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小厮听完,惊讶又不解地看着他。
  姜贵沉着脸催促:“快去办!办得好我重重有赏,但要是出了差子,你就别想在这府里待着了!”
  小厮吓得心一颤,连忙一迭声答应着,转身跑走。
  *
  姜闲先前没有机会偷看到端王,心里有点可惜。
  从梦里获知的信息中,他可以有两个“合作”方向——开阳侯和端王,两边各有利弊。
  开阳侯这边,面对的形势相对简单,主要就是开阳侯一个人。但这也意味着,如果“合作”不顺利,作为一个明显人物,自己不好脱身。
  端王这边后院人多,他更方便藏身其中,不容易引人注目。而且在姜贵的上一世,端王是最后的胜利者,与他“合作”虽风险高,但获益的可能性更大。
  姜闲对梦里信息记得清楚,原是想寻机先见过开阳侯和端王,再做决定。反正他只要赶在姜贵对开阳侯下手之前就好,照梦里书中写的时间,完全足够。
  但下午端王登门,碰到来相看人的高员外郎,这桩事书中没写。有姜贵这个主角在场,事情又涉及双方,这样的剧情不应该漏写。那么,很可能是出现了变量。
  就像姜闲做了那个梦,更是个大变数。
  开阳侯和长公主那边既然知道端王的意图,想必会加快行动,姜贵也很可能加快行动。如此一来,留给姜闲考虑选择的时间一下就变少许多。
  姜闲正思考着,在如今这个形势下该怎么走下步,就听见云雁在院里唤了自己一声。
  片刻,云雁领进一个小厮,自称是姜贵的书童。
  小厮毕恭毕敬地道:“大公子,二公子今晚想请您到朱家楼看那儿的新戏。”
  接着又略说了说那出新戏讲什么的,听着故事还挺吸引人。
  姜闲:“姜贵怎么会突然想到请我看戏。”
  小厮老实回话:“是二公子已经订了包间,那个不能退,又另有友人邀他赴宴。二公子就想着,银钱都花,不如就请大公子去看看。”
  姜闲轻点下头:“他倒是有心。行,那我就不客气了。”
  小厮连忙报上朱家楼地址和开戏时间,这才离开。
  云雁送人出去,再和刘山一同回来,奇怪地问:“这无事献殷勤,必然有问题。郎君你怎么还答应了,真去吗?”
  姜闲:“去,我自有我的打算。”
  朱家楼,就是书中所写,姜贵的上一世中,端王见到姜闲的地方。那日姜闲出门,在外听到不少人在谈论朱家楼新戏,一时兴起去看。
  姜贵大概是由此认为姜闲爱看戏,特意做这种安排。今晚,端王必然也会被姜贵设法请过去。姜闲正想先见见人,姜贵就把机会送上来,他当然不会拒绝。
  云雁见此,也就不再多言,转身去厨房做饭。
  刘山则提醒道:“晚上看戏,有可能赶不及在宵禁前回来。”
  姜闲再点头:“我知道,银子多带一些,赶不回来就住在外头。”
  说完,又指着桌上一碟米糕:“给姜贵送谢礼去。要亲自送到他前,代我道一声谢。”
  刘山看不透自家公子的用意,可也拿着米糕出去。没多久回来,告知姜闲姜贵已经出门赴宴,不在府中,姜闲便让他先去套车。
  姜闲垂着眼,轻转着手中茶杯——姜贵走得这么快,看来是想在今晚同时对开阳侯下手。
  虽说姜闲总感觉,下一次药就能逼迫开阳侯改换成亲婚选这种事,怎么想都感觉没有道理。但姜贵毕竟是书中主角,说不定再没道理的事都能成。毕竟在姜闲看来,男子嫁人这种事就已经挺荒谬。
  如果他选择开阳侯“合作”,还是尽量阻止姜贵比较好。可惜姜贵动作太快,到时若是有需要,只能照着书中所写的姜贵计划去碰碰运气。他都能做那样一个梦,也说不定运气会在他这一边。
  姜闲向来不是个纠结的人,理清了思路,就淡定行事。
  *
  简单吃过饭,夜幕也开始降临,主仆三人坐着马车出门。
  刘山将马车赶到朱家楼前,拿起踏凳摆到车门下。
  姜闲带着云雁下了车,对刘山低声吩咐:“你打听一下来财馆在哪里,是一家大赌坊,先去要两个房间,再回来这里等我。”
  刘山惊讶地看着自家公子——这话的意思,怎么像是今晚要住在赌坊里?
  姜闲没解释,只道:“快去。顺便留意一下姜贵,他可能会去那里。”
  刘山一听,连忙低声应是。
  姜闲四下看看,没有直接进朱家楼大门,而是在附近逛了逛,才从侧门进去。
  朱家楼作为京城最有名的戏馆,建得非常宽敞。一楼有大大的戏台,二楼三楼环戏台而建,戏台前方是雅间,两侧走廊上是用竹帘相隔的雅座。现在离开戏还有点时间,散座里却已经坐了不少人等待。
  姜闲刚在门口站一会儿,就有小二迎上来问候:“这位公子有些眼生,可是头一回来,要不要小的给您介绍一下戏?”
  云雁看一眼自家公子,没接到示意,就没提姜贵定的包间。
  姜闲随意回道:“我就是听到有人说那戏有意思才来的,坐哪儿合适看?”
  小二乐呵呵地回:“公子要是想热闹点,就坐一楼大堂,前排也看清楚。要是想清静点,二三楼的雅座正合适。若不嫌贵,包间也还有空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