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孟晋年才将提着水桶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便见自己的儿子冲进了火场,他大喊:“孟祈,别去!”
  只可惜,人已经消失不见。
  孟祈从火并不算大的窗户里翻了进去,看见益阳公主已经昏倒在了她还未被烧起的榻前。
  孟祈一把将人抗在肩上,把她从窗户里扔了出去,然后自己又紧跟着钻出去。
  他的动作实在太快,在众人目瞪口呆之下,便将益阳公主救出。
  孟文英见母亲被扔出来,一下子跑了上去。
  孟晋年亦跟了上来,看了一眼被熏晕过去的益阳公主,又忙不迭跑到孟祈身边,问他可有事。
  孟祈不着痕迹地离他远了些。
  在火光噼啪中,他看见了褚临。一个身上尽是狼狈黑灰,一个则身着夺目龙袍,两人无声对峙了良久。
  他们的对峙被一阵猛烈的咳嗽声打断,益阳公主醒了过来。
  在泪眼婆娑的孟文英的搀扶下,她踉跄走到了褚临跟前。
  只见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朝褚临磕头求道:“陛下,舒安没了,我如今只有文英这一个女儿在身边,你要将她嫁给理族那个已经有五十岁的大族长,你要她怎么活,要姑母怎么活啊?”
  即便是如此撕心裂肺的控诉,褚临依旧不为所动,他慢慢蹲下,将益阳公主扶起,“姑母,我也不想的,只是如今无人可领军抵御凶残的理族人,他们提出了和亲的条件,牺牲文英一个人,大衡便能安定百年……”
  他说着,又看向站在后面的孟祈:“其实呢,若有一人肯出征,必定能打赢此战。只是,他才将从狱中出来,不知……”
  益阳公主跟着这皇侄儿的目光落到孟祈身上,见他淡然立于那处,突然反手一巴掌扇到了褚临身上。
  “你早就算计好了,是不是。我们所有人都在你的算计之中,我告诉你,他不可能……”
  然益阳公主话还没说完,便听孟祈应道:“我去。”
  第96章 生
  今年秋季北边的雨出奇的多,没日没夜,未曾断绝。
  孟祈坐在一座废弃的土墙之上,小雨淅沥,目之所及尽是苍凉。
  这个地方叫大山屯,此地住着的近百口村民被残暴的理人所杀害,而今只剩下了这空旷无人的村庄和被洗劫一空的房子。
  理族人是北边最大的部族,他们的土地较之大衡只多不少。
  可即便这样,他们仍是向往大衡富庶的南方。他们的祖先曾著一书,名为《南边见闻录》,书中言尽大衡之繁华兴盛,于是,每一个理族人对这大衡土地生出了无尽的向往与贪婪。
  再加上理族人本性好斗,不喜安宁。这么些年来,大衡总在不停抵御这么一个外敌,将理人拦在白胥关外。
  之前的几十年里,一直都是褚临的外祖钟正率升云军如同一座山一般挡在理人面前。
  钟正逝世,他的三个儿子竟无一人能撑起这满是英豪的升云军,只得由褚临派其余人任主将。
  也不知是不是被钟正死了,被他压了这么多年的理人一下像是活过来一般,率兵屠了不少村落,掳了不少老百姓的东西作为军资。
  孟祈赶到北面时,理人已经屠戮了近十个城镇,白胥关以南五十里,生生成了人间炼狱,尽是白骨。
  驱逐理人,收复河山。孟祈带着大军一路打回去,如今他们正收回最后一个村子大山屯,终于,理人被赶回了白胥关以北。
  远处的黄土砌成的白胥关如今已然有些残败,孟祈吩咐手下士兵将这关隘重新修缮。
  裹挟着黄沙与细雨的风卷起他系在银色盔甲上的斗篷,孟梁站在城墙底下,见他那身穿着显得尤为宽松的银色甲胄,竟不想将手中的消息递给孟祈。
  听见身后之人久久站着未曾发声,孟祈没有回头,只是问:“怎么了?”
  孟梁叹了一口气,说:“主子,汇河决堤,凉城方圆百里尽数被淹……”
  剩下的他亦不忍再说下去,太惨了,前头传来的消息实在是太惨了。
  孟祈跃下土墙,泥点子溅到靴子上,他往回走,边走边吩咐说:“令隋杰带十五万人马守住白胥关,恢复工事。其余人马,随我往南,解救灾民!”
  孟梁望着孟祈的背影,自被从牢中释出后,还未得恢复身体,便昼夜奔赴在战场,如今身子还是那般瘦弱,几十斤的盔甲压在他身上,显得尤为不合适。
  他心疼自家这位公子,每一次当他觉得公子将要获得幸福之时,命运却总是捉弄人。
  孟梁恨褚临,恨这个夺走公子所爱之人,恨这个无时无刻不再利用公子之人。
  他夜不能寐,恨不得能手刃于他。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公子自宋小姐离开后,公子像是没了魂儿,也没了往昔的斗志。
  这可不行,孟梁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公子走出来。
  他急忙跑上去追上孟祈,与他一道朝向南赶去凉城,去解救被洪水侵袭的凉城及周边百姓。
  夜以继日赶到毗邻凉城的村镇后,饶是孟祈见过这么多生死,却还是没忍住红了眼眶。
  洪水已经过境,可房屋良田尽数被淹,如今只能从略高一点儿的山丘翻入凉城。
  一路上,孟祈以及将士们所听的尽是哭嚎,他们哭自己的亲人,哭自己的家,哭自己赖以生存的几亩薄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