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刘大人是大理寺少卿,是姜国公的亲信。
  襄阳侯不疾不徐道:“刘大人说的那几封书信,我也看到了。只是,这几封信不是黎丞相所写,是有人栽赃陷害!”
  刘大人冷笑一声:“襄阳侯是要质疑我们大理寺的字迹辨认能力了,我朝设立之初便开设了大理寺,初位大理寺卿吴大人字迹辨认堪称一绝,其后,所有入大理寺的官员代代传承,我们……”
  代代传承这几个字显然触动了皇上的某处敏感神经,他直接打断了刘大人的话。
  “有证据便说证据,休要拿传承说事!”
  刘大人一愣,立马弯腰拱手,“是。”
  然后他又朝襄阳侯厉声反驳道:“黎丞相与多弥往来的信件多达上百封,我们大理寺都一一比对过,确认是黎丞相的亲笔无疑。”
  姜国公挑了挑眉:“口说无凭,难以服众,襄阳侯定然是头一个不信的。你可有什么实质性的凭据?朝中有不少同僚与黎丞相有过书信往来,你不如拿其中几封信件出来,让大家分辨一二。”
  刘大人点头:“国公爷说的是,卑职今日身上恰巧带了一封,可供诸位同僚传阅。大家也能对黎丞相在信里卑躬屈膝、尊奉多弥王为主一事有个更清晰的认知。”
  说着,他掏出了信件,先递给了汝王爷:“王爷,请您先瞧。”
  汝王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接过信,来来回回仔细看了又看。
  信里的内容确实如刘大人所说,对多弥王称主,言语之间卑躬屈膝,将大渊军力动向一一告知。
  刘大人等了又等,可是这位汝王爷盯着信看,来来回回都快把信看烂了,也没发表看法。刘大人也不敢催,又掏出一封信来。
  “王爷慢慢看着,卑职这里还有一封信件,诸位同僚可以先看这封。”
  说着,他擦了擦脑门上的汗,将书信递给了姜国公。
  “国公爷先看吧!”
  姜国公拿过书信,煞有介事地看了一眼,随即点头道:“依老夫看,这确实是黎丞相的亲笔!不过,老夫与黎丞相书信往来不多,恐有辨错,还是再请别的同僚一同帮忙辨认吧。”
  刘大人点头应是,又作势要传至襄阳侯:“那侯爷先看看?哦,对了,侯爷已经瞧过了,侯爷说这不是黎丞相的亲笔,是有人栽赃。”
  他直接将递过去的信件收回,径直越过了襄阳侯往前走去:“那卑职让别的同僚分辨分辨。”
  姜国公道:“那便先拿给嘉虞侯与吴大人瞧瞧,他们与黎丞相是儿女亲家,书信往来频繁,是不是黎丞相亲笔,必然一看便知。对了,郑将军府与黎府来往也颇为密切,也给他瞧瞧。”
  “国公爷说得极是。”刘大人快步走向嘉虞侯,将信件递了过去:“有劳侯爷了。”
  嘉虞侯匆匆扫了一眼,心中顿时冷汗涔涔。之前因为黎半夏出尽风头,坊间又传闻甚多,他也生出了黎丞相要起复的感觉。可是如今看黎丞相这封大逆不道的信件,嘉虞侯觉得黎丞相死定了。
  即便皇上再宽厚,也定不能容忍此等叛国行为。作为姻亲,还是尽早撇清,免得被殃及。
  “侯爷可有结论了?”刘大人催促道。
  嘉虞侯感觉到殿内的视线都落在他的身上,他低着头拱手道:“这……瞧着确实是黎丞相亲笔无疑。”
  刘大人立马笑眯眯道:“侯爷好眼力,我们大理寺旁的不说,辨认字迹绝不可能出错。”
  说着他又走到了吴大人身边:“吴大人也瞧瞧。”
  “还有郑将军。”
  吴大人与郑将军的心路历程与嘉虞侯如出一辙,看了信也纷纷点头。
  “确是黎丞相亲笔。”
  刘大人愈发得意,将信件一一传给百官阅读。
  百官的回应,要么是和黎丞相无往来,无法帮忙辨认。要么是点头确认是黎丞相亲笔。
  一封信在百官手里轮完后,刘大人愈发神采飞扬,将信上呈给了皇上。
  “皇上,凡是与黎丞相有过书信往来的同僚,均认定此为黎丞相亲笔。”
  皇上点了点头,捂着胸口咳了几声,垂首看向襄阳侯:“如此,襄阳侯还要坚称此信非黎丞相亲笔吗?”
  “是。微臣坚信,此信绝非黎丞相亲笔。”
  皇上扯了扯嘴角:“如此,把黎九叫过来。唔……再把黎七也叫过来。她们嫡亲祖父的字迹,她们肯定是认得的。若是她们也说是黎丞相亲笔,襄阳侯可就无话可说了吧?”
  襄阳侯抬了抬眼:“是。”
  姜国公眼皮一跳,黎七便罢了,是个草包,那个黎九可是精怪得很。
  “皇上圣明。只是今日早朝已经超时,黎九夫家住得远,不好让诸位同僚苦等。不如让大理寺私下询问,改日再来汇报结果便是。”
  这话其实言之有理,放在往常也定然这般操作,只是如今皇上实在是对姜国公恨意滔天,想也不想便开口反驳。
  “事关我朝丞相的重案,诸位卿家竟都不愿等上一等?朕等得,你们却等不得?”
  底下的臣子跪了一地,高呼不敢。
  皇上扬了扬眉,到底也还是给了个限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a>|穿书 先婚后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