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除夕夜,戚莳做了一桌子的饭菜,本喊了葛华过来一起吃,但除夕,本就是家人在一起过的日子,他觉得自已去不太好,就给拒绝了,自已今年有好房子住,攒了些银钱,倒也过了个舒舒服服的新年。
  烟花爆竹响彻整个村子,村里喜气洋洋,大年初一,娃娃们跟着大人先去本家拜年,相熟的人家也都拜了一遍,红红的过年的喜庆的新衣里塞满了红包。
  娃娃们乐呵呵,刚晋升为小叔,小婶儿,小叔么的小年轻们哭唧唧的捂紧了钱袋,过个年,钱袋子瘪了一半。
  顾尧和戚莳倒是想发红包,无奈相熟的人家都还没娃娃,走完亲戚,便躺在家里吃年货,夫夫二人一个年过完硬生生胖了五斤。
  戚莳脸都捂白了几分,肉肉的,手感好极了,顾尧最近特喜欢掐他的脸,快把他给掐急眼了。
  过完年节,春回大地,冒芽的小草慢慢染绿了整个村子,生机盎然。
  家家户户又开始挖野菜,吃上一口春天的味道,多的还能拿去镇上换些银钱。
  地里和家里的活计有顾尧和葛华,戚莳有了时间,便约着李淼整日里在山上,挖春天刚冒芽的嫩野菜,竹林的春笋也冒了头,这可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戚莳挖够一筐春笋,便和李淼约着去镇上卖了,半个春时下来,倒还真攒了些银钱,不多,八钱银子,虽和家里换银钱的大头比不了,但蚊子再小也是肉,,戚莳一点儿也不嫌弃。
  第99章 无言
  最近村里人出门必聊的话题就是这两样,“养几只?”“种几亩?”
  家里汉子多的人家个个红光满面,宅基地大,虽比不上顾尧家能养那么多只猪,但养个十几只猪的地方还是能腾出来的。
  汉子少的人家,家里地界儿少,养猪发家是指望不上了,就指着今年多种几亩西瓜,挣上一笔银钱。
  顾家如今不算开荒出来的荒地,还有八亩旱田,顾尧还是只留了一亩种西瓜,两亩的玉米和一亩红薯,剩下的都种了小麦。
  清水村大多数人家把旱田都种上了西瓜,无法,这小麦玉米红薯挣的还不如西瓜的一个零头。
  有些喜欢跟在顾尧屁股后头学的汉子,见顾尧和往年种的差不多,心里有些忐忑纠结,本想全种上西瓜,最后咬咬牙砍了一半的量。
  不管旁人如何,顾尧和戚莳忙完地里的活儿,终于歇了口气,家里多了个长工,倒是比往年要轻松些。
  日子缓缓流淌,天公作美,无灾无害,在一片宁静祥和中转眼便到了炎炎夏日,阳光炙烤着大地,蝉鸣四起。
  西瓜成熟待收,村里人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妇人夫郎计划着待西瓜换了银钱后,该怎么花。
  却不想今儿去卖西瓜的汉子兴冲冲的往镇上赶去,耷拉着一张脸回到了村里。
  “狗蛋儿他爹,这是怎么了?”在村口大树下乘凉的妇人夫郎见状,心中不免咯噔一声儿,有些不太好的预感。
  钱民深深叹了口气,“今儿跑遍了镇子,西瓜如今一文一斤,十文钱左右一个西瓜,这价儿降的忒厉害!”
  “啥?!咋会这样?!”本还坐着的妇人夫郎,闻言颇不淡定,心里着急,家里的旱田都种了西瓜了,这价儿让人咋接受!
  “唉,我打听了,咱们镇上十里八村的人家种西瓜的太多了,东西一多可不就不值钱了!”
  钱民心里也恼,这还刚开始卖,都下来了,价儿还得降,一亩地结七百多个西瓜,整个几两银子,还想着给狗蛋儿盖新房呢,一切都成了泡影。
  大树下的妇人夫郎坐不住了,戚王氏和戚李氏也急匆匆回家,她家地里的西瓜比钱民家的晚熟了几天,还没开始摘就收到这惊天噩耗,快急死人了。
  村里不复往日的热闹,心里有气的妇人冲汉子抱怨,“早说了留几亩地种粮食,偏不听。”
  汉子恼道:“一亩地几两银子少啊?不就是没去年挣得多,瞧你那样儿!”
  跟着顾尧学,减了几亩地的人家心里松了口气,还好没冲动全种了西瓜了。
  不管如何,熟了的西瓜该摘还得摘,再说,几两银子一亩地也不算少,只是见了去年的盛景,心理落差忒大罢了。
  天儿越来越热,西瓜也越来越多,后面一文钱两斤卖的都有些吃力,有些汉子拉着跑到南边儿,人家那儿也有西瓜种,比镇上也就贵上两三文,还不够弥补路上损耗的西瓜价儿呢。
  顾尧忙着和葛华摘西瓜,往镇上送菜蛋,倒也没觉得有多大落差,物以稀为贵,玉米刚种时的价儿不也高的很,现如今价儿不也降了下来。
  红薯也是,从西域那边儿传来没多久,就从十文一斤降到了如今的两文一斤,再过两年,不新鲜了,估计价儿还得降。
  所以说,能靠新事物挣钱也就一两年的时间罢了。
  “那周米是找你的?”顾尧正和葛华在地里摘西瓜,抬眼便看到周米在他家地头转悠,本以为又是来找他的,不曾想他没瞅他一眼,光往葛华身上瞅了。
  葛华闻言从瓜地起身,脸色有些羞赧,“东家,我过去一下。”
  顾尧点了点头,心中暗惊,不过半年的时间,他怎么就和周米搅合到一起去了。
  顾尧倒是对周米没啥意见,于他来讲,只是一个村里的村里人罢了,不过葛华想要娶周米,他觉得难度还是挺大的,毕竟周家还是有些家底儿的,估计是看不上没啥根基的葛华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