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鹭认为这一点不难猜测,宫廷中布满各方眼线,宁王的探子做不到像章轩那样杀害被羽林卫重重保护的孟贵妃,却不代表无法探听到孟贵妃的死讯、甚至于黄昭仪与章轩的私情。
这一把柄一旦落入宁王手中,章轩和黄昭仪定然要陷入被动,因为宁王本人远在西州,他们灭不了他的口,就只能为他掣肘。
“谋杀章轩的凶手是黄昭仪,但背后的主使者或许还是宁王。”
李星鹭的嗓音依旧平静,恍若一柄泛着冷芒的刀,缓慢而坚定地划开覆盖在真相表层的茧:“黄昭仪当然有杀人动机,与章轩的私情能让她从金玉殿堂坠入万丈深渊,可是他们的关系持续了三年,期间她为何不趁早动手?因为章轩对她有价值,黄昭仪出身低微、背后没有任何势力支持,章轩这个羽林卫统领已经是她为数不多的筹码。”
“宁王就不一样了,哪怕手握章轩与黄昭仪的把柄,他仍然更信任自己的党羽谢通,所以让章轩去死、给谢通让位,这是他的目的,而他能够借黄昭仪达成目的,这是他明知曝出小太子身世存疑能够为他腾出储君之位,却没有那么做的原因之一,至于其它——‘孟贵妃’是他的手下假扮,黄昭仪被他威胁控制,羽林卫一半兵权被他党羽谢通收拢,他已然掌握了这座皇城,比起储位空缺引来各方藩王争夺,眼下的局面唯独对他有利,所以他暂时选择保守秘密。”
这就是真相,章轩遇害的真相、孟贵妃死亡的真相,也是原书中宁王能够顺利上位的真相。
为什么原书中会有长公主弑父弑弟的传闻?因为包括最开始的李星鹭在内,所有不清楚内情的人都会把长公主和孟贵妃看作利益共同体、会认为孟贵妃的一举一动透露着长公主的态度,那么当这个冒牌的孟贵妃对宣文帝和小太子下手,外人理所当然把罪名扣在长公主头上。
第96章 陷害
彩灯高悬于楼阁之上, 戏曲乐声回响在大街小巷,衣着鲜艳的异域女郎旋转舞动,一齐构成京城坊市的繁华风景。
“街上越来越热闹了。”
李星鹭踏出沈府大门还没走几步路, 立即就被卷进了街道拥挤的人流中, 她不由艰难地转身对后面的小孟、小何感叹了一句。
周围人声鼎沸, 为防话音淹没在其中,小孟不得不扯着嗓子回应她:“因为陛下寿辰在即, 所谓普天同庆嘛, 百姓们也纷纷凑起热闹, 至于这些卖艺唱曲的,他们大多是跟随九州各地抑或边陲小国的使臣而来,想要趁着这波热闹捞些钱财。”
宣文帝的寿辰就在后日,意味着李星鹭最迟要在今明两日之内结案。
她的确已然查清了真相, 甚至于掌握了证据,但那不足以减轻分毫她的负担——她要怎么向宣文帝禀告案情?直接告诉对方他的妃子与人私通、他家的皇位差点被外人坐了?
她必须仔细思量一番, 否则只怕不仅头顶上的官帽,她的头颅也可能不保。
身后小孟的声音仍在接续响起:“人多,混乱也多,这几日京兆府上下忙得焦头烂额,就为了维护秩序、防止别有居心之人趁机生事,沈大人今日天还没亮就赶去上值……”
难怪沈舟云今日从床上起身时她连眼睛都还睁不开,原来黎明未至他就已经离府去办公了。
想到沈舟云昨日才获悉姨母孟贵妃的死讯,没隔多久又要像个没事人一样继续办公, 她心情多少有些复杂, 可是回想起来, 她自己也未尝不是‘拼命三娘’,带伤查案、从劫持中脱困后立刻接着查案。
如果这桩案子能够顺利从她手中结束, 她或许真该考虑一下休假散心的事情。
万般思绪从脑海中闪过,等李星鹭再回过神来,环绕四周的喧闹声响逐渐远去,她们一行三人走到了含光门附近,即将进入皇城。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缓缓驶至她面前,约莫十数个卫兵随之出现,他们一边朝她行礼一边道明来意:“陛下宣召,还请寺正大人跟我们前往江山殿面圣。”
继冒牌贵妃和黄昭仪之后,这回又成了宣文帝要召见她?
按照宣文帝对章轩遇害一案的重视程度,李星鹭知道对方迟早会召见她,因此并不感到意外,但她扫视了一圈卫兵的面孔,没有在其中瞧见卓公公的身影,这就让她有些疑惑了。
以往每一次进宫,卓公公都会在她身旁充当向导与监督,怎么这一次宣文帝亲自宣召,卓公公却没有露面?
“请您上车落座。”
卫兵的这句话更是加深了她的疑心,在禁用马车、唯有皇帝与后妃能乘坐步辇的宫廷,他们居然让她通过乘车的方式前去面圣?
李星鹭可不觉得自己在宣文帝跟前有这份值得破例的脸面,因此她确定其中有诈,这群穿着羽林卫服制的卫兵并非奉宣文帝命令行事,他们背后之人是谁——谢通?黄昭仪?
无论如何,她不能顺着他们的意图上车,那无异于主动送死。
“先前不曾料到陛下召见,因此本官没有带上案件证物,不如先容本官回府取来一应证物,然后再去面圣。”
推拒之词张口就来,李星鹭悄然向小孟与小何使了个眼色,随即想要转身离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
排行榜单|</a>|
穿书甜宠文 暗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