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这会儿他也无心责怪自己的大脑为什么还没有将“宋疏辞手机号”这种无效的、四年前就该删除的信息丢进垃圾站了,他十指如飞地将那串数字输进去,转头看向身边的娄溪。
“我可能要骂人,要不你回避一下?”
*
五分钟前,宋疏辞正在出租车上进行另一通电话。
电话的那头是他在m国的同事吴璋,和他一样,都是从国内过去做博后的。
“不是你搞闪电战啊?”吴璋很纳闷,“你刚回来怎么又回国了,机票不要钱?”
“有事。”宋疏辞言简意赅。
“可真行,有成果的人就是自由哈,”吴璋酸了两句,又问,“那你这次回去还是找工作?”
“我准备和b医大签了。”宋疏辞说。
“我靠,你真不回m国了?”吴璋震惊道,“咱老板可是指望你留下来跟他当同事的。”师生关系向来是科研圈里构建关系网的重要途径,他十分好奇道:“b医大给你开什么条件啊,这么上头?”
宋疏辞简单说了下,吴璋十分公正地评价道:“还行,不过也不算特别好,你要是来这边做助理教授,至少工资不会更低……哎,有考核条件吗?”
m国的tenure track制度一向都让科研人员很头痛,一般是以六年为期进行考核,考核上了就是终身教授,考核不上就将面临解聘。现在国内也逐渐开始引进这类制度,对新招聘的高校教师进行考核。
“有,”宋疏辞说,“最低服务期六年,也是第一个考核期,要求两篇cns大子刊或者一篇主刊,两个国自然面上或者一个重点,同等期刊和资助也行。”
吴璋再度瞠目结舌道:“现在国内一个普通医科大学都已经卷成这样了吗?这是人能想出来的条件吗?”
宋疏辞:“嗯。”
“‘嗯’什么‘嗯’,那完不成怎么办?也非升即走吗?”
“那倒不至于。”
b医大撑死了也只是个偏远地方的医科大学,虽然在医学院校里的名声还算不错,但受地域因素影响,竞争还没有那么激烈。
宋疏辞说:“考核指标完不成,房屋退还,薪资砍半,停止招生。服务期内提前离职要退还一半的工资作为违约金。”
“那也挺苛刻的,”吴璋说,“其实这些考核要求如果是在a医大,按你的水平应该能行,可b医大要平台没平台,要人脉没人脉,想找点合作都很难,你不觉得这考核要求太高了点吗?”
“确实。”
就在吴璋欣慰于宋疏辞还算头脑清醒的时候,又听他道:“不过我可以。”
在这一刻,吴璋对大洋彼岸一个他素未谋面的叫简雾的男人的观点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学霸bking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讨厌的生物。
不过吴璋自认为他是个好人,所以他还是忍住了挂断宋疏辞电话的冲动,念着宋疏辞平时的好,做了几个深呼吸,最后再劝了劝:“你再考虑考虑吧,就算你不想留m国,去国内top的医学院也行啊。反正我真的想不通你到底抽什么风非要去b医大,你可别告诉我你是为了建设家乡。”
“我不能回来参与建设家乡?”
“可以是可以,可你这哪是建设家乡啊,你纯粹是卖身给学校,你这‘卖身契’条件苛刻就算了,还直接绑死你六年不能走,你想过没有,如果那里不好你也跑不掉了,压力这么大,你真要六年就呆在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吗?”
宋疏辞看了眼出租车前挡风玻璃上的一团干涸的白色鸟屎,笑了一下:“我这儿鸟都挺能拉的。”
“再说,”宋疏辞道,“申请助理教授,或者去国内top的学校非升即走,不也有压力?”
吴璋总觉得他在找借口,“你都发《cell》了,谁会让你非升即走,而且你是怕压力的人吗?”
“不是,所以我留下来签‘卖身契’,”宋疏辞说,“做学校弱势学科最初的那批建设者,你不觉得很有挑战性么,这可比延续顶尖学校的辉煌更有意思。”
“挑战个屁,你说的那是做成了,如果没做成呢,如果这事儿真这么简单,大家就不会一窝蜂地往顶尖学校里挤了。”
吴璋有些急了:“我跟你说,你以前发的文章再好也是有时效性的,现在到处都是看近五年成果,你要是把你最好的时间浪费在这里还做不出东西,六年之后你打算怎么办,那时候你再想出国或者去顶尖的学校可就难了。”
“再说国内一级一级的title,哪个没有申请年龄限制?你忘了你博士的时候为什么被压榨得那么惨,说白了不就是你老板那会儿年龄大了,眼瞅着就到申杰青的年龄线了,所以才急着等你出成果,你想把自己也逼到这一步吗?”
吴璋虽然和宋疏辞博士期间不是一个组,但因为在一个学校,对他的事情也有所耳闻。
听到吴璋提起读博时候的事情,宋疏辞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我不会,”他说,“我和他要的东西不一样。”
吴璋说:“都是凡夫俗子,有什么不一样?”
“吴璋,”宋疏辞问他,“你觉得title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