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日后要再有什么事,还是不要给人兜着了,不历练历练脑子都退化了是吧。
  “哦。”楚予禾蹙着眉叼着筷子,吃了几口,突然精神抖擞起来,向景霖求证。
  “义兄,你还是想要收他的是吧。”
  景霖终于给了个赞许的眼神。
  得到义兄的肯定,楚予禾更加激动了:“我就说义兄你要探他什么呢,义兄是这样打算的,若是这花大人达到了义兄的标准,那便是义兄培养的下一条‘鲤鱼’;反之,若这花鸢棋没达到义兄的预期,那么……”
  景霖夹了片青菜叶子,在楚予禾最后一句话说出时,恰好脱了手,掉在桌子上。
  随后是楚予禾肯定般的试探。
  “就由义兄来做这一条‘鲤鱼’。”
  景霖把那片青菜叶子扫开,筷尖插进米饭中。
  “理解了?”
  楚予禾得意地笑了笑,津津有味地吃起饭。
  景霖看着桌面色泽鲜艳的菜,不由出了会神。
  实际上,如今这个局面并不是他想要的。
  他在“丞相”这个职位当久了,比起皇帝协调朝廷,他更加适合在边上进行辅佐。皇帝这个位子局限性太强,坐在这个位子上,所有消息来源都无从辨其真假。就好比江南商贾一事,他能够隐藏身份行动自如,但坐在皇上这个位子就难说了。
  景霖对自己还是了解的,他能够游刃有余地协调周边的各色人物,将其相互牵扯。而不是将所有事安排给手下的人,自己坐享其成。
  皇上所要做的事务主要是分派任务,将官员呈报上来的消息汇总,再提出试行方案,交给官员实行。同时和周边邻国友好交流,维持各国安定。当好百姓心中的顶梁柱。
  景霖没有那么好的命令能力,他喜欢把所有事物掌控在自己手中,他认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凡事尽量亲力亲为。
  所以那个位子,其实不是他想要的。
  可是,放眼大淮,有谁比他更合适呢?
  景霖内心盘算。
  朝中官员,首先排除韩与。这个人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让他当皇帝恐怕是要了他的命;其次得排除楚嘉禾。楚嘉禾有家族牵扯,忠君忠了几代了,骤然自己成为了“君”,效果铁定不如现在。
  武樊就更不需要说了,这人的脑子比楚嘉禾还傻缺,还是更适合待在战场上保家卫国。
  至于其他,老官员是一群怯弱的,新官员资历又不够。没必要考虑了。
  所以景霖不得已将视线着眼于江湖。
  也不需要心眼子太强的,这些他可以操持,只需对朝廷之事有些适合的觉悟思想就行了。
  他还只是探了花家。
  仅仅是花家,就如此差劲了。
  古家容家则已和央国牵扯上关系,不宜托付。
  兜兜转转,还不如自己去坐那个位子。
  “花鸢棋觉悟不行,但本事还是有的。”景霖道,“我手下的人很少,大多不在西北。他自投罗网,那便给他这个网。”
  景霖要打明账,肯定需要自己的精锐部队。然而他的大部分暗卫早在丽豇时被击杀,如今身边也就只剩个成应和各地暗桩。
  暗桩的主要职能是收集线报,打打杀杀一类的事不是强项。
  皇上身边的亲卫只多不少,如若他不提前准备,根本没有翻身的可能。
  所以他才要成应去和武樊暗中调来的士兵会和。一来试探武樊到底有没有真正地“回心转意”,决心和他站在一块。二来则是准备在央国养精蓄锐。
  他终还是要去央国的。
  努利斯此行露面忧大于喜,他得把人赶回央国去。
  百里祈羲欣赏他,他便要利用这关系在央国站住脚跟。
  花鸢棋在这里混得熟,又身处江湖,在百姓口中打探消息是非常方便的。若将此人招揽,必定有助于他心中计划。
  他在花鸢棋面前展露了这么多,还吐露出狼子野心。这是在向花鸢棋表露他的诚意,同时也袒露自己的实力。
  就是对于花鸢棋这种人来说,这可能更偏向于威胁罢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义兄方才放血,是要破了花鸢棋的蛊?”楚予禾问道。
  “嗯。”景霖回道,“总得给他提醒一下他如今的状况。”
  总要让花鸢棋知道,他绝不会是任由花鸢棋可拿捏的人。
  另一层面,要是花鸢棋不想听他的话,他也不会放过花鸢棋。
  赤裸裸的威胁。
  至少是短期的威胁,景霖即将启程央国,要是放任这个后患背后搞鬼,他想防都来不及。
  不过,要是能够把人招揽进来,那就更好了。
  ·
  三日已过。
  花鸢棋刚睁眼,偏过头,就看见景霖安然地坐在椅子上喝水。
  花鸢棋:……
  他迅速地闭上了眼。
  先装死吧。
  胡风袭来,景霖将杯盏搁在桌子上,支起二郎腿来,好整似暇地看着花鸢棋。
  “醒了?”
  花鸢棋瞒不住,只好艰难地睁开眼,道:“水……水……”
  “一个时辰前已经给你喂过了。还不至于让你渴死。”
  花鸢棋:……
  花鸢棋直起身,靠在床沿,抚摸着自己衣袖中的小蛊虫,眯眯眼笑着:“宋公子人真好。”
  景霖手指在桌上轻轻点,道:“三日前我问花大人的话,大人可有想清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