检查好了以后,蒋沐凡被就地缝了四针,缝完后医生还送给他了一个网网帽子,让他傻傻呼呼的套在头上。
  这呆头呆脑的形象要是放平时,方黎铁定会笑劈叉了,今天蒋沐凡照了镜子后自己都想笑了。
  可方黎却是一点也笑不出来。
  他在等蒋沐凡缝针的时候,拿手机查了三院精神科的医生坐诊时间,刚好蒋沐凡之前约的那个医生今天就在,目前只剩下一个号了,方黎当机立断,摁了个预约。
  时间在下午三点,反正离复查时间也就剩不到一周,早来早好。
  方黎跟蒋沐凡中午随便吃了点,找了个舒服点的有沙发的咖啡厅,等着下午再去三院复查。
  没敢给蒋沐凡点咖啡,方黎给他要了杯热牛奶,结果热牛奶还没上来,蒋沐凡就靠在沙发扶手上睡着了。
  方黎看着蒋沐凡在对面睡的安稳,睫毛颤动了两下,轻轻的叹了口气,生怕吵醒他。
  ……
  精神科的人很多,抑郁症也是一抓一大把,年轻的抑郁症患者占了大多数。
  这里的医生一天要看几十个病人,每个病人的状态各不相同,早上中午排队高峰的时段,整个科室都有点魑魅魍魉的意思。
  还好他们是今天最后一个号,大厅和过道都没什么人了。
  方黎和蒋沐凡并排坐在诊室门口,前面排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漂漂亮亮,就是眼睛肿的像金鱼,手里捏着张抽纸团,一下一下的擦着眼泪,哭得很安静。
  等轮到那姑娘看病的时候,没进去一会儿,就听见诊室里面传来了一阵呜呜呜的哭声,哭一会儿又停了,没停一会儿又开始哭。
  蒋沐凡皱眉,觉得心烦,烦得他也有点想跟着那姑娘一块儿掉眼泪,因为他感觉他能理解她。
  方黎瞥了眼蒋沐凡的脸色,像是犹豫了半天什么,慢慢把手放在了蒋沐凡的肩上,轻轻的捏了捏。
  一般正常的精神科大夫,坐诊看病时不会像电视里演的那样,把慈悲的笑容挂在脸上,舒舒服服的坐在沙发里,耐心又怜悯的听患者翻来覆去的诉苦。
  他们和其他科的大夫观感上都差不多,顶着个心理生理都比较疲惫的脸,心情好的话就跟你僵硬的笑一笑,要是今天上班儿累了就跟你面无表情的说话。
  一般就问些套路一样的几个问题,医生问什么病人答什么,他们会用最直接的问题来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信息,从而做出最高效且最准确的判断,没有哪个精神科医生会听一个精神病人瞎白话两个小时自己的所谓的“故事”。
  相当的容易让人觉得这帮精神科大夫不近人情。
  排在前面的这姑娘,坐外面挺老实,进去之后才发现,可能是个不好惹的,硬生生在诊室里面磨蹭了快二十分钟才出来。
  蒋沐凡在门口坐着差点又要睡着,终于听见了门口的小广播叫自己的名字。
  方黎拿着蒋沐凡的号,轻柔的将蒋沐凡从椅子上搀了起来,跟在身后一块儿进到了诊室里。
  医生见蒋沐凡是来复查的,从电脑里调出了上次蒋沐凡来看病的病历,三言两句的问了蒋沐凡的几个问题。
  无非就是最近心情怎么样?食欲怎么样?失眠还好吗?记忆力有恢复一些吗?身体有没有其他的不舒服之类。
  蒋沐凡大概口述了一下自己最近的不正常的困倦和时有时无的恐惧感,医生听完点了点头,轻车熟路的点了一圈鼠标,很快开了一张处方单出来。
  还是舍曲林和那个中成药,但是量加大了,医生拿了根笔在单子上点点标标,详细的讲了讲蒋沐凡下一个疗程的药要怎么吃。
  方黎在一旁专注谨慎的听着,还以为是蒋沐凡病情加重了,可结果人医生最后竟说,年轻人恢复的还挺不错?
  整个望闻问切下来也就不到十分钟的时间,蒋沐凡揣着处方单就被医生请了出去,又把方黎单独留了下来。
  “舍曲林疗效是不错,但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下一个治疗阶段会比较难熬,也比较关键,持续时间长,不可控力多,尤其他这个年纪,最容易出现极端反应。”
  这个身体微胖的男医生,老神在在的坐在电脑后面对方黎说,语气像是在聊天气一般的平常。
  “最近把家里的利器刀具都收好,病人可能会有自残或自杀倾向。”
  【作者有话说】:在这里帮凡凡跟各位解释一下——凡凡这时已经是个病人了,所以他的一些行为举止还有各方面观感都会比较脆弱且敏感,有些心思可能不会被正常人所理解,可能会给人有点矫情(?)的感觉
  本人不是医学生,只能在这里尽我所能,尽我所知的描写了一个抑郁症患者的心境与状态,如有错误,望见谅,另外也欢迎指点加科普。
  也不知道自己这么多屁话有没有人看到,反正求生欲告诉我还是严谨做事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