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待写完信后云若安想给颜子玉按按肩膀,却被颜子玉拉着手往前一扯,一下子跌入了他的怀中。
  云若安从颜子玉的眼中看到了跳动的火苗,越来越炽烈。
  第二日后,云若安便跟着颜子玉一同出现在城中,知府已然知道他的身份,但还是客气问了几句。
  “听说云大人前两日已经来到了南阳,怎么现在才见大人出来?”
  “抱歉,马大人,前两日刚来到南阳,水土不服,上吐下泻,身体不适,今日才缓过来,让你见笑了。”
  知府假意关心几句,两人便不说话了。
  第104章 救出人质
  一连半个月,颜子玉都在盯着灾后重建事宜,其他什么也没有过问,渐渐地让南阳的官员们放松了警惕,认为王爷也不过如此,并没有像柳大人说的那样难搞,白提心吊胆了大半个月。
  半个月后,等到事情都完成得差不多的时候,颜子玉带着云若安及来时的三百人出城,假意要回皇城。
  南阳的官员都来相送,等到见颜子玉的马渐渐消失,才如释重负。
  但其实颜子玉并没有回皇城,而是暗卫已经找到了人质关押之地,而刚好西境调出的兵马也到了,于是才假装出城,实则是两方联合到了一起,直奔南阳城外的七十里深山中。
  李小柒是李家村村长的女儿,李大鹏的妹妹,她跟其他人的一样,被官府捉来当人质。
  刚开始时她也很害怕,但在这山洞中有更多的是老人小孩子,她只能独自挑起大梁,照顾老人与孩子。
  她毕竟是村长的女儿,胆子比普通人大一些,平时里也比较热爱帮助村民,在这困难的时候,她勇敢地挺身而出。
  山洞中没有火,而且很黑暗又潮湿,刚开始被关到这里的时候,大家都很害怕,可是渐渐的就习惯了,所幸也没有孩子哭闹,农村的孩子都特别懂事。
  官兵每日只会送一顿吃的来,而且是稀粥,几乎没有米的那种,连着大半个月都这样,孩子和年轻一点的还好,但老人渐渐扛不住了,加上洞中潮湿,很快就有老人生病,奄奄一息。
  李小柒去求官兵帮忙找大夫,官兵不耐烦地推开她,一点都不理会。
  看着越来越多的老人都生病,而且命在旦夕,李小柒还有一些大一点的孩子都去求官兵找大夫,要不就给一点草药她们自己熬,但一次又一次的被官兵推开呵斥,最后失去耐心,直言再吵就全部杀了。
  这才吓到李小柒他们,也不敢再吵。
  眼见老人们越来越虚弱,被关在这里的人们越来越绝望。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把他们放出去?
  脸上的神情也越来越麻木。
  直到有一位年纪较大的老人,也是最初生病的那个,在熬了小半个小月后终于熬不住,撒手人寰。
  李小柒放声大哭了起来,她痛恨自己的无能为力,更痛恨官府的所作所为。
  山洞里也陆陆续续传来了哭声。
  为逝去的人而哭,为天地不公而哭!
  一些还在生病的老人,脸上皆是死气沉沉,没有了生的希望。
  “婆婆,你再坚持一下,我们很快就能被放回家,就能得救了,求求你再支持一下。”李小柒眼见一位同村的婆婆也快撑不住了,神情悲痛,哭得声嘶力竭。
  这位七十多岁的老婆婆,眼神渐渐散涣,艰难地伸出手摸了摸李小柒的头,嘴唇动了动,听不清说了什么,然后手垂了下来,也一起去了。
  山洞里的人都为之悲痛欲绝,仿佛从婆婆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命运。
  洞中都是压抑的哭声。
  他们也曾经祈祷过希望朝廷来的官员能来救救他们,救救南阳城的百姓们。
  可如今,他们更希望那些人快点走,只有他们走了,这山洞里的老人与孩子才能被放回家,也能得到救治。
  可如今大半个月过去了,他们依然还在这山洞中。
  暗无天日,就像是他们的人生。
  就在他们以为只能等死的时候,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然后听到一阵脚步声,众人抬头一看,一名长相极为漂亮的年轻男孩逆着光走来。
  然后说了一句让他们永生难忘的话:“别怕,有人来救你们了。”
  云若安看着一山洞的老弱病残的老人与孩子,有极少数的女人也在其中。
  山洞中又黑又潮,还伴随着一阵阵的恶臭味,哪里是人住的地方?
  云若安心涌起一阵阵的心痛与酸涩。
  颜子玉把外面的官兵全部制服后,也跟着进来,眉头紧皱。
  李小柒反应过来,扑到云若安脚下大哭:“请大人救命。”
  有几位老人也快要撑不住了,李小柒本来以为没有希望了,可听见云若安说的话后,慢慢反应过来,于是哭着求救。
  云若安也反应迅速,让副将先把生病的老人抬下山找大夫。
  剩下的人则全部救出来,当晚带着他们进南阳城。
  影大从西境借调了三万兵马,还是齐将军的儿子,齐羽亲自带来的。
  这些兵都是之前在战场下来的兵将,三万就足够将南阳城拿下了。
  巡抚府外,巡抚方成山与知府正在庆祝,庆祝将王爷成功糊弄过去,往后又是舒坦的日子。
  还没喝两杯,却被一大群士兵团团围住,捉了起来。
  俩人还莫名其妙,然后大喊大叫起来,但没人理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