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姜闲也弯下身,帮忙整理一下衣摆。
  韩恭站在旁边瞧着,面色不由得有些微妙——姜闲看起来竟然对这桩婚事没有抵抗心,这是认命了?
  不过转念一想——先前在华泽那里查到的消息,姜闲母子俩每年吃药就得花费一大笔钱。以姜德待他们的苛刻,面对荣少锦的大方,会妥协倒也不奇怪。
  这番寒暄之后,三人才一同往外走。
  荣少锦扶姜闲坐上马车。这辆车比姜闲自己的小车宽敞不少,甚至可以在车里躺下休息,加上云雁和花清两名小厮都不挤。
  韩恭骑了马,跟马车一同离开姜家,就靠到车旁和荣姜两人人告辞,自己打马离开。
  姜闲奇怪地问:“韩公子不去看热闹?”
  荣少锦:“他和国子监的同学有约,不和我们一起。”
  说完,目光在姜闲扎发鬓的飘带上扫过:“怎么没戴那只簪子。”
  前几次见面,姜闲都戴着木簪。今天估计是木簪和衣裳玉佩不相配,才换成发带。
  姜闲:“琉璃簪易碎,出门我担心不注意会磕着。”
  荣少锦:“坏了就再买新的。”
  姜闲笑道:“那是你送我的第一样礼,坏了总感觉兆头不好。”
  荣少锦看着他眼中的笑,突然感觉心头像是被针尖轻轻戳了一下,泛起一点轻微的麻。
  姜闲又续道:“而且,我看你都喜欢用发带,我们一同用也挺好。”
  的确,荣少锦除了正式场合,平常都不扎发髻,直接用发带把头发高高束起。一开始是为了符合纨绔的作风,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这样。
  荣少锦随手摸一把自己头发:“我的发带多,日后你要瞧着哪条喜欢,随便拿去用。”
  *
  金洛河是一条穿过京城的大河支流。三家妓馆在一段河面上搭了舞,此时已经有舞娘在上面跳舞暖场,周围停满大大小小的船只。
  荣家的马车停在岸边,荣少锦扶着姜闲下车,马上就有个小厮上前问好,领两人去田钦包的画舫。
  姜闲抬眼四望,见不仅是河里船多,两岸和附近一条桥上更是站满了等着看热闹的人,
  田钦包的画舫位置很好,就在舞台前方,只偏左一点。旁边是一艘更大的船,看装扮也更精致,上面站着不少佩刀的劲装护卫。
  荣少锦随口问领路的小厮:“旁边那船里是谁?”
  小厮却摇摇头:“我家公子打探过,但那边不说。”
  荣少锦心念一转,大概猜得出——十有八九是兴乐帝来了。
  不过那也不关他的事。
  荣少锦带着姜闲上了画舫,田钦等人已经聚齐,都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道贺。
  人虽不算多,只有五六个,但这个一句那个一句,又都是中气十足的嗓门,听起来实在是有点吵。
  荣少锦一一给姜闲介绍过,还对众人的见面礼逐一点评一下,就抬手赶人:“行了行了,你们自己玩吧,我带姜闲到上面躲清净。”
  众人纷纷起他的哄。
  “还嫌弃我们,平常声最大的不就是你。”
  “我们以后再去长公主府,是不是可以欣赏到开阳侯温声柔语说话的奇景啊。”
  荣少锦没理会他们,只对姜闲道:“你先上去坐一会儿,我和他们说几句话。”
  姜闲点点头,又向众人行一礼,就带着云雁先一步上二楼去。
  他刚走,田钦就开口夸:“姜大公子不愧是能让咱们少锦一见钟情的人,果真是俊美无双。”
  有人接着感慨:“还好没让端王先瞧见,不然咱们少锦怕是要相思成疾了。”
  荣少锦横过去一眼,刚要说话,却被田家仆从跑进来打断。
  那仆从急声道:“吕内侍在船下,请开阳侯和各位公子一同到旁边船上去一趟。”
  众人听得都是一愣。
  田钦反应过来:“吕内侍?旁边那条船里是圣上?”
  仆从老实摇头:“他没说。”
  荣少锦给身旁花清使个眼色,再扫视众人,便当先往外走:“赶紧走吧,别让陛下久等。”
  一行人出到甲板,见船下方岸上站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人,果然是常跟在兴乐帝身边的吕宦官。
  荣少锦领着众人下船,和吕宦官相互见礼,再随他上了旁边的船。
  舱中不仅兴乐帝在,旁边还有武敏吉并几个时常伴驾的宠臣。
  众人上前行礼问安。
  兴乐帝看着心情不错,叫了起,又招手叫荣少锦坐到身旁坐:“少锦,婚事准备得如何?要是缺什么,直管到内侍省去拿。”
  荣少锦笑道:“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到日子去接亲。舅舅不方便过来喝喜酒,到时我让人送喜糕进宫里给舅舅尝尝。”
  兴乐帝也笑着就应好:“宫里好久没有喜事,朕也沾点你的喜气。”
  这时,却听武敏吉的声音在旁边插进来:“少锦,趁着这婚还没成,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你看中的那位公子,不太担得起你这份深情啊。”
  这话一出,舱内的气氛一下变得怪异。
  所有人的目光都暗暗在荣少锦和武敏吉两人之间打转。
  连兴乐帝都稍稍敛起笑意,略带责备地看一眼武敏吉。
  武敏吉对兴乐帝拱手:“当着陛下,我不敢隐瞒。”
  随即,他又转向荣少锦,眼带挑衅地抬抬下巴:“就六日前,那位姜大公子,陪我在来财赌馆玩了一整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