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你有银两么?”景霖问道。
  宋云舟:……没有。
  景霖就扔给他钱袋,里面铜钱银子都有:“等会要买什么自己去,别拉着我——你懂如何花银子吧?”
  宋云舟大喜过望,连连点头:“懂的懂的,小月教我了。”
  于是一到长安街,两人就分开了。准确来说,是宋云舟走得太快,景霖走得太慢,两人硬是把距离拉了好远。
  景霖不会管宋云舟走丢了怎么办,京城统共就这么大,但景府谁人不知,宋云舟自己玩过头了总会问路吧。
  他倒是有些好奇宋云舟口中的“百官弹劾”是怎么个弹劾法。近来朝堂上都没什么声,他提出几个建议,那群人都没说什么。看来是准备弄出个大的?
  今日他穿灰袄,混在人群之中没那么显眼。
  街上人群熙熙攘攘,景霖在花语坊挑了一盒最贵的胭脂。随后绕过小巷,停在欢声最响的地方。
  崔兰楼。
  崔兰楼是当地有名的寻欢楼,文人雅客最喜欢来这,许多小官员退了朝也喜欢来这兜一圈,听个小曲唱个戏,松懈一番。此处四季常春,往来人络绎不绝,人员嘈杂,守将不会过多介入。
  景霖走进去,没理靠近的舞女乐妓,缓步走到后屋内,对这里的老鸨喊道:“小楼存君兰。”
  老鸨听到这句,慌慌张张跑出来,笑着打岔:“公子,别着急,楼姑娘今日休息,我给你安排其他姑娘。这边请。”
  景霖笑道:“有劳。”
  等他随着老鸨入了顶楼,关门之际,瞥到楼下匆匆晃过的一抹黑影。
  嗯?还不等景霖看仔细,身后传来纤细女声:“崔公子。”
  景霖还是合上了门,他转身从前襟抽出胭脂,递给面前女子。
  “楼姑娘,好久不见。”
  --------------------
  第3章 佞臣必死·叁
  门被掩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景霖合上窗,耳尖一动,确定隔墙无耳,才转过身来。
  “楼催。”景霖替两人热了壶茶,问道,“近来楼内可有什么异动?”
  楼催并不知道景霖真实身份,她只知道面前这人既是自己救命恩人,又是自己主子。
  “是说文官还是武官?”楼催也不耽搁,收了胭脂后从桌案下拿出纸墨,准备下笔。
  景霖一想,应道:“只听文官便好。”
  大部分武官的性子他还是了解的,毕竟武官基本是一路杀上来的,很少有通过科举获得高位。爱搞这些事情的,文官居多吧。日日引经据典,就为挑他以美色误国君,真不知道这群猪脑子是怎么想的。
  楼催沾上墨汁,立马写下一大长段话。隔墙有无耳并不保险,哪怕什么都没发生他也要提一万个警惕。
  景霖茶杯有一搭没一搭地磕着桌子,他的手生的好看,细长白嫩,倒比女人的手还要美上许多,只是虎口处似是有茧,并不清晰,不知是真是假。
  “公子。”楼催将纸上的墨吹干,递给景霖,“我拣了些重要的话,您过目。”
  景霖接过,一目十行扫过去。
  不出他所料,每看十句,九句必提“丞相”。
  丞相近几日说话愈发大胆了,摘星台建造是为百姓祈福,他怎能说不修缮就不修缮?!也就皇上爱才,没斥责他什么。
  景霖长得好看有什么用?当年他能考上榜首是靠他那张脸吧!
  丞相不可小觑,牢狱制度的修整他还有一份功,我观其后续,竟无所纰漏……
  “公子,你在宫中可还安好?”楼催担心道,“丞相如今只手遮天,底下官员敢说不敢做,他别为难了公子好。”
  楼催只知道崔公子是宫中官员,可她找遍了京中官员的名册,未曾发现有一人姓崔,想来崔公子必是使用假名了。
  不过这并不影响她为主子效力。
  “他为难不到我。”景霖眯起眼睛,“我不过一介末流小辈,还入不得他的眼。”
  楼催自然不喜主子如此贬低自己,不过也不敢顶嘴,朝中势力多且复杂,并不是她这女流之辈可随意揣测的。
  景霖看完后将纸对折,捻起火一把烧了个干净。火盆内碎纸飞絮扬起,星星火光照亮了他的眼。
  真正有权有势的大官是不会在这里透露半个字的,能说出这些话的人,只能是些不入流的小官。
  这群小官向来属于墙头草,哪边厉害哪边倒。以往景霖是不怎么管他们的,他又要观百姓安居,又要探皇帝弱点,一个人哪能分出那么多脑子?况且小官也翻不出什么浪花,只要闹得不大,他也就懒得管。
  简单看他们几句话,景霖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了。
  在青楼里都说得这么大声,看来却有“百官弹劾”之事,弹劾些什么,什么时候弹?景霖目光移到茶壶上,默然不语。
  “不过丞相的权力确实太大了……”景霖说道,“很累吧,我想让他‘休息’会。”
  楼催为景霖倒茶:“公子请讲,属下必倾尽全力。”
  景霖转眼间就想到了个主意,他微微一笑:“崔兰楼嘛,姑娘们也不能说些‘题外话’。待那群文官再过来,你安排下去,将计就计。听闻丞相谪仙下凡,比九五之尊身后的佳丽美了不知多少,天子究竟会不会因美色误国呢?”
  前些日头就有官员弹劾他这点了,再说皇上喜好后宫大家又不是不知,只是没人敢提而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