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磨第一遍只是褪去外壳,要磨成粉还要把去壳的小麦重新磨一遍。
  磨出来的小麦需要用簸箕把皮筛出来,然后再重新把去皮的小麦磨一遍便可磨成面粉。
  麦皮还可以磨碎用来喂家禽。
  小麦不多,只有一小袋,因为种出的小麦还需留种子,明年准备在沧州城及长丰草原全面种植,代替黍米。再过两三年便可在整个北境全部种植。
  小麦产能比黍米就出许多倍,待整个北境全部种植小麦后,北境的百姓和军队都不用再饿肚子,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面粉磨成后还不能制作包子,需先制作酵母。
  酵母制作并不难,云若安小时候便跟爷爷奶奶学过。
  第37章 做出面条包子
  他爷爷奶奶是农物科学家,他从小跟着也学会了许多技能。
  制作酵母需要面粉和温水即可。
  把适量的水倒入面粉中,搅拌均匀,再盖上纱布让其发酵。
  习令秋看不懂他的操作。
  云若安解释道:“这是在制作酵母,有了酵母后就可以制作包子,馒头。非常好吃。”
  习令秋又问:“酵母是什么?包子馒头长啥样?”
  云若安看着像好奇宝宝一样的习令秋不知如何解释,只道:“过几天你就懂了。”
  正在发酵的酵母第二日需再加入更多的面粉和水搅拌后继续发酵。
  如此步骤重复七天便可制作成酵母。
  搞完后,云若安先取出一小半的面粉,用水和面做出了面条。
  坐在轮椅上也不影响他操作。
  面条开水下锅,放上肉片放点小葱花,香得习令秋口水直流。
  云若安在习令幽怨的目光中先盛上一大碗留给颜子玉,第二碗才给习令秋,习令秋这才舒服一点,迫不及待吃上一口,烫得哇哇叫。
  云若安又盛了一碗给自己,剩下的让侍卫给几位将军和校尉端去。
  然后他端着颜子玉和自己的份回到院子里。
  颜子玉向来不挑食物,再难吃的他都能面无表情咽下去。
  昨日晚上云若安便叫他今日午时回来吃午膳,所以此时他正在房间中。
  他端起云若安为他盛的面条慢慢的挑起放入嘴里,又滑又软的面条刷新了他对食物的认知。
  难怪云若安总惦记着。
  云若安一边吃着面条一边期待地问:“大将军,怎么样,好吃么?”
  颜子玉嘴角勾起一丝笑意道:“果然如若安所说般美味。”
  云若安得男朋友夸奖,尾巴都快要翘上天了。
  等了几天,酵母终于制成,他迫不及待要做包子,先把面粉放入酵母,然后发酵成面团,再让人把猪肉剁碎。再放入葱花搅拌作为馅。
  花了一个多时辰包好包子,再放入蒸锅中蒸好。
  习令秋又闻风而来,自上次吃完面条后,他就心心念念惦记起云若安所说的包子了。
  习令秋以前没觉得黍米饭难吃,可自从吃了小麦做的面条后黍米饭就再也不似从前那般咽得下了。
  包子蒸熟后又大又软,终于又能吃到美味的食物了,习令秋泪流满面。
  云若安看得无语,至于这么夸张吗?
  还是老样子,云若安拿了一些放一边,剩下的给其他人分了。
  有好吃的必须先给男朋友。
  他可不管习令秋抗议的眼神。
  面条和包子都把一众将士胃征服了,意犹未尽,可再想吃要等来年了。
  云若安最近特别无聊,习令秋被调回沧洲城去了,明年初春又要攻下一个城池,所以他要回去监督兵器的生产,估计几个月内见不到了。
  杜文泽又忙着入冬前的准备。
  颜子玉都甚少陪他了,每天晚上在他入睡后才回,天未亮又出去了,一个月同一张床上睡也见不了几面。
  连个陪他说话的人都没有。
  一直到过年前几天,云若安才被军医允许拆药下地。
  云若安久违了的两脚下地,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颜子玉难得地抽了一天空出来陪他。
  云若安表示想去外面走走,虽然外面雪特别大,他很怕冷,可他已经三个月没有出去过了。
  两人并排一起走在街道上,街上皆是皑皑白雪,青洲城经过半年多的休养生息,已经恢复些许生气的样子,现在又是临近过年,哪怕天气寒冷也是有挺多的人在街上往来。
  青洲城的百姓大多都认识颜子玉和云若安,见到两人纷纷打招呼。
  云若安挥手回应。
  街上卖东西的还比较少,多数是一些手工制品,云若安买了一些感兴趣的。
  忽然看到街上有人在卖糖葫芦,他又过去买了两串,递给颜子玉一串。
  颜子玉虽不太喜欢零嘴,但是云若安递给他的,他也接了过来,咬了一口,酸酸甜甜的。
  云若安可喜欢吃零食了,前世宅家的时候快乐肥宅水薯片瓜子少不了,来到这里后只有蜜饯了。
  两人逛了半圈,雪越下越大,只能逛了一会儿便回去了。
  回到房中升起碳火,整个房间暖起来,云若安才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北境的冬天实在太寒冷了,出去那么一会儿已经冷得受不了。
  颜子玉把他的手放入自己的掌心,给他暖手。
  练武的人果然体质好,不怕冷,出去转了一会儿,云若安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快冻成冰雕,颜子玉的手还是暖乎乎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