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只要人不烧了、精神了就好。
  在医院第一天的那个沉默的贺白,仿佛是随着蒋沐凡的三十九度的体温一块儿,消散不见了一样。
  他还是像以前一样的对蒋沐凡好,毫不吝啬,但却做不到毫不避讳了。
  蒋沐凡也知道自己要懂事儿了,不能一直当一个王八蛋,自己惹得人心伤了,现在还得让人家给他台阶下,那贺白都仁至义尽到这份儿上了,他再像从前一样冷不丁的不理贺白,那就真的太不像话了。
  什么矛盾都没有的哥俩,犯不着因为个莫须有的窗户纸搞的跟要老死不相往来似的,况且蒋沐凡也是绝不是要的是这样的结果。
  慢慢来吧,把答案交给时间来解答吧。
  他们的日子,往后再慢慢的过罢。
  ......
  不过话虽说的好听,但时间最后并没有给蒋沐凡解答过什么好问题,反而给了他和贺白带来了一摞又一摞无比繁重的学习任务。
  附中到了高二就开始抓得紧了,专业课和文化课一起抓。
  别看艺术生高考的时候文化课分数要求不高,但那些几何函数之类的问题,在那些练了十几年琴的孩子们眼里,已经可以说是能杀死他们全部脑细胞的存在了。
  蒋沐凡打心底里还是不太想出国的,他年纪尚浅,做任何选择的时候第一出发点都是在情感上,还从没怎么考虑过自己的前途与梦想。
  也许就是因为他从小到大都太幸福了,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所以他恋家,没什么远大抱负,就想安安静静的在家好好的弹琴就够了,什么金色大厅,什么旅德旅法钢琴家,就那样吧。
  与其高高在上,他更依恋有一个家。
  但再怎么没出息,该有的要求蒋沐凡还是有的,就比如他不能容忍自己因为数学学不会,要从永音附高堕落到专科院校去。
  所以为了高考能过线,怎么的能有个像样的让爸妈有面儿的大学上,蒋沐凡每天捧着个数学书,不是抓耳挠腮就是火冒三丈。
  而贺白也差不多一样,好不到哪儿去,他被他自己选的医学专业也折磨得够呛。
  大三了,要啃的书,要做的课题,要完成的实验那是只增不减。
  他就是因为从来没觉得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所以才自大的敢选择五年制的医学专业。
  烧脑细胞不说,还烧体力,有时为了背书熬夜熬的,贺白都觉得自己学医就是为了能让自己在快猝死的时候,自己救自己一把。
  一天天都何必呢,可是又能有什么办法。
  结果后面的日子,两个人就算是不再相互较劲了,但也因为课业的压力变得联系没那么密切了。
  甚至就连想坐在一起闲聊一会儿的功夫都觉得有些难得了。
  贺白渐渐做不到每周都能回家一趟,好一点的时候两周回一次,可要是碰上考试或者做课题,他可能一个月才能见上一次蒋沐凡。
  往常的周末很热闹,一家人可以整整齐齐的坐沙发上看会儿电视,可现在贺白一不回来,其他人好像也都跟着忙了起来一样。
  贺薇也到了中考的年纪,每周蒋萍都会带她去补课,那姑娘是个废柴,当初琴没学出来,现在文化课也是个老大难。
  现在这丫头一条好路都没有,只剩下准备上中专,终于急了,闹着蒋萍给她报课外补习班,所以周末两天蒋萍周末也没得休息了,要送贺薇上课去。
  贺振华还是老样子,忙起来特别忙,他这以前算是个生意人,现在干的已经算是个半个企业家了,所以谈不上什么休假什么周末,赚多少钱干多大事。
  没过多久,周末的家里经常就剩下蒋沐凡一个人了,从睁眼到天黑,才能见蒋萍带着贺薇回来,中午连个饭都没有。
  蒋沐凡周末课业不多,经常大把大把的休闲时间,于是慢慢的,一个人终于在家呆烦了。
  永音附中和其他的普通中学不一样,永音的孩子们和本部和社会的接触很密切,小小年纪就有出来接活的,比如一些钢伴和陪练之类的,或者给本部的其他专业的学生当个乐手录录音。
  不像那些普通高中,基本上进了学校就形成了一个闭环,被学校和家长保护着,离社会的险恶很远。
  他们附中和本部都有一些学生们自发组织的qq群,几百号人的那种大群,专门发一些小接活的信息。
  里面什么人都有,有本科生研究生,有附中的,还有一些外面的机构老板或者相关行业的人。
  蒋沐凡是被自己同桌随便拉进去的。
  他同桌叫陈晓星,是个古灵精怪的妹子。
  那姑娘是个妥妥的世家子弟,父母都是这一行的,从小就见惯了大舞台大世面,是蒋沐凡口中的“标准”附中人,跟他不一样。
  但陈晓星脑路太清奇了,虽然得了个世家子弟的身份,却从来不干世家子弟该干的事儿。
  其实这姑娘在某些时候跟贺薇很像,咋咋呼呼大大咧咧,嘴巴不饶人的毒,也是一天到晚不务正业,就知道追星追剧,研究些偏门的奇怪爱好。
  其他附中的女孩子,仗着自己家境好,学的东西也高大上,把先心思都用在了化妆甚至是奢侈品上,校服底下穿纪梵希,脖子上再挂一个克罗心,书包背的最次都是mcm,都不稀奇。
  但陈晓星不一样,她穿的用的都相当低调,父母买什么t她穿什么,每天后脑勺顶个大马尾,素面朝天,相当有学生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