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
  那是一段蒋沐凡愿意为之刻骨铭心的记忆。
  他的每一分血肉都会记得,抑郁症的苦痛是方黎带他冲出来的,筱香县的事故也是方黎带他淌过来的。
  方黎用他那坚实的脊背,一步一步的,扯着自己从那骇人无望的深渊之中挣脱出来,义无反顾,至死不悟。
  那看似单纯热烈的年轻的灵魂,在那个时候竟是那么的伟大。
  方黎才是那个真正来救自己的人。
  蒋沐凡不止一次的觉得。
  那时候的他总是频频感叹,自己究竟是何德何能,能在人生的这般低谷之中,可以拥有一份这样浓烈的爱意。
  这宛如倾盆而下的感情,就梦幻的像是老天的一瞬反思,在发现自己这凄惨人生的时候,终于对自己有了一丝怜悯之心。
  蒋沐凡天真的以为,一定是某个善良的神明在茫茫人海之中发现了自己,觉得这个还在襁褓之中就失去了生母、在少年时期又失去了父亲、在遍体鳞伤的时候被家庭抛弃、在爱意正浓的时候又诀别了爱人的自己,着实可怜至极,所以才将那样美好的一个方黎赐予了自己。
  否则他哪里来的幸运,可以在之后被所有人都抛弃的日子里,被这样炽诚的一双手几乎是倾尽所有的一把捞起。
  蒋沐凡一直都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么高尚多么坚毅的一个人,他有无数个劣根性。
  他不够勤奋,也爱偷懒,有时对于许多事都能得过且过。
  他不像贺白,吃要吃的精细,穿要穿的体面。
  蒋沐凡只追求舒适,如果一顿美餐需要耗费许多心力,那一碗泡面就能满足自己;如果一身舒适的运动服就能上台演出,那他绝对不会选择去穿一身紧紧绷绷的西装礼服;如果自己可以通过三两天的强训就能完成一次专业小课的作业,那他就不会真当是修身养性的去每天细水长流的去练琴……
  蒋沐凡骨子里就是这样的人,他是有韧性的软,所以在那样暗无天日的日子里,方黎那不知放弃的劲头,终于给足了自己安居乐业的出口,于是蒋沐凡一不做二不休,也终于迈出了那一步。
  ……
  所以假如没有冬至的那场意外——
  蒋沐凡相信他此生一定就是这么的,在这片阳光下安然度过了。
  他会真的迷陷于方黎的温暖之下,会真的坦然的一点点的换掉自己的生活轨迹。
  会在方黎的这令人无比安心的诱惑下,犹如妲己之于纣王一般,一点点的被治愈,一点点的真的就向前看,不再回头了。
  就像故事一开始所说——蒋沐凡对于方黎的依赖,再用不了多久,就要深刻入骨血了。
  可那看似是一股人间暖流,实则在某些方面,又像是毒一样的,让蒋沐凡不再无坚不摧。
  直到那一纸多发性骨髓瘤确诊书,戏剧性的霹雳而下,蒋沐凡才恍然醒悟——
  原来这有方黎的六年间,才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一场劫。
  是那看似善良的神明,真正恶毒的面目。
  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荒唐骗局。
  ……
  ……
  但说到底,蒋沐凡也算是幸运的。
  毕竟那是一段甜蜜美好的时光。
  毕竟那是六年。
  人生能有几个六年,又能甜上几个六年?
  又能有谁,能有幸能将方黎这样的一个人拥有六年?
  总之贺白,是实打实的没有这个运气。
  ……
  【作者有话说】:这里指路52 53章,讲到了关于贺白推开小蒋的细节
  那里也算是小蒋在独自一人漂泊尘世的一个时间节点,贺白把他推出家门之后,小蒋自己心里就彻底觉得,他开始孤独单机了
  就跟我现在一样, 啊哈哈…
  第289章 脱胎 2
  有一种难以治愈的精神疾病叫反应性精神障碍,临床基本表现包括有反应性抑郁,反应性狂躁,还有反应性妄想。
  贺白那与自己年少时光截然不同的后半生,就从蒋萍被确诊为反应性精神障碍的那一天开始。
  从此之后,除了贺振华背下的一笔躲不掉的债务,还有自己那位年纪尚小的妹妹,这总是不时带着疯癫的母亲便一直伴随着自己,整整十年。
  ……
  岁月总是喜于弄人,一场如火如荼展开的扫黑反贪专案组行动,在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蝴蝶效应一般的不知牵连了多少个像贺白这样的家庭。
  车祸惨死的温义辉、误入歧途的祝斌、一时被鬼迷了心窍的张竹生,惨遭谋害的何大力,还有他那走投无路最后被迫自杀的儿子何兴……
  这只是由建华集团的东站项目中所挖出来的一部分,然而再去剖析专案组所调查的别的支线,那在这短短几个月间,类似悲剧的发生堪称是数不胜数。
  无数个家庭失去了父亲,儿子,或是其他的家庭成员,无数个家庭被迫走的走散的散,不得长久。
  无数个家庭,最后只能落得个需要那身单力薄的母亲,或是某个还未长大的孩子,来扛起这棚漏壁残的家的结局。
  不论那些人是否该死,或是否该判,最终接受惩罚的却还是不止于是他们自己,到底是包括了他们各自的家人,并且那名为妻儿老小的无辜群体,最后所需要承担的苦难,也是丝毫不比那些所谓的当事人要承担的来的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