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荣少锦问:“可还有人知道这事?”
陈甫摇下头:“我听到时只我一人,具体就不清楚了。”
姜闲:“兄长只作不知道便好。”
陈甫也只是临时想起提一句,此时应下,便又说起其他。
待三人吃好,姜闲催促着陈甫早些回家休息。
陈甫也不和他俩客气,起身拱拱手,先行离去。
姜闲看向荣少锦问:“能查得到吗?”
荣少锦一笑:“只要姜德做过,即便他这边查不到,等抓着武敏吉,也能从武敏吉那头查。他这回跑不掉。”
姜闲眼中闪过一道杀意,点了点头。
○●
兴乐帝不知是不是冬至祭天时受了凉,很快又病倒了,而且这回颇有点凶险。
幸好“神女”“仙力无边”,稳住了天子的病情。
紧接着,朝野间突然就悄悄流传开一种说法——是上天对兴乐帝不满,祭天前玉碑亮起,意思其实是该由碑文所指的宣王来祭祀。
由宣王祭祀,深一层含义就是取天子而代之。
流言传得沸沸扬扬,吓得宣王派禁军在京里四处抓人,又将事情闹得更大。
兴乐帝到底还是听到了传闻。本来他在养病,就是宣王监国,此时听到这种话怎能不多想。再联系上回玉碑亮之后,他也跟着中毒之事,病中的天子越想越受不住。
很快,宣王就被申斥闭门思过。
而随着兴乐帝身体好转,废储的流言又跟着传开。
到得十一月底,兴乐帝终于康复,高台也终于修好。
这一日,荣少锦接到兴乐帝晚上要和“神女”上高台观星的消息,立刻准备起来。
入夜时分,姜闲帮着他穿软甲。
看着荣少锦肃穆起来的神色,姜闲没来由得地想起两人初见,他化名崔七那时,也是这般模样。
姜闲问:“说起来,你以前化名崔七乔装出城,是为了什么,现在可以说了吗?”
荣少锦一愣,随即笑道:“哪时不能说,你不问,我就没想起来。是去见调回京任北宫门守卫的羽林将军,他是爹的旧部。
“圣上不放心爹,我们在京里不能和众将军、卫士往来,只能在外头先拉拢好他。这种要命的事,得我亲自去,才是诚意。”
姜闲伸手抱住荣少锦:“千万小心。”
荣少锦也伸手回抱,低头在姜闲额上一吻:“等我回来。”
姜闲点点头,扬唇笑着送别他:“走吧。”
荣少锦手上用了点力,又立刻放开,转身大步出屋。
姜闲跟出门外,看着荣少锦领着院中一队精锐家将翻身上马,乘策马离去。
夜色之中,荣少锦带着人一路躲避巡逻队伍,跑到皇宫北大门。
守门的正是刚才他和姜闲说的那位将军。
将军同样满脸严肃,迎上前低声问:“开阳侯,确定是今晚?”
荣少锦从容一笑:“你放心,我们是去勤王的。”
*
兴乐帝病了大半个月,终于恢复利索,恰好高台也修完,立刻就带着“神女”登台。
登至台上,冷风吹拂,兴乐帝却是一下精神了。
他由台上往四下望去,繁盛的京城夜景尽收眼底,一种权掌天下的豪情涌上心头。
“神女”却在往上看,轻轻扯一下兴乐帝衣袖,伸手指向北边天空:“陛下,您看,紫微星。”
夜空之中,北极星亮得耀眼,仿佛能压下地面的灯火辉煌。
“神女”继续说:“帝星明亮,表明陛下春秋鼎盛。待妾为陛下施过法,让帝星的星力注入玉玺中,陛下便能百岁无忧。”
兴乐帝笑得志得意满:“好好好。”
“神女”扫一眼周围宫人。
兴乐帝立刻吩咐:“都到下面去等。”
吕宦官犹豫道:“陛下,总得有人伺候您……”
“神女”淡淡道:“施法不是普通人能看的,留下来也会目盲。”
兴乐帝:“下去吧,等朕唤了再上来。”
吕宦官无法,只得将捧在手中的玉玺放于桌面,带人都下了塔。
兴乐帝拢拢厚实的貂裘斗篷,在炭盆边的坐垫上坐下。
“神女”亦坐在旁边,提起酒壶倒出一杯,捧到兴乐帝面前:“陛下饮下这杯仙露,便不会觉得冷了。”
兴乐帝看着她衣衫单薄却仿佛一点不冷的样子,欣然接过杯,一饮而尽。
“神女”捧起桌上玉玺:“请陛下稍候片刻。”
说完,就闭上眼睛。
兴乐帝看着“神女”美丽的脸,禁不住回想起与她“共修仙术”的极致愉悦。
也不知是不是刚才的“仙露”起了作用,兴乐帝开始觉得身体渐渐发起热。最后竟然是热到他连斗篷都披不住,扯下来吹着风才好受些。
此时,兴乐帝只觉心跳得极为有力,仿佛真像是回到龙腾虎跃之时。
就在他终于忍不住要伸手去拉“神女”的时候,突然,一阵急促且沉重的脚步声传来。
兴乐帝一惊,转头看向登台处。
很快就有一队身着羽林卫甲胄的兵士冲上台来,将他和“神女”团团围住。
兴乐帝先是茫然,紧接着愤怒:“谁让你们上来的!”
兵士身后响起一道他熟悉的声音:“是我,陛下。”
兴乐帝看见到该闭门思过的儿子,狠狠皱起眉:“谁放了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