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宋云舟:……是我多虑了。
百里珍瑞好心提醒道:“哈依,你可不要当受气包呀。”
“……”宋云舟顿了下,答道,“好嘞。”
然后他就知道什么叫做“一语成谶”了。
刚回府,被景霖看见自己这一副模样,就被骂了。
“跟个落汤鸡似的。”景霖毫不掩饰地嫌弃,“你傻了,下雨天非要出去淋雨才甘心?”
宋云舟在罚站,闭嘴不吭声。
别问,问就是强者从不多言。
“皇女爱嬉闹就算了,你不劝劝,还一个劲跟出去。皇女有个万一,谁负责?”景霖依旧数落道,“胆子现在是愈发肥了。”
宋云舟低头:“下回不敢了。哦,没有下回了。怀玉,你消消气。”
景霖撇了眼宋云舟,嘴角不着痕迹地勾了一下,背过身去:“换衣服去,别脏了我的地。”
宋云舟小鸡嘬米般点头:“好的好的,我再去沐个浴,见你不能用这副邋遢样。”
景霖眉间挑动,坐下来支起腿看宋云舟的落魄样。笑道:“难得懂事一回。”
宋云舟:……
这是嘲笑,他看懂了。
--------------------
*霢霂农桑野,冥濛杨柳台。——《春雨》唐·齐己
第38章 央国谈判·拾肆
日子一连到了三月中旬。
景霖收到两封密报,一是昌王一行人已妥善按插在商路队员中,只待他发号施令;二是央国时局渐稳,百里祈羲依照景霖送出的法子,暗中集结不少老臣,其余皇子争斗已是苟延残喘,只需要找个好的时机,便能一举击破。
春来了,他身上厚重的衣物褪去不少,却依旧心累。
有不少事宜需要他打理。
今早朝堂传来央国使者的话,说是要接皇女回去。
这原本不是大事,好生安排欢送礼仪即可。只是百里祈羲特意询问,能否让百里珍瑞担任两国商路驻站使者的职务,日后守在商路,监督两国往来与整顿秩序。
说是询问,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吩咐。
如今两国交好之际,谁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质疑,那便是公然毁约的一方。这于国百害而无一利。
皇帝想也没想就当堂应允了。
景霖当时就想对着皇帝一顿好骂。他提议开这商路的目的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给日后的淮国创造一个进军的捷径。这条路原本是握在自己手上的,如今三皇子一言,这是想把主动权夺到自己手上。
幸而楚嘉禾也及时看出了问题,当即拉出几位老臣,恳求皇上也将他们命为驻站使者。央国使者极力劝阻,但很明显,自家人都是偏心自家人的,再者楚嘉禾容貌与实力也在那小小的央国使者之上啊。还没等央国使者阻止,就笑呵呵地答应了。
景霖对照了遍楚大夫喊的名字,一半楚党一半景党,一碗水端得平平的。两党相处,必然不快。不过异国他乡,同乡人总是更为亲切一些的,景霖猜想楚嘉禾也是想借此机会融合两派,相互提携。
凡事事在人为,剩下的就看天命了。
景霖倒不在意两派是否会因此有所缓和,底下的人嘛,软硬并施刚柔并济,不怕还有不听话的。
武樊带军归来,经朝中御医好生诊断,被皇上下令归府静养。原本皇上见武太尉归来,还想给人家加封进爵,此番动作不免惹得些许人不快,毕竟明面上武太尉是出征大捷,实际上兵部已折损过半。
武太尉恳请皇上收回成命,为所有战死沙场的士兵掏了安抚费。自己把自己关进了府里,几日不肯开门迎客。
景霖私下里探望过武太尉一回,替人诊了脉,交代武樊且放宽心,写下一副药方子便离开了。
才一出府,他又进了御史中丞韩与的家。和韩家老夫人问个好,说说话谈谈心。
彼时韩与还在宫内整理史册,下人来报时,吓得他竹简都掉了一地,匆匆吩咐手下管事整理后就赶回了府。
景霖坐在客椅上,见韩与见他跟如临大敌似的,不由得挑了挑眉。
“韩某小舍,岂能容得下景相金身?”韩与把景霖拉到另一处正堂,把老夫人忽悠走了,才央求道,“求你,还我一个清净。”
“你这里还不清净吗?”景霖打趣道,“朝堂纷纷扰扰你听得一字不落,祸水可是从未挨着你的边呐。”
韩与快给人跪下了:“景霖,你莫不是看我不爽,也想让我尝尝祸水?咱们多年情谊,不必如此吧。”
“韩中丞说笑了。”景霖道,“我只是来拜访拜访伯母的,多年未见,伯母都说我瘦了呢。”
“……那你吃胖点。”
景霖也不顾韩与阻拦,直直走进了韩与的书房——韩与也没在拦着,只是一个劲在身旁嘀嘀咕咕。
他一指抚过书架上排排书册,似乎是突发奇想:“你会把公务拿回府理吗?”
“韩某岂敢。”韩与讲道,“下官记录堂上之言,只能在宫中草拟成录,由手下一一比对,方才入库。这真言要是出了宫,可就难以分辨了,下官自然不会带回府中。”
“哦。”景霖又问,“那你今日可记录了些什么?”
韩与:“……”他就知道景霖每次来都没好事。
上回是要偷看前朝史册,现下不会又叫他篡改史册了吧。
他就只是一个小官而已啊,怎么尽搁他这嚯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