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不过你家买了云家的地挺好的,我家有地块儿和他家的地挨着,以后咱们就能一起做活儿了。”
戚莳笑了笑,有李淼在一旁聊天儿,干活儿也没那么无聊了。
顾家买了云家的地,村里人如今没人不知道的,大家聚在一起嘀咕两句,便散了,地里的活儿还等着干呢,再说差距越来越大,嫉妒都嫉妒不起来了。
家里田地多,牲畜也多,顾尧最近都没时间上山,忙完这边,那边的草要锄了,忙完这边,那边的草又起来了,再加上旱田施肥,真真的把夫夫二人忙到团团转。
“阿尧,地里的瓜秧开花了!”戚莳在瓜田里冲一旁在玉米地里锄草的顾尧喊道。
“知道了。”顾尧擦了擦额角的汗滴,转身回道。
绿色的瓜秧间,一阵风拂过,露出几朵嫩黄的小花,可真好看。
转眼间便到了初夏,村里飘荡着槐花的香味,顾尧在瓜田里疏完果,回到家便见戚莳端着一盆蒸好的槐花放到了果树下的石桌上。
微风袭来,吹干了顾尧脸上水滴,顾尧擦了把手,笑道:“刚我遇到你三哥了。”
戚莳把捣好的蒜泥淋在槐花上,拌了拌,闻言笑道:“他说什么了。”
“三哥说,他和三哥么买了骡子,以后没特殊情况,都回村里住了。”
“那还挺好,骡子是不是比牛要好一些?”戚莳笑道。
“干农活还是牛行,骡子跑得快一点儿。”顾尧舀了一碗蒸槐花,笑道。
“三哥家地不多,不怎么费牛。”戚莳道。
说起来,戚游刚离开戚家是没有分田地的,平日里若是有空,便帮着戚家那边做做农活,戚李氏如今气消了,还是疼着三儿子,收了新粮,都会让戚良送些给他。
分家了但又没分家,眼瞅着戚游慢慢把日子过起来了,戚游一人也能撑起一个家了,戚家族老才出面,给戚家正式分了家。
戚李氏本不愿意,但这事儿她一妇道人家也插不上话,只能由戚老汉做主,分了三亩水田和五亩旱田给戚游,算是正式独立门户了。
戚良心里也不好受,自戚游离家,他把戚家的东西都当成自已的了,没想到还能回头再分家的,就跟剜了他一块儿肉似的。
戚王氏恨的牙痒痒,但当着族老的面,她没啥话语权,恨恨的瞪了一眼齐羽,齐羽见状冲她状似温柔的笑了笑,直把戚王氏气到心中吐血。
其实给戚游的地不多,戚家十五亩水田,十五亩旱田,戚老汉只道,和老大住一起,祖宅是戚良的,他和戚李氏也留几亩地傍身,银钱这几年下来,剩的不多,给戚游五两。
族老本觉的有些不公,就拿银钱来讲,怎么只可能只能分给戚游五两,但戚游没啥异议,他便没有多嘴。
戚游本净身离家,能分这些田地,够他们夫夫二人的吃食,他已经很满足了。
第86章 求办事儿
家里的三只母羊都揣了小羊崽,还有五只母猪需要精心照料,家里的银钱收入就都靠它们了。
戚莳感觉自已忙的像个陀螺一样,连刚刚冒出的蝉都快没力气去捉了,但一想到夏夜捉蝉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便打了打气,和顾尧一起连着捉了十夜的蝉。
夏时地里的活计不多,主要是锄锄草,偶尔施施肥,顾尧闲下来便帮着戚莳割猪草。
院子里菜地的蔬菜也都下来了,如今一日便能拾四十几个鸡蛋,二十个左右的鸭蛋,五六个鹅蛋,天气越来越热,蛋不能放久了,会坏掉,顾尧便两日去趟镇上,加上送过去的蔬菜,每回都能卖四百文左右的银子。
夫夫俩没日没夜的忙活了一阵儿,家里终于有了七两八钱并三十文的家用,心里终于不用紧着了。
“这段日子可真真是要累坏了,明儿我去镇上送蔬菜和蛋,买些肉回来补补。”顾尧躺在放在果树下摇椅上,扇着蒲扇,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
戚莳躺在另一个摇椅上,灌了口凉凉的井水,笑道:“家里有两只公鹅倒是可以吃了。”
言外之意便是不用在外面买,咱自家有肉吃,顾尧闻言失笑道:“吃鹅也行。”
一阵风吹来,带来一阵热浪,顾尧抓了颗杏子,尝了一口,“嘶,怎的这样酸。”
戚莳看了眼,笑道:“你那颗看着还没熟透。”说着起身挑了颗软些的递给他:“哝,尝尝这个,肯定不怎么酸了。”
葛柳儿送杏子来的时候,特意说了下,要放些时候,等杏子软了才好吃,戚莳今儿洗果子的时候,倒是忘了这茬,抓了一把洗好就端上来了。
顾尧闻言无语道:“什么叫不怎么酸了?”
戚莳笑道:“柳哥儿说这果子除非熟的透透的,否则肯定是有酸味的。”
顾尧接了过来,轻轻咬了一口,虽还有些酸,倒是比前头那一颗好吃些,“这杏子他是从哪儿买的?”
戚莳挑了颗,尝了一口道:“不是买的,是府城那边的亲戚送来的。”
顾尧笑道:“他那亲戚倒是带他们不错。”
戚莳深以为是,感叹道:“毕竟是亲兄弟,不过走失的兄弟能有这造化,也真是有福气。”
顾尧把吃剩的杏核儿放石桌上,想了想道:“你说把这杏核儿种地里,能长出杏树来吗?”
戚莳道:“不知,不过可以试试。”
说干就干,等夫夫二人歇息够,便从柴房拿来铁锹,在最右边的果树旁边不远处,刨开石子儿,挖了五个坑出来,仔细的把杏核儿种了进去,把土回填好,浇了把水,坐等杏核儿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