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云雁连忙追问:“被拦?离京城这么近的地方,都能让人拦路?官府不管?”
少年:“就是官府拦的,好像下令的还是个挺大的官。我昨日跑去凑热闹,看到好几排官兵守在路上,还偷听到说是什么王要检查。”
云雁更吃惊了:“官兵都派了啊!是要查什么?”
少年:“不晓得,我就见他们每个人都看一看,然后就放行了。”
刘山接了一句:“那这样查应该不会多慢嘛,比城门看身份文书要快。”
少年:“但他们不是一直都放人啊。那两个检查的官人,吃饭休息的时候就直接拦死了不让过,只能等他们回来。”
刘山了然地点下头:“那就难怪了。”
云雁在姜闲的示意下,继续问前方检查的事情。少年显然凑了不少热闹,讲得滔滔不绝,直到把马车带到客栈门前才停下嘴。
姜闲被云雁掺扶着走下马车,示意刘山在这等,又对少年莞尔点头。
少年看着姜闲瞪大双眼,脸上现出明显的惊艳,被云雁唤了几声才回过神,连忙红着脸把人往客栈里带。
姜闲跟着少年穿过大堂上楼,时不时能感受到周围投来的目光。不过这对他而言是常事,他并不多在意。
少年停在一间房前,抬手拍门:“崔公子,我把姜公子接来了。”
片刻,里面传出一道沉声:“进。”
少年推开门,当先进去。
姜闲向房里一看,见崔七站在窗边,还是昨日的装扮。
除了没戴斗签,以及,用白布条包着前臂的右手。
布条之下,明显裹着木板。
崔七给跑过去的少年打了赏,抬眼看向进屋的姜闲,左手往桌边凳子比一下:“姜公子,坐。”
姜闲对他一笑,坐到桌边。
云雁等少年离开,将房门关上,再回到自家公子身边站着。
崔七依旧站在窗边,只对姜闲抬抬包着白布的右手。
姜闲自然先问候一句:“怎么才半日不见,崔兄便受了伤。伤得可重?”
崔七没什么表情:“赶路犯困,不当心栽下了马。幸好已经离这里很近,只得先住下来。大夫说骨头裂了,不是什么大事,养着就行。”
姜闲转入正题:“那便好。不知崔兄特意找我,是有何事。”
崔七也直言:“我伤了右手,不方便自己骑马。记起姜公子也要进京,明日想搭一程你的车。”
姜闲眼中闪过诧异。
崔七:“我坐车外就好,恳请姜公子行个方便。”
这话都说出来了,姜闲一时间的确无法拒绝。
不过,顺路搭个人就是举手之劳,也没有拒绝的必要。
姜闲闪过几个念头,随即笑着颔首:“出门在外,既然有缘相遇,有困难自然该相互帮一把。”
崔七虚抱个拳:“多谢。”
两人约好明日出发的时间,姜闲便带着云雁离开,下到大堂找掌柜的要房间。
恰好崔七那间房的旁边两间都空着,姜闲直接要下来。
待主仆三人安顿好,云雁终于忍不住低声说:“那个崔七,不会有什么问题吧?专程等着我们要搭车,感觉很奇怪啊。”
刘山也轻声回:“他该不会就是官府要找的人?可别牵连到我们。”
姜闲却是扬唇一笑:“要是被牵连,正好看看姜侍郎在京里有几分脸面。”
第3章 进京
姜闲晚上休息得早,翌日也就起了个大早。
等他穿衣洗漱吃过东西,带着云雁下楼出门,刘山已经套好马车,拿块饼坐在赶车的位置吃。
马车套了两匹马,多出的一匹自然是崔七的。
崔七坐在刘山身旁,裹着白布条的右手搁在膝头。依旧是一身劲装,背上背着个小包袱,长刀放在脚边,只斗笠不见了踪影。
如此一看,他和主仆三人的搭配非常相宜,完全就是一个保护主家的护卫形象,任谁来看都很难想到他只是临时搭一程车。
崔七原是靠着车厢闭目养神,大概是听到姜闲的脚步声,在姜闲走到近处时睁眼看过来,颔首表示问候。
姜闲回以微笑,又说:“崔兄不如和我一同坐车内,让我的小厮坐外头便好。”
崔七却拒绝道:“不必。进京尚有一日路程,姜公子行路疲惫,还是让他在车里照顾你。”
姜闲见他坚持,便不再多劝,被云雁掺扶着坐进马车中。
时间尚早,设卡检查的地方只有官兵守着,负责检查的官员还没有来。但着急走的人已经排起队,刘山将马车赶到队伍尾端停下。
姜闲倚着车里软枕,让云雁挂起车厢两侧窗帘,就着光看书。
云雁无聊地望着窗外发呆,偶尔探头出去看看,或是隔着小隔窗和刘山说几句闲话。
马车后方很快又跟上其他人,队列还在不断变长,两旁甚至有好些人来兜售茶水吃食。
等了足足一个时辰,前方终于有了不一样的动静。
云雁凑在窗边,高兴地低声说:“来啦来啦!那两个官人应该就是了吧,终于可以走了!”
姜闲从书本中抬起眼,目光穿窗而过,看见外面有一队腰间佩刀的兵围着两个骑马的中年人走过,不由得眉头微微一动。
那两个中年人只是文士打扮,没穿官服,不过看气度的确有别于普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