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温公子明鉴,我可从未对其余人做出过如此登徒子行径,”柏清河被这么轻拍一下,也不恼,知道对方看似言辞狠戾,实则已然答应,便搓了搓手指,像是指尖还残留着细腻触感似的,又披上了那层纨绔的皮囊,笑道,“我今夜便走。”
“没人问你。”温言冷声道,绕开对方,伸手拉过垂着蛛网的木门。
嘭——
比先前更大的动静扬起了阵阵灰尘,飘散在空中,柏清河来不及躲,猝不及防间呛入一口,咳嗽了起来。
……当真是个报复心很重的人。
-
柏青舟看着柏清河在屋内转来转去地收拾行囊,忍不住又开口确认了一遍:“今夜就走?”
“嗯。”
柏清河点头,他下午又出门去了三个地方,将最后一点事儿全都处理好了,才总算是赶在日落前回了府。
他从袖中袋里摸出张纸,囫囵塞进衣柜抽屉,头也不抬地说道:“还是早去早了胜算更高。”
“嗯……早去早回。”
柏青舟看着柏清河的背影,欲言又止。
——待出了皇城,路上必然危机四伏,尽管柏清河嘴上一直说着不必担心,可他作为兄长,不紧张担心是断不可能的,只不过他更怕这份心情会成为柏清河的负担和枷锁,才始终对此闭口不谈。
即便到了临走关头,他也只能嘱咐一句“早去早回”。
望洋敲开门,打断了兄弟俩的沉默:“二少爷,马已备好在城门外了。”
望尘紧跟着探出头来,他年纪小,没其他几人想得那么多,只知道自己有朝一日竟也能像话本里的英雄一样上战场,面上有股藏不住的兴奋劲儿:“我也准备好了,少爷,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被这么一打岔,瞬间什么情绪都被冲淡了。
柏清河笑着弹了下望尘的脑门,又摸了把腰侧的佩刀,才吐出一口气道:“别着急,等天黑了再出发。”
落日后天暗得快,等到众人行至城门口,天已经彻底黑下去了。
柏青舟腿脚不便,未能远送;望尘和望洋自小在柏家长大,也无亲眷,三人就这么相顾无言地站在城门口,倒真有点“形单影只”的落寞。
而在距离城门不远处的拐角,一道黑影闪过,藏在了月光照不到的阴影里,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
柏清河率先干脆利落地翻身上马,拉住缰绳,突然福至心灵般回过头,像是在盼着什么。
“少爷,你在看什么?”望尘也学着柏清河的样子,探头探脑地往身后瞧,“那儿有东西吗,我怎么什么也没看见。”
“……没什么。”
柏清河轻笑一声,转回头,目视前方,整天在皇城内靠吃喝玩乐养出来的懒散劲儿瞬间消失殆尽。
他一抽马鞭,扬声道:“走吧,该我们去搅个天翻地覆了!”
--------------------
第19章 发妻
翌日一早。
唐知文正要去给他的父皇知会一声昨日谈拢的生意内容,就听见勤政殿内传来训斥声。
当朝皇帝虽曾在明面上表示未来会对生意上的事撒手不管,由着已经长大了的皇子们自己去闯出一番作为,但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还是使得唐知文会三不五时的去“知会”一声——只不过他本人已年近三十,不但稳坐太子之位还获封了亲王,手中的权柄越来越大,早已逐渐不将年迈的皇帝所言放于心上,此举单纯为不落人口舌,是通知,而非听取意见。
可惜的是,年迈的皇帝本人似乎并没有这份觉悟。
“朕前段时间才让太子分权让利,放点粮道在你手上,盼着你能从中做出点实绩,你倒好,除了辛城那条道,别的竟然全是亏损!你倒是告诉朕,运粮卖粮这种稳赚不赔、放给条狗都能做好的百姓生意,你是如何能做到亏损的……”
唐知文支走了太监,没让其通传;他远远停下脚步,偏头望去,只见老皇帝一手揉着胸口,面色赤红,一副心气不顺、气火攻心的样子,另一只手则指着唐知理,抬在半空中一点、一点地抖着。
“朕虽不指望你能同太子一样有出息,好歹也别总在外面闹些丢人现眼的笑话,你以为你是在跟谁比?啊?”老皇帝说两句话便要喘一口气,显然是气急了,一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严父模样,声音里透着失望和颤抖。
“这皇城里最没出息的,除了你,就剩柏家那个柏老二,可人家年纪还小,还有的是时间,过几年玩醒了,照样能被夸个‘浪子回头’,你呢?你已经这个岁数了,仍旧半点能力没有,还剩什么啊……”
唐知理低头跪在殿中,没人能看清他藏在阴影下的表情,只能听到老皇帝一声接一声的叹息。
“这皇城看着风平浪静,底下却藏着不知多少能吃人的魑魅魍魉,你啊……”
“父皇,城郊那条路的谈判有进展了。”
唐知文见里面的气撒得差不多了,才重新缓步走近,单刀直入地岔开了话题:“贾明那茶馆如今被一位温先生接管,他昨日主动找到我,想要合作……”
唐知文特意略过了过程中出现的某些交谈细节,只对结果进行了简短的传达。
抬眼望去,他的这位父皇还坐在椅子上扶须顺气,而那边同父异母的皇弟也还是默不作声地跪在原地;对于这两人,他都只是平淡了扫了一眼,没再有过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