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云若安也留在军营里,随时待命,虽然他是个文官,不需要上战场,而且他也很久没有去训练过了,但是他也必须留守后方,以防发生意外。
  这一天,战斗的鼓声终于是响了,蛮夷几次试探终于忍不住发起了进攻,颜子玉带领着几位将军应战。
  只是此次蛮夷很是奇怪,喊声震天,但却不正面应战,采用游走方式,蛮夷骑在马上,不断地游斗,机动性强,我方士兵难以施展战术。一时之间在战场胶着着。
  打又打不着,我进ⓝⒻ敌退,我退敌进这种方式打得娄将军暴烈的脾气直冒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颜子玉也皱眉思考。
  夏将军沉思道:“蛮夷这次难道是有什么阴谋诡计?”
  云若安也在塔瞭上拿着望远镜看向远处的战场,此时的他也觉得有些奇怪,蛮夷为什么要这样做?当他仔细观察时却突然发现此次蛮夷进攻好像少了一名副将军。
  蛮夷有两位副将军呼延广和呼延浩是呼延大丹的左膀右臂,力大无穷,每次上战场都能杀死无数颜国士兵,军中所有人对此恨得牙痒痒,恨不能将他们扒皮抽筋,可两人甚是狡滑,至今都没能将他然死或活捉,两人只要开战从不缺场,此次竟然有一个不在。
  第21章 立功
  云若安又用望远镜往粮草方向望去,竟然发现粮草后方有烟雾升起,他暗道不好,赶忙下了塔瞭骑马飞快的往粮草方向赶去,赶到时,烟雾已经快要弥漫至整个粮草区域,守在这里的士兵都被呛得眼睛通红,混乱一片,云若安大喊道:“快用布用水打湿捂住口鼻,没有水用尿也可以。”
  他找到负责看守粮草的傅校尉,让他带着几百个士兵跟着他到后方。傅校尉明白此事重要性,于是带着一队人用湿布捂着口鼻逆着风向迅速向烟雾最多的方向走去,然后正遇上正欲放火烧粮的蛮夷,一群人打了起来。
  蛮夷此次只带了几十号人,而且没有骑着马,根本不是傅校尉几百号人的对手,于是很快便活捉了起来,只有一个人武艺出众,跟傅校尉打了起来,打了几十个回合,仍未能活捉,此人见势不对想要逃跑,却被士兵团团围住,最后寡不敌众,还是被捉了起来。
  云若安让士兵先把全部人带下去看好,然后让士兵们撤出烟雾范围,哪怕有湿布捂住了口鼻,但吸入了太多烟雾对人身体总归是对肺不好的。
  后方的烟雾太多,哪怕战场上也看得到,众人瞬间明白了蛮夷的意图,纷纷破口大骂,颜子玉正准备带人返回去支援,这时却有人来报,后方战乱已平定。
  颜子玉与众位将军这才安下心来,开始改变战术反攻,蛮夷见此情景明白放烟烧粮的计划已落败,于是鸣鼓退兵。
  由于蛮夷并不是真正的进攻,所以此次损失不多,众人很快便收拾好战场,聚在颜子玉营帐中。
  傅校尉一边让人把活捉的蛮夷带上来,一边跟颜子玉禀报过程。
  听说云若安用湿布捂鼻的方法用来防止烟吸入,众人啧啧称赞,云若安谦虚摆手。
  活捉的蛮夷很快被带了上来,士兵把他们戴在脸上的湿布扯了下来,最为首的赫然是呼延浩。
  众人又意外又惊喜,娄将军上前恨恨地踢了一脚:“呸,这王八羔子,今日终于落在我手里了。”
  呼延浩被逼跪在地上,一脸凶狠:“今日落在你们手中,要杀要剐随便。但凡叫一声,老子就不叫呼延浩,”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成功又把众人惹怒,纷纷上前拳打脚踢。直到鼻青脸肿颜子玉才制止。
  颜子玉让人把呼延浩押下去,绑在训练场上,供所有士兵泄愤。
  呼延浩被带了下去,娄将军有些不明白:“大将军,为何不从他口中套军情。”
  其他人也有些疑惑,颜子玉道:“呼延浩此人性情刚硬,哪怕施以极刑,亦难从他口中得到军情,倒不如让士兵们泄愤,以振士气。”
  众人恍然。
  大战过后,论功行赏,此次首居高功的无疑是云若安,若不是他及时发现粮草被敌人偷袭,并且教士兵用湿布防烟,成功阻止了敌人火烧粮草,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当颜子玉提出来时,众人都纷纷表示赞同,云若安则谦虚道:“首功不敢当,我认为功劳都是傅校尉和看守粮草的众位将士们,他们才是冒着生命危险真正跟敌人拼杀的人,所以请大将军把功劳都给他们。”
  他这一句话令所有人另眼相看,居功不自傲,令人钦佩。
  傅校尉道:“云大人计谋出得好,当居功。”
  云若安头疼,他不需要什么军功啊。
  于是他提议:“大将军不如好好犒劳一下士兵,就当做给我的奖赏。”
  颜子玉应允。
  傅校尉向云若安道谢。
  接下来商量的便是秋收之事,秋收之后冬天也要来临,将士们需要提前囤积衣物还有粮食。以备过冬之需。
  训练场上,呼延浩被绑在高台下,接受士兵愤怒的拳打脚踢,士兵们都觉得真解恨,只因十几年来死在呼延浩刀下的兄弟无数,解恨过后又是眼眶发红,今日终于能替死去的兄弟们报仇了,苍天有眼那,无数的士兵跪地痛哭。
  云若安在旁边看着眼中亦是酸涩无比,因为战争死去的人太多了,有多少人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真希望战争能快点结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