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走了大半路,决定还是婚事更重要,晚上再去田府找人也不迟。
荣少锦催着马小跑到家,刚进大门,就见前院摆着一抬一抬礼,家令正领着人往上扎红绸。
他跳下马问:“是聘礼?”
家令笑着招呼他一声:“正是。一会儿散了值,高郎君就过来,带上这些去姜家下定。”
荣少锦:“圣旨宣了吗?”
家令:“昨日殿下带回来两份。不是宫里内侍带来的,殿下说咱家就不折腾了。给姜家那份,高郎君会一并带过去宣读。”
荣少锦又问:“礼单我看看。”
家令将礼单拿过来。
荣少锦:“我拿回院里看。”
家令忙叮嘱:“您仔细些,这份是一会儿要送到姜家去的。”
荣少锦:“知道,一会儿我也跟去。”
家令一愣:“您也要去?”
这婚事操办到现在,荣少锦可是从没有关心过这些琐碎小事。
荣少锦笑笑:“是我‘一网情深’硬求来的婚事,当然得我亲自去下聘,才能显出重视。”
家令一想也是:“那郎君最好换身衣裳,头发也好好束一束。”
荣少锦挥挥手:“我去收拾。”
回到院子,他就对迎上来的花清吩咐:“让人烧水,我要洗澡。再找身好衣裳,你自己也换一身,等会儿我们跟表舅一同去姜家下聘。”
花清连忙跑去忙活。
荣少锦把礼单仔细看过一遍,的确没什么问题。
其实想想也是,礼单可是他爹娘把过关的。都是按着他们这个阶层婚嫁的常例来准备,为了显示他的“一网情深、求娶心切”,还加厚了几分。
之前荣少锦的确没怎么把这桩婚事当要紧事。反正人娶进来,能处就处着,不能处就各过各的。这长公主府总归还是他说了算,多个外人影响不到什么。
选姜闲这个成婚对象,他们事先调查过情况。荣家老家在泽华县在邻县,对泽华县的情况有所了解,对姜家这个养在老家的大公子也有所耳闻。
传出去的“荣少锦对人一见钟情”自然是个谎言。不过以姜闲那张脸,会让那则流言非常有说服力。
而且姜闲远离京城,姜家也不是什么有靠山的大家族,是正合适的人选。姜德又求进心切,荣家刚他一接触,他就飞快地应下,算是两边一拍即合。
但是荣少锦和姜闲这么一接触,尤其经过昨晚,就感觉自己要不上点心,似乎总有点过意不去。
他想了想,起身去了自己的小库房。
等花清跑来通知他水已烧好,就见小库房里开着一堆盒子,荣少锦还埋头在柜子里翻找。
花清吓了一跳,一边收拾一边问:“郎君要找什么,叫我找呀。”
荣少锦头也没抬,手里还在开礼盒:“我记得我有一对双鱼玉佩,羊脂玉的,还有一支琉璃簪。收哪了?”
他要装纨绔,别的都好说,就是钱不能不多花,只能尽量挑着好货买,至少不吃亏。这些年攒下来,是实实在在收了不少好东西。
花清开抽屉拿记录本:“郎君,你按着本子找嘛。不然这么多东西,谁能记得哪个在哪里。”
荣少锦向来只管买,用得少之又少,库房更是没进几次,根本不记得还有记录本这回事。
主仆两人凑一起看,才按着记录的位置,把那对双鱼玉佩和云纹琉璃簪给找出来。
荣少锦手一挥:“找个盒子装起来,我拿去送人。”
花清:“送到姜家?”
荣少锦:“不然还有哪里。”
花清看看那对玉佩:“送一对?”
荣少锦轻敲他脑袋:“当然是一块。哦,我送一对,让他再把另一块拿去送别人?”
花清吐吐舌头,小声嘀咕:“我当你想让姜公子回送给你……”
荣少锦盯着他找出合适的锦盒,装进一块双鱼玉佩和琉璃簪。
盒子里还有些空位,花清寻思着填些什么东西合适:“要不添块墨锭啥的?”
荣少锦想想,轻咳一声:“添一瓶府里最好的外用药膏,止血消肿化淤那种。”
花清一愣:“啊?聘礼送这个?不合适吧……”
荣少锦再轻敲他一下:“你懂什么,我们家里的药膏,可是华大夫的秘方,外头哪儿能有我们的好。日常难免有个磕磕碰碰,药膏实用着呢。”
花清揉揉头:“哦……”
虽然还是觉得哪里怪怪的,但自家公子都这么吩咐了,他也就乖乖照办。
第11章 下聘
姜贵忐忑得一整晚都几乎没合眼。
昨晚,他派心腹用一笔钱收买田钦那个欠赌债的小厮,成功将荣少锦骗到来财赌馆。
但下药这种关键的事,他不敢假手于人,自己乔装成扮混进厨房,最终有惊无险地悄悄把药混进菜中。
至此,姜贵认为拿下荣少锦已是稳操胜券。如果戏馆那边武敏吉能直接把姜闲带回王府,就更是最好的结果。
当时他花了一点时间换掉伪装和打扮。有上一世在端王府中的经历,他早已熟知怎么妆扮能让自己更吸引人,前后也就花了一刻钟左右收拾。
可是,等他赶到那间客房,却见房门大开,本该在里面的荣少锦不见人影。
姜贵顿时心中一咯噔。他强压着慌乱,仔细看看桌上酒菜,发现都是动过的,猜测荣少锦可能药效发作,自行出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