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正是,却不知他们几个婚配了没有。”
  “呦,你在想些什么?”
  “哼,难道你没想过?”
  温晚好奇地顺着她们的目光看了过去,就在她的侧前方,是四个身着深蓝色长袍的男子,同坐一条案后。
  其中一名男子侧过头与身旁之人说话,温晚一愣,竟是一张有些熟悉的面孔。
  第61章
  郑楠?
  温晚瞬间认出了其中的一个人, 正是她的书肆里招来写书的一个举子,想不到这伙计还挺厉害,竟然考进了前四名。
  原来, 前两日就发了榜, 可是,谢誉之竟然没有来找她报喜,看来, 是压根没考上了?
  温晚幽幽地叹了一口气,虽是做了这样的心理准备, 但也有些失落,只能借着满桌的山珍海味, 缓解一下有些烦闷的心情。
  这边主桌上,赵景熠亲自举着酒盏劝了两回酒,就有人问起了刚出生的小公主:
  “陛下,公主是陛下登基后的第一个孩子,又是陛下的第一位嫡公主,尊贵无比,当赐个封号才是。”
  赵景熠眉眼满是掩饰不住的笑意, 说道:
  “爱卿说得是, 此言, 正合朕心。”
  皇后萧慕音见此情景, 忙开口说道:
  “陛下,公主才刚满月,又已经赐了大名,还是等大些再拟封号吧。”
  一般公主都是出生后有小名, 上学时赐大名,至少要及笄后才会有封号, 甚至有些要出嫁时才能得个封号。可是,这位小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赵景熠喜爱得不得了,出生第三日,就赐了大名:赵珞瑜。
  皇后的意思很明显,不想这位小公主太过得宠,惹人非议。
  赵景熠却伸手拍了拍萧慕音放在膝上的手背,低声劝着,让她不用想太多,就像他赐名那日说的,小公主既然做了他的嫡长女,自然有承受一切来自父亲的宠爱和优待的福分,况且,她身为公主,就算给得再多又能如何?不过一些身外的虚名而已。
  “蒙获嘉瑞,赐兹祉福,就赐永嘉公主吧。”
  赵景熠的声音刚刚落下,就有胆大的谏院的官员起身说道:
  “陛下圣明!自陛下登基以来,国运昌盛,百姓安乐,实乃万民之福。然皇家血脉,乃国家根本,传承有序,方能永固基业。”
  这人也不管赵景熠的脸色瞬间黯了下来,继续说道:
  “故臣斗胆进言,陛下宜广纳佳丽,以充实后宫,延绵子嗣,使我朝龙脉昌盛,万代不衰。此乃社稷之需,百姓所求,望陛下圣裁。”
  其实,仅仅为了皇室开枝散叶而充实后宫,这个理由说来十分牵强。赵景熠和萧慕音少年夫妻,算来已有十五六年,已长成的皇子就有足足三个,最大的十四岁,最小的也有五岁,个个身强体壮,如今,又刚刚添了小公主。
  就算先帝当年后宫有数位嫔妃,也不过出生了五个皇子,其中有一个早夭,一个体弱多病,一直在静养,长大成人真正能堪大用的,也就是三个。
  赵景熠自己是经历弑兄夺位的过来人,最担心的就是日后看到自己的皇子,兄弟相争、自相残杀的场景,但若是皇子们皆是一母所出,毕竟血脉相连,兄友弟恭,则可以尽量避免骨肉相残的惨剧。
  而且,他与萧慕音有多年的相知相携之情,他的这位结发妻子貌美恬静,性情温顺良善,是位不可多得的灵魂伴侣,所以,他早已下定决心,不纳妃妾。
  更何况,赵景熠亲身经历过看着自己母亲,因皇权宫斗而死在先帝的继后手中,他不可能让萧慕音冒这样的风险,更不容许有人自以为安了什么人在他身边,随口吹吹枕边风,就想改变什么,控制什么,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
  这位在外不常喜形于色的帝王,听了谏官的话,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特殊的神色,只是玩味地捏着手里的茶盏端详了片刻,又颇具意味地送了几个眼神,看向端坐着不发一言,离他不远处的几位公卿重臣。
  一直在旁笑意盈盈的郑太后打破了有些沉闷下来的气氛,说道:
  “今日乃家宴,商讨这些朝政事务做什么?哀家听了,第一个就头痛不已,还是看看年轻姑娘们唱歌跳舞好一些。”
  说罢,便吩咐将预备好的歌舞都呈上来。
  郑氏一番话,瞬间就将皇帝纳妃一事,上升到了国政的高度,赵景熠虽有些恼怒,但此刻也不便与她计较,而与此事有关,几位蠢蠢欲动有所打算的人自然也都听明白了。
  坐在萧慕音下方不远处的谢谦凝眸看着赵景熠,二人交换了眼色后,他已经明白了今后一段时日,他的工作重心。
  宴会中的暗流涌动对坐在角落里的温晚来说,是完全感觉不到一丝一毫,只是闻着旁边案桌上的酒香,她有些忿忿地四处看,找起了那个夺了她酒的内监,却没见到他的人影。
  她就说这宫里的人太善解人意了,莫非这内监是知道她独自一人过来的,怕她饮醉了没人照顾,所以给她换了茶水?
  唉,面前的一桌美味珍馐,少了香喷喷的果子酒的陪伴,总觉得是美中不足,让人遗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a>|天作之合甜宠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