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办报纸

  范宁献书这事,史书或许不会提及。
  可在书如何得来,又为何要署名这些人问题上。
  总该有个交代,不可能随便糊弄。
  可若是以眼下这些人的条件,怕是就算写了署名,也未必有人会信。
  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下。
  那些原本拒绝过范宁请求的人,就都纷纷跑到范宁那里,请求着范宁让他们前去学校任课。
  “你让我们教什么就教什么。”
  这些人拍着胸脯保证。
  范宁自然是笑着应允了。
  目标轻松达成。
  学生问题解决、学校老师教材也解决。
  就只等学校建好了。
  就在这日夜赶工建造了大半个月之后,大梁朝第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便开学了。
  虽说眼下暂时只培养面向银行的员工。
  但只要学校能办起来,至于将来再学什么,再开设什么,就能顺理成章没啥难度了。
  毕竟完事开头最难。
  不过,好在开学后,范宁的基础数学课,在教授完阿拉伯数字以及常用四则运算后。
  剩下的大部分时间,便都是银行那边的有针对性的训练。
  范宁这边的教学工作,便算是能告一段落了。
  而且,自从学校开始后,那些之前就被淘汰的学生,但还想继续在下一次招生中被录取,也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努力想法设法寻找学习机会。
  他甚至还听说,但凡是长安城有钟表摆设的店铺,便经常能看到一些衣着朴素的年轻人,盯着钟表临摹并请教别人的事。
  年轻人爱学习,是好事。
  很值得鼓励。
  但像这样不成章法的学习,其实算是错误的方向。
  但范宁既不能也不可能对这些人出声指导。
  本着能帮一把这些穷苦人家孩子就帮一把的心态。
  范宁便琢磨出了一个办法...
  报纸。
  办报纸这种事,大概可以提上日程了。
  暂且不提后世。
  只说在电脑网络尚未被发明出来的时代。
  或者更点一点,没有电视只有广播的时代。
  纸质媒介,尤其是报纸,可以说是传递消息最广泛的一种途径了。
  在那个时代,大小新闻,最新消息,还有远方别处的消息。
  也只有通过报纸,才能详细了解到。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谍战片里,通过报纸传递消息的各种桥段。
  眼下长安城里有将近百万人口。
  无论哪个时代,这可都算得上的巨大的城市了。
  人口多,又是京城,识字的人,发生的事。
  其实就已具备了报纸生存的土壤。
  更别说还有那些识得字的,每天努力艰辛生活在长安城各处的年轻人,就算每天只有十几个人投稿。
  这报纸都不缺素材啊。
  毕竟人爱看八卦传言小道消息。
  这可是哪个时代人都爱好的。
  不过,为了保险,以及可能会有的险恶用心之人的刁难。
  范宁提前进了趟宫,借着四月末青黄不济怕陛下吃不到可口蔬菜的名头。
  将这做报纸的事,简单提了一嘴。
  女皇陛下听范宁说了这种类似邸报的消息合集的纸。
  自然是很感兴趣。
  尤其是听范宁说,还能借此观察百姓所思所想,为治理国家提供某些便利,更加觉得不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