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直到入京之后与冯雅兰重逢、直到发现蝉衣姑娘传递情报的行为是受您指使,微臣突然就想通了一切——任谁也想不到宁王心腹党羽的女儿会为您效力,但这就是事实。”
  起先受到原书剧情影响,李星鹭以为冯雅兰只是个单纯热爱探案的官家小姐,即便与宁王世子有情缘牵扯,也不曾真正涉足党争,后来两人在宫中重逢,她又怀疑冯雅兰成了宁王的眼线探子、对其多加提防。
  可是蝉衣的出现改变了她的想法,蝉衣被冯雅兰赎身之后,怎么会从千里之外的江州来到京城宫廷?又怎么会与长公主搭上关系?
  李星鹭由此开始察觉冯雅兰的真实立场,那可以解释先前的所有疑问——冯雅兰的父亲冯坤深受宁王信任,借着身份便利,她当然能够通过父亲窃取机密情报,而且没有人会怀疑她,宁王甚至把她安排进宫当眼线。
  “冯雅兰是宁王心腹冯坤的女儿,身份十分敏感,但您敢用她,换作宁王,即便您的手下及其子女叛变投诚,他也绝不敢相信接纳。”
  说出这番分析时,李星鹭是真心敬佩长公主的,敢用敌人心腹的女儿为她效力,说明她心胸足够开阔,而能让敌人心腹的女儿为她效力,则说明她的魄力、理念足够吸引人。
  “起身吧,坐着说话。”
  须臾,一股力道握在李星鹭肩膀处,竟是长公主亲自伸手来扶。
  李星鹭顺势重新落座,这回不再有质问与责难,长公主平视着她,面露欣赏与赞许:“雅兰、长赢与素商都对你多有赞词褒扬,但百闻不如一见,本宫方才见识到你的真本事——你的仕途不会止步于一个少卿之位的,新任大理寺卿申千帆已然年过半百,想必过不了几年你就能接替他的位置。”
  虽然听起来像是陈述事实,但实际上应该算作承诺,代表着长公主认可她的价值、预备大力培养提拔她。
  同样的话如果换作宁王和齐世安来说,李星鹭一个字也不会信,可是长公主这些年为女子入朝参政所做的努力是实打实的,因此她不作质疑,只是识趣地答道:“若有来日平步青云,自不敢忘殿下的提携之恩。”
  “你有心就好。”
  长公主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话锋一转:“天色渐晚,是时候切入正题了。”
  切入正题?刚才把她说得口干舌燥的话题原来只能算铺垫吗?
  李星鹭心中腹诽,面上却不敢显露分毫,只做出一副认真听候的神态。
  “你对黄昭仪有什么看法?”
  长公主的问题属实有些出人意料,她以为就算要谈起宫廷诸事,对方也会先提及贵妃。
  于李星鹭而言,黄昭仪设计诬陷她谋害太子,一旦罪名成立她必死无疑,所以黄昭仪是她的仇人。
  而从长公主的角度来说,黄昭仪即便不是直接杀害其母孟贵妃的凶手,也仍是导致孟贵妃死亡的重要原因,所以黄昭仪也是长公主的仇人。
  面对共同的仇人,自然应该贬低辱骂——但以长公主的性格,她问话的目的怎会是听李星鹭说一堆黄昭仪的坏话?
  思来想去,李星鹭摒去一部分个人情绪,用旁观者的口吻答道:“黄昭仪,胆量够大,不蠢但坏,为了隐瞒自己偷情的秘密害死无数性命,若是她捏造的那些怪谈真实存在,她必定是第一个遭到冤魂索命的。”
  “听起来你并不同情她。”
  长公主的话语有些莫名其妙,怀疑她怨恨黄昭仪很正常,但怀疑她同情黄昭仪又是从何得出的想法?
  “毕竟你与她都算是从底层爬上来的,本宫原本担心,你虽然怨恨她陷害你,却会理解她为了稳固地位而不择手段。”
  说罢,长公主没有等她接话,只是自顾自地道出目的:“既然你看得明白,就代本宫去送黄昭仪一程,可以有冒牌贵妃,自然也可以有冒牌昭仪,不是吗?”
  长公主决定立刻送黄昭仪去死,究竟是为了替母报仇,还是更担心黄昭仪活着会泄露小太子的身世秘密?
  李星鹭当然没有问出口,她唯有领命而去。
  *
  踏出公主府的府门,沈舟云清俊挺拔的身影与门外的马车一齐映入视线中,李星鹭几乎是小跑着朝他奔过去。
  “怎么了?你为何会在公主府滞留那么长时间?”
  或许是被她几次三番遇险的经历刺激到,沈舟云现在处于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甚至连公主府都不信任、担心她会在里面出什么事。
  她轻咳一声,主动张开双臂抱了他一下,以示自己毫发无伤,随即又反问道:“沈大人,你在这里等了很久吗?你不用去京兆府上值吗?”
  “我在京兆府只是个摆设似的不吉祥物,没有我,京兆府上下官员也照常办公。”
  沈舟云可不满足于她一触即分的拥抱,他一边将她打横抱上马车车厢,一边用认真执著的语气回答道:“但是没有你,我的人生无法照常继续。”
  “那你也不可能时刻待在我身边看护,我们都有各自的公务。”
  李星鹭在说出这句劝慰时,自己都感觉有些不可思议——那可是向来奉行公务第一、不循私情的沈舟云,她竟然有劝他不要沉溺私事耽误公事的一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a>|穿书甜宠文 暗恋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