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他继续牵起了宋朝月,两人依旧选择步行回了孟府。
  回到孟府,自是不需再演。
  宋朝月坐在自己的小院儿里,明明外面如此的艳阳高照,她的心中却下起了一场瓢泼大雨。
  今日,从前,她从不会觉得孟祈是个令人生畏之人,可是今日他的种种举动,终于叫她认识到外头的人为何会如此惧怕他。
  他可以为了达成目的,做出任何的事,即便那样的事违背他的本性,违背他的内心,他还是会这样去做。
  天热,树上的蝉在不停地叫,宋朝月忆起许多年前,她与孟祈的初见。
  嘉和二十四年,那年,宋朝月十二岁。
  宋父才将被调到一个小县城为县令,正是忙的时候。而恰逢此时,宋朝月生了一场大病。
  宋母每天就忙着照顾这个濒死的女儿,也因此,宋朝月总能听到母亲在屋外偷偷啜泣。
  那一段时间,她以为自己真的要死了。
  后来家中一个江湖郎中,给宋朝月下了一剂猛药,最后,宋朝月向死而生,活了下来。
  那江湖郎中离开之际,告诉宋朝月的父母,让孩子去乡间散散心,修养身体,几年后,会有很大的好转。
  于是,她被送到了岱州乡下的祖母那儿,也是在那儿,宋朝月第一次见到孟祈。
  郎中走后,宋父宋母和十岁的阿弟,一道将她送到了他们家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岱州一个小乡村——望村。
  宋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这么些年就出了宋远这个一个读书人,为此,老宋家不知道在这望村有了多大的面子。
  有一个考取功名在外为官的儿子,这算得上是这个老农家中最大的傲事了。
  宋朝月他们每年都要回来看望好几次宋家祖母,父亲过世得早,宋远一直都想将母亲接到城里去生活。
  怎奈何故土情深,宋家祖母无论如何都要待在望村。她说,她生在望村,往后也要死在望村。
  距离上一次宋朝月一家四口回来已经过了半年,宋祖母一见儿孙们回来了,高兴地不行,张罗着要给他们做好吃的。
  那时候宋明泽也才十岁,举着双手绕着祖母转圈,高兴得不得了。
  宋朝月一副病态,脸色苍白如纸。从她才出现在祖母跟前,这位老人家便瞧出了不对劲。
  不过她没敢当着孩子的面问自己的儿子儿媳,等到两个小的出去了,她才偷偷问:“桑桑这孩子怎么了,怎么也没长,还瘦了呢?”
  听到母亲这般问,在外面作为家中顶梁柱的宋远偷偷抹起了眼泪。
  女儿差点儿没命,妻子成日的忧虑一日重过一日,他从不敢哭,但是见到母亲那一刻却忍不住了。
  宋祖母用庄稼人带着裂纹的手揉了揉儿子的脑袋,将他的头发揉得乱糟糟的。
  “行了,老大,你把桑桑这闺女给我送回来养,我保证,你下次来看她,这丫头铁定结实得不行!”
  有了母亲的这般保证,宋远的心里更添了几分安稳。在望村待了两天,最后带着妻子和儿子离开了望村。
  宋母江念坐在一架破烂的马车里,看着女儿被自己的婆母牵着,眼泪一滴又一滴地往下掉。
  这孩子自小都跟在她身边,从未在乡下过活,万一她吃不习惯、睡不习惯,可怎么办?
  母亲有这般担忧,自然也是常事。
  刚开始确实,宋朝月很不习惯,这里有没有父亲母亲,也没有弟弟,也没有沿街热闹的商铺。
  入目所见,除了一座座茅屋,便是越不过的山与看不见尽头的稻田。
  不过很快,她便将这些烦恼抛之脑后。
  这村子里孩子太多了,即便她十二岁,可还是有好几个姑娘与她同岁。
  她成日里跟着她们下河摸鱼,上山摘野菜,感觉整个人精气神儿都足了。
  那日,同她最为要好的一个姑娘,名叫小步。她偷偷地同她说,她在镇上瞧见了一个极为俊朗的男子,哪天一定要带她去瞧瞧。
  十几岁,正是少女春心萌动之际。
  没隔几天,她借着去镇上买东西的由头,跟着小步到了城中一个并没有门牌的小院外头。
  才十二岁的她脸上还有着未脱的稚气,跟着小步走到了这看似是人家户的院中,眼睛里满是疑惑。
  “这就是你说的那个男子住的地方?”她拉着小步就要走,“咱们走吧,这样偷窥别人是不对的。”
  小步的脚却像是钉在了地上,说什么都不肯挪动。压低声音对她说:“再等等,这里是镇上的孤独园。”
  “所以,那人是个孤儿?”
  小步摆摆手,“不是不是,看了你就知道了,就看一眼,就看一眼,他应当一会儿就回出来。”
  院墙内传来阵阵孩童的嬉闹以及一个清朗的少年音,他们似乎玩得很开心。
  宋朝月伴着小步蹲在这孤独园的墙角,等得都快睡着了,肚子也咕咕地叫了起来。
  她瘪着嘴,“我饿了,小步~”
  小步回头看了一眼宋朝月,皱眉思考了一下,决定还是去吃点儿东西吧。
  就在这时,关了许久的院门打开。
  一个少年人从里面走了出来,他甫一出现,好像在宋朝月没精打采的眼睛里点上了星光。
  宋朝月嘴巴微张,她发誓,自己此生从未见过这么好看的男子。
  孟祈出门就看见了站在门口的两个小姑娘,他看了两人一眼,从怀中掏出了两枚铜钱,笑着递给她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