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她又发了一条:“据说喝牛奶能醒酒,你喝点牛奶试试。”
  胡逸凡仍然没有回。
  她盯着微信看了一会儿,终于还是关上了对话框。隔了一会儿,又索性把电脑端的微信点了“退出”。
  莫名其妙的,她居然有点不高兴。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晚上七点多,她的手机提醒收到新微信。她慌乱地从桌上抓起手机,是胡逸凡的微信:
  “刚从实验室出来。”
  “这次还好,没怎么感觉头疼、恶心。”
  “去加班了呀。看来昨晚喝得还不够多,哈哈哈哈。”方柏霓回得迅速,但点完“发送”后又觉得自己的行为好傻,怎么看怎么像在等他的微信。
  收到方柏霓回话时,胡逸凡才猛然想起来自己本来打算下午去爱情事务处理局的,临时接到张庆电话就把这事给忘了。
  “本来想下午去你那的,临时有事就忙忘了。不好意思哈。”虽然下午已经过完了,但胡逸凡觉得自己还是需要说明一下。
  看到这句话时,方柏霓突然意识到自己不高兴的原因:他没来,却没有提前说一下。虽然这个原因有点傻,甚至就他们的关系来说有些过分,但习惯这件事就是这样,同样的行为只要连续进行几次,大家就会以为这件事会一直这样维持下去,形成习惯。如果习惯被无征兆地打破,习惯了的人就会觉得别扭、难受。
  她方柏霓,已经把胡逸凡每周六下午来爱情事务处理局的行为演化成了习惯。
  第24章 李芳蓉恋爱了?!
  在方柏霓发现了这个不知什么形成的习惯给自己造成了情绪波动时,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厘清一下自己的认知:
  首先,胡逸凡是自己的客户,不管两人之间达成过怎样的协议,两人始终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这是底层逻辑。
  其次,胡逸凡是不想恋爱、不想结婚的难搞客户,应付完服务周期,他们大概率就不会有其他联系了。
  最后,方柏霓是一个要努力挣钱的打工人,努力挣钱是第一要务,胡逸凡是她挣钱的一个环节。
  所以,结论就是,伺候好金主客户,挣到他的服务费,不被他投诉,就是眼下方柏霓应该做的事。至于其他,纯属浪费情绪。
  有了这样的认知,方柏霓在回复胡逸凡时就自如多了:“嗨,当然工作更重要了,更何况你妈都回老家了,没必要拿我们这当避风港了。”
  回复完这句话,方柏霓就一身轻松地投入了自己的工作里,手机又丢回杂乱的办公桌上。
  只是她不知道,她轻松的同时,胡逸凡却陷入了不太轻松的状态中。
  他刚从实验室出来,正往地下车库走。看到方柏霓的回复,他的脚步就停了下来。他的大脑一时间有些宕机,他知道方柏霓说的都是实情,但为什么他会觉得有点别扭?
  他在地下车库的入口处站了半分钟,才又举步往自己的车子走去。坐进车里,他突然不想发动车子里。就怔怔地在车里坐了一会儿,直到他接到方敏的电话。
  方敏在电话里说:“我到家了,你怎么不在家呢?相亲还没结束?”
  胡逸凡突然想起来,老妈从老家回来了。本来就说好只回去两天,没想到回去待了三天才回来。老妈回去的原因是参加表弟儿子的满月宴,胡逸凡想,大概又要有一波暴风雨来袭了。
  没听到胡逸凡的声音,方敏在电话里“喂”了两声。胡逸凡才回答:“听得到。学生有点事,我来院里了。现在就回去。”
  “还没吃饭吧?我给你煮碗面。”方敏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不管有没有暴风雨,老妈还是最关心儿子的胃。胡逸凡笑着摇了摇头,终于发动了车子,心想:得,下周六还得去爱情事务处理局躲着。
  年底真是相亲业的爆发时期。方柏霓看着校友群的消息想。
  这种爆发不仅仅发生在婚介行业的工作量上,还爆发在社会的角角落落。包括校友群。
  单单这一周,方柏霓就在校友群里看到好几个校友发征友消息,刚开始是为朋友征的,后来就有人为自己征了。方柏霓看到一位学长发了这样一则征友启事:36 岁,单身,央企中层管理,有京户,已买房,身高 174cm,各位校友身边有年纪相仿的单身女士可以介绍给我。
  方柏霓认真读了两遍这则征友启事,突然想起了李芳蓉。年龄、物质基础、学历不都刚刚好符合李芳蓉的要求嘛。
  自打李芳蓉的服务期结束,方柏霓就没有再跟她联系过。李芳蓉与胡逸凡的表白乌龙事件后,方柏霓一直想找机会跟李芳蓉聊聊,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她们认识了近一年,但毕竟还是更多维持着红娘与客户的关系。这样的关系让方柏霓找不到与她能畅快谈心的契机。
  方柏霓想了想,就通过群聊天加了学长的微信。学长很快通过,方柏霓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学长,我有位朋友,34 岁,在互联网公司工作,人很好,想介绍你们认识一下。”
  学长很高兴,“谢谢学妹,这是我的照片和介绍。”随后,他便发了一张自己的旅游照,还有一张更详细的自我介绍截图。
  方柏霓回了一句“好的,我转发给我朋友看一下”,就迅速把学长的照片和介绍发给了李芳蓉。
  “蓉蓉,这是我的校友,感觉跟你蛮合适,要不要了解一下?”方柏霓尽量用老朋友的语气说明来意,以便不让气氛尴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