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李庆家本来人口多,和主屋那边一起割猪草,囤猪草大家一起干,还能忙得过来,但知道了草料铺能直接买草料,还不贵,为了不让夫郎和小爹他们太劳累,便也买了十几袋回来囤在家里。
顾云卿的草料铺可以说生意越来越好,有的懒人,家里猪不多的,也舍得花点儿钱去买几袋,他的草料铺还真赚了笔钱,也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
雷雨天伴着呼啸而来的大风,电闪雷鸣,午时的天空就像是被黑布遮住了一样,一下子便似是入了夜一般。
屋外的果树迎风摇曳,被瓢泼大雨打掉了树叶和枝桠,戚莳点了盏油灯,坐在榻上望着屋外,眉头微皱忧心道:“这样大的风,地里的玉米估计都要吹倒了。”
顾尧也有些发愁,瓢泼大雨落在院子的石砖上,溅起阵阵水花,没一会儿,院子里边积起了雨水。
“只能等雨停了再去地里扶玉米杆儿了。”顾尧轻声道。
也不怪没一门手艺糊口的农家人都羡慕镇上的人家,农家人看天吃饭,老天爷不开心了,很容易连饭都吃不起。
有门手艺的还好些,能靠着手艺挣些银钱养家糊口,单指着田地吃饭的,稍微遇到点儿天灾,就得烧香拜佛,求爷爷告奶奶的让这坏天气赶紧过去。
这回估计是没听到清水村的村民的祈祷,雷暴大雨连着下了四五天,伴着狂风,有人家的茅草屋顶被吹飞,举家搬到善堂,捶着大腿哭,老天爷不给人活路。
村里人心里着急,把房子盖在低洼处的人家也被淹了,到处都是娃娃们哭泣的声音,村长急的上火,一直到天晴,心里的大石头才稍稍落下,好在没造成大灾害。
田里的玉米成片成片的倒下,水稻也倒了一片,村里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家,哭的捶胸顿足,眼瞅着过两个多月便能收成了,平白遭了一场大劫,疼的心里滴血。
“好在过了水稻的抽穗期了,若不然,今年估计是没多少收成了。”顾尧眼见戚莳望着倒了一片的玉米地眼眶发红,一副要哭不哭的样子,连忙宽慰道。
戚莳心里难受,但也知哭没用,咬牙和顾尧一棵一棵的把玉米扶了起来,有些断了的只能拉回家去,好在玉米已经可以煮着吃了。
一亩地的玉米,断了三分之一,剩下的戚莳和顾尧花了一天的时间扶好,脚上和小腿肚沾满了泥巴,这场雨可以说是把泥地下的透透的,一脚下去,脚掌都被湿泥给覆盖了。
夫夫二人天一晴便去地里忙活了,水稻地要放水,来不及吃口饭,啃了个干馒头,一直忙到傍晚时分才回家,可真真是累惨了要。
顾尧和戚莳在水井旁把草鞋上的泥巴冲洗干净,戚莳去厨房做晚饭,家里一堆收回来的玉米,煮了锅玉米粥,配上小咸菜,简单的吃了顿晚饭便回东屋睡觉去了。
一大早儿,顾尧便起床把院子里的落叶树枝清扫干净,昨儿忙着地里的事儿,都没时间把院子打扫干净。
戚莳睡了一晚,恢复了些力气,早上费心思做了锅玉米粑粑,煮了锅白粥,配着两颗咸鸭蛋,吃了顿还算美味的早餐。
顾尧穿好草鞋,又去地里看了看,扶好的玉米杆儿没有再倒下去,检查了下水稻里的水位,没啥问题便一脚一个坑的回家了。
“外面的泥地得两天才能干,走人。”顾尧边冲着草鞋上的泥巴,边冲戚莳道。
戚莳把院子仔细又打扫了一遍,闻言笑道:“地里刚锄过草,这两日便不要出门了。”
天灾不大,破坏力不强,虽说有些损失,但还是在村里人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过了这场暴雨,清水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戚莳和顾尧这回下雨收拾猪圈真是又累又恶心,泥泞不堪的猪圈猪崽子们倒是挺喜欢,可把他俩给臭坏了。
“还是铺两层石子儿罢,再放些稻草,也好收拾。”戚莳洗了两遍的热水澡,回屋冲顾尧道。
顾尧点了点头,“李庆那还有石子儿,明儿我就去拉些来。”
第95章 鹿肉
家里的猪崽也有一个月了,个个欢实的不行,戚莳照料的好,没有猪崽夭折,他也算是放了些心。
家里的三只母山羊也陆陆续续下了羊崽,一共五只小羊崽,戚莳心里高兴,割了几筐它们爱吃的槐树叶,还拌了一大盆麦麸,奖励了它们一番,当然还有公羊的一份。
初秋的天气宜人,家里的蔬菜剩的不多,往镇上送的少了些,倒是蛋没怎么受影响,每两天还是能挣四百文左右的银钱回来。
“今年我都没怎么上山。”顾尧拿起切好的一半咸鸭蛋,用筷子仔细的挑了块儿放进粥碗里,说道。
戚莳想了想了道:“过完年你好像是没上山,不过如今家里家用也有了十二两多的银子,还有五十两在箱柜里存着,过段日子,水稻,玉米,红薯,和豆子也都要下来了,倒是也不必再去山上冒险打猎了。”
顾尧闻言笑道:“也不是说要挣钱,主要是手痒了。”
戚莳嗔了他一眼,道:“你想去便去好了,省的说我拦着你不让你去。”
顾尧笑了笑,“这段日子天气好,地里如今活计也不多。”
“知道了知道了,你去罢。”戚莳心道,我也没不让你去啊,“不过不要冒险去深山。”
顾尧点了点头,吃过早饭,把快要生锈的猎具打磨了一番,第二天就迫不及待的上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