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而且传闻中英格兰的凯瑟琳王后还是一位著名的美人,对待这位贵重的俘虏,他当然不能轻易怠慢,他已经开始畅享他该用怎样的礼节款待走出城堡的凯瑟琳王后了。然而随着时间的过去,凯瑟琳王后并没有出城投降的迹象,相反,他陆续收到了两个坏消息,一个是加莱的海军正进攻鲁昂,一个是布列塔尼举兵驰援,从莫尔坦和卡昂长驱直入。
  “英格兰人想要包围我们!”意识到他们的动机后,弗朗索瓦一世顿时恼羞成怒,而他也后知后觉意识到这种可能确实存在,如果英格兰真的能控制鲁昂的话,“调兵,给我调兵,鲁昂,维克桑,克莱蒙,沙特尔,都立刻出兵封锁塞纳河,我要确保埃夫勒得不到任何增援!”
  和弗朗索瓦一世的预想相反,塞纳河沿岸的城镇并没有及时回援,同时他的后勤补给线也受到骚扰,在连续三天都没有收到外界的来信后,他终于确信他现在已经反过来被英格兰和布列塔尼的联军包围,他的补给已经快消耗殆尽,而埃夫勒城堡中的状况他仍一无所知。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再次收到了凯瑟琳王后的来信,不同于上一次的谦卑请求,这一次,她态度极其傲慢,“您自诩骑士,却休弃一个女人,畏惧一个女人,谋杀一个女人,且长期被另外三个女人操纵”,气急败坏的弗朗索瓦一世撕碎了信,再一次不顾劝阻对埃夫勒城堡发起强攻,尽管对国王的命令抱有犹疑,并再三劝阻,但出于对国王的忠诚蒙莫朗西的阿内仍然执行了这一命令。
  事后回忆,他们才意识到这正是一切灾难的开端,但在当时,即便心怀迟疑,他们仍然因潜意识里的傲慢相信这一轮强攻能为这漫长的围困画上终点。“是火/炮!”混战开始后,不知是谁在人群中惊呼,而城内的重骑兵已经在火力的掩护下倾巢而出,与后方的布列塔尼军队进行夹击。
  尽管早已听闻英格兰的铸炮技术在聘请了意大利工匠后大为增进,但其威力仍大大超过了弗朗索瓦一世此前的想象和预想,包围网越来越小,当他身边拱卫的士兵也开始倒下时,他终于意识到大势已去,而发现法兰西国王方位后,英格兰士兵顿时无比兴奋地生扑过来,无尽的绝望下,弗朗索瓦一世甚至开始留心铁器的撞击声,多么悦耳,像是丧钟。
  他抱着令英格兰王后成为俘虏的决心而来,他最后却反而沦为俘虏,当被押送至埃夫勒城堡内部时,他终于见到了凯瑟琳王后。“您的第一场冒险已经以失败告终。”她对他说,她比他想象得更加威严美丽,“而打败你的人,是斐迪南和伊莎贝拉的女儿,英格兰的凯瑟琳王后。”
  第38章 谈判
  如亚瑟所料, 在向詹姆斯四世发出挑战书后,詹姆斯四世果然应约出击,但他并非贸然应战, 而是进行了审慎的思考和缜密的布置:他已得知弗朗索瓦一世的部队开动, 故而清楚如若他击溃亚瑟一世的军队, 英格兰腹地将一览无余,可能的辉煌战果足以令他下定应战的决心。
  他将经营多年的苏格兰舰队派往爱尔兰, 以达到迷惑英格兰的目的,又集中优势兵力, 力图将亚瑟一世一举击溃, 起初, 他的策略取得了成效,英格兰确实有了明显的分兵迹象, 在侧翼薄弱之时,他放心大胆地南下进攻, 一路势如破竹, 但很快,他发现自己失去了与后方部队的联络,这时他才意识到英格兰的分兵并不是为了驰援爱尔兰,而是为了切断他的补给线!
  意识到自己此刻的处境后,詹姆斯四世心急如焚,尽管明知中计, 他仍不得不立刻与英格兰军队展开决战, 根据经验, 他占据了高地, 而迎接他的是英格兰布局多年的炮台与火/枪,赤红的火光将夜晚的天空都映照红亮, 当黎明到来时,他们所见的只有遍地残骸。“苏格兰国王逃走了。”诺福克公爵有些不甘道,亚瑟看了他一眼,不自禁地将攥紧手,他此刻的心情也十分复杂,“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在这场战争中击溃了苏格兰积累几十年的国力,詹姆斯四世活下来也是件好事,至少我没有杀死玛格丽特的丈夫。”
  提到玛格丽特王后,他稍顿了顿,但很快他又继续道:“希望这场战争能够让詹姆斯四世明白他的能力配不上他的野心,如果他执意复仇,那苏格兰会被进一步拖垮,不用我们做什么,那群桀骜不驯的贵族自己就会将他拉下王座,换一个听话的幼儿。告诉苏格兰人,英格兰的军队随时可以长驱直入爱丁堡,如果他们想要喘息,那就让我的妹妹来谈判!”
  经此一役,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关系会进入进一步的冷冻期,而夹在中间的玛格丽特王后无疑处境微妙,如若由玛格丽特王后为苏格兰带来和平,她未来的日子至少能好过些。“您早已安排好战役的结局。”诺福克公爵充满崇敬地望向亚瑟一世,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可亚瑟一世的态度始终游刃有余,对于詹姆斯四世的动向也早有预判,他确信这位年轻的国王会是一位比他父亲和外祖父更加英明的君主,“没有您,我们不会有这场胜利!”
  听到他的恭维,亚瑟并没有过多的反应,他同样认真地看着他,郑重其事道,“这场胜利属于你,以及所有守卫北境的贵族和士兵,而非我个人的决策,长久以来,你的家族虽然领受了诺福克公爵头衔,但并未享有对其名下地产的统治权,和苏格兰的谈判结束后,我会正式将诺福克公爵的地产授予您,希望您和您的子孙能够继续履行防卫北境的任务,对忠心能干的仆人,国王不会吝啬封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