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两人决定去上回入京前住过的那间小庙上个香。
  顺便,也“送送”姜德。
  荣少锦先前已让人探听清楚消息,提前一点停车在官道等着。
  姜闲揭开点窗前棉帘向外看,却被荣少锦伸手按回去。
  荣少锦:“风大。等人来了,车夫会告诉我们。”
  一边说,一边给姜闲递上一杯热茶。
  这辆车虽然窄些,外面看着朴素,内里却是别有洞天。
  两人喝着茶吃着点心,没过多久,就听见车夫敲车壁提醒:“郎君、公子,人来了。”
  姜闲揭帘子看一眼,果然是三名解差押着姜德三人,已经走到挺近的位置,便披上斗篷,推门下车。
  姜德戴着枷锁,满脸麻木,目光空洞地拖着步子。
  贾金燕和哭哭啼啼的姜贵跟在他后面,虽然没戴枷,但双手也被镣铐锁住。
  京城官道上的人哪时都不少,但路人遇到这一队囚犯,还是会避开一些,免得沾上晦气。
  姜闲下车的动静不算大,按说姜德那边不该察觉。
  不过姜德还是察觉了,转头看过来。
  他的眼睛亮了一瞬,随即又迅速灭下去。
  姜德看到姜闲在笑,一种欣赏的笑容。
  姜贵也察觉了,转头看见姜闲,就想走向这边求救。却被解差一把扯回去,差点跌倒。
  贾金燕倒是最冷静的一个,她很清楚姜闲救谁都不会救她。
  何况,姜闲一点也不像是来救人的样子。
  姜德三人很快被解差押着走过姜闲面前,顶着呼啸的西北风往前走。
  姜闲目送一段,听见荣少锦催促,才回到车里。
  荣少锦敲敲车厢,示意车夫出发,再把姜闲揽进怀里,双手包住他双手给他暖着。
  姜闲靠在荣少锦肩头,眯着眼睛,惬意地随着马车走动微微摇晃。
  荣少锦哄人似地低声说:“他们的流放地是西北的石料场,苦寒之地,大冬天起程,都不知道能不能走到那里。等明年入夏热起来,我派人过去一趟看看,如果姜德还活着,就……”
  他做了个斩的手势。
  姜闲却是伸手捉住他的手,笑道:“不用了,他是生是死都不重要。他死在那里,是他的命;若是他有本事在那边再活回个人样,也是他的造化。反正,都与我和娘再没有关系。”
  就在刚才,姜闲突然感觉一直郁结在心中的那股痛恨与杀意消散了,像是突然就清晰地认识到——姜德再控制不了自己和母亲。
  前仇旧恨,就当这一路的寒风冷雪都替自己报了。
  既然从此只是陌路人,也就根本不需要为他多花费钱财与人力。
  姜闲捏捏荣少锦手掌:“我们只管过好自己的日子。”
  荣少锦心头一软,凑过来在他额侧落下一吻:“嗯。”
  第47章 功夫
  小道观距离京城约一日半脚程,不过姜闲和荣少锦搭车,而且轻车健马,日落时分也就到了。
  今日虽天冷风大,却无雨无雪。小道观不像上回,没了避雨的投宿人,就冷清空旷得像是没人在。
  马夫将车停在前院,荣少锦用厚实的狐裘斗篷把姜闲裹严实了,才推门下车,再伸手扶他下来。
  两人刚站定,就见一名青年道士从大殿中走出,到来两人面前行礼。
  姜闲向他回礼:“道长,不知住持可在。”
  荣少锦也跟着行礼:“我三人可否在此借宿一晚。”
  道士:“师父今早出门访友,出门前叮嘱贫道收拾出小客院,两位请随贫道来。”
  姜闲看向大殿:“我们想先上柱香。”
  道士:“自然可以。”
  说完,便将两人往正殿引。
  今日有落日的余光映入殿内,不像和上回姜闲来时那么昏暗。两人抬头看去,三清像的容颜依旧那样慈和。
  道士燃了六支香拿过来,分给两人。
  姜闲和荣少锦在像前叩拜,再插于香炉之中。
  上过香,两人跟着道士离开正殿。
  刚跨出殿门,就听旁边传来一声“啊”。
  三人转头一看,见到小道士吃惊地看着姜闲。
  小道士禁不住脱口而出:“姜公子?”
  姜闲不由得一笑,对他行礼道:“小道长,还记得我啊。”
  小道士回过神,才反应过来自己似乎有点夸张,脸上浮出一层红。
  青年道士对他说:“师弟,你领两位公子去小院,我去拿给公子们拿柴和锅。”
  小道士连连点头,躬身回礼:“两位公子请随我来。”
  姜闲和荣少锦都想起了当初情形,忍不住相视一笑,跟着小道士往小院而去。
  还是上回那一间小院,此时看去,仿佛什么都没变。
  只除了荣少锦不是崔七的打扮。
  姜闲依旧住上回住的那间,荣少锦自然跟进去,把一间留给车夫。
  这次两人没带小厮,姜闲抖着肩膀脱斗篷:“我去做饭。”
  却被荣少锦按住肩膀:“我去做。别脱了,这屋里冷,你到床上去坐着等。”
  姜闲颇有些吃惊:“你会做?”
  荣少锦一笑:“娘怕我离了人要饿死,盯着我学的。做不了多好,但也不算差。”
  姜闲:“那就我们一块做。”
  荣少锦拦住他:“不用不用,那厨房才多大,一个人都要转不开身,两个人太挤了。你就等着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