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之前宴会上的事还记忆犹新,他不敢赌。
“看来这人很不错。”
柏青舟从这阵沉默里读懂了弟弟的意思,叹了口气,知道这话不说明白是绝对达不成共识的,于是示意柏清河将轮椅停靠在一处树荫下,才逐步细细道来。
“你啊,下回少给人出馊主意,三皇子跟温言明摆着不熟,那孩子露馅得太明显了……我猜这两个人会同时出现至少说明了两种情况:一,虽然原因不明,但太子这几日确实给三皇子换了个侍卫,说明温言的能力和人品是经过了他的层层筛选后被挑出来的,可以一用;二,温言本身与三皇子没有任何关系,他是被别人派在三皇子身边的……”
柏清河迅速跟上了这个思路。
“若是第二种情况,则又能表明两点:首先,温言背后的那个人牵制住了太子,或者他让太子相信了他不会伤害三皇子;其次,即使是这种情况,温言这个人的能力也能体现,毕竟‘监管’三皇子这种活,哪怕是短暂的,也一点意外都不能出……”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所以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柏青舟双手叠放在膝盖上,左手食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右手手背,“温言这人从头到尾,都没有对我展现出任何的‘兴趣‘。”
这点很有意思,皇城里但凡是能将柏青舟这个人的名头和脸对上号的,都会变着法儿的接近他,再不济,也绝对会对他这个人产生‘兴趣‘——目的堪称千奇百怪、多种多样:有想跟着他混分一杯羹的,有想跟他争的,有想背地里使绊子的,也有被世家派来谄媚他的……
柏清河明白他哥想说些什么。
仔细想来,在这些事情中,温言明显被摆在了棋子的位置上,若是他背后之人对柏家虎视眈眈,他一定对此略知一二。
可刚才柏青舟甚至很少见的将“我想多跟你聊聊”这个态度外露在了明面上,大好的套近乎的机会就摆在眼前,温言却借口说“染了风寒”。
柏清河可不觉得对方是如此良善之辈,能为了陪他演出戏,连这种时机都放走。
因此,大概率是掌控温言的背后之人对柏家并无兴趣。
尽管很可能只是“暂时”并无兴趣,但也够用了。
这个逻辑说得通!
柏清河心头豁然开朗,看着站在济世堂那堵高墙旁乘凉的望尘,大声将其喊了过来,让人带着他哥先回家,自己转头又跑进了进去。
“少爷这是要干什么去?”望尘望着柏清河的背影,没头没脑地问道,“是有东西丢了吗?”
“没,不用管他,咱们先回家去,”柏青舟也望着那道背影,禁不住勾起唇角,“真是……风风火火的。”
其实,除了想让柏清河明白且认同这个方法外,柏青舟还藏了点私心没说。
比如,他隐隐觉得,温言对柏清河的态度有点儿……太好了?
这么个胡七八糟的蹩脚戏也愿意陪着演,难不成是有什么把柄被他这好弟弟捏着呢?
--------------------
第18章 连廊
药房内坐着个头发花白的老大夫,脸上架着个厚厚的目镜,见唐知易来,立马熟门熟路地从旁边包好的几摞药材里翻出了一份,递了过去。
“三皇子,久违。”老大夫略一拱手,并未起身,只是在名册上做了个记号,示意唐知易签字,“今日怎么是您来拿药?”
“太子殿下日理万机,我闲得没事儿,正好帮忙。”唐知易签好了字,也回了个礼,“多谢老大夫,请问可还有其它需要注意的地方?”
“无甚,药量照常服用即可,”老大夫应了声,手边天秤上还放着几味没来得及包好的药材,确认唐知易无事要问,便准备赶人了,“三皇子慢走。”
“多谢老大夫。”唐知易又客气了一句,退了出来。
唐知易刚关好门,只见一个颇为眼熟的人影从连廊尽头疾步走来,行至近前,他才总算看清了对方是谁。
柏兄怎么去而复返了?
还走得这么快,急吼吼的,跟落了什么宝贝似的。
“三皇子见谅,劳烦您去外边儿找个地方等会儿,别走远了,我找您的侍卫有点急事。”
柏清河冲着唐知易劈头盖脸地砸下来一串话,也不管对方听清记住了没,伸手一拽温言,拉着人就往连廊的另一侧走去,头也不回:“很快,三皇子放心,说完就回。”
“啊……哦。”
唐知易被对方这风风火火的气势吓愣了神,没明白自己该放什么心,直到人都快跑没影儿了才缓过劲儿来。
只不过他信柏清河,于是选择依对方所言,在这济世堂内左转右转,找了个不太起眼的地方,坐下了。
温言手腕被柏清河拽得生疼,奋力挣扎了两下,未果,只好出言嘲讽道:“柏二少爷这是撒的哪门子邪火,我今日应当没招你吧?”
柏清河将人拽进连廊拐角,推开了一间长期无人使用的落灰药房,木门难以受力,在窗外的风声中发出吱呀声响,将连廊远处的嘈杂尽数隔绝开来。
他像是直到这时才发现自己的失态,讪讪松开了手。
“是……你没招我,是我有事找你。”柏清河低头看着温言慢条斯理地整理被抓皱的衣袖,其下的手腕皮肤已然泛起红痕,是他方才使力抓的……
如此想来,语气又不由得放缓了几分:“温公子,有件正事烦请帮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