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只见一青衣长随迎着日头小跑过来,隔着老远喊:“九千岁到了!”
  内侍纷纷从殿内迎出,四对太监宫女恭恭敬敬地跪在檐下。
  半刻钟后,远处走来位年轻宦官。
  这人仿佛才二十岁出头,极瘦,身量却不低,着赤金袍,袍上八团蟒纹昭显贵重身份,其中坐蟒纹样端于胸前,两条行蟒绣于衣襟左右,云蟒过肩,膝襕上有蟒补,于当膝处细细横织,腰系玄色玉瑁鸾带,朱红垂绦落在脸侧,只衬得一张俊脸如霜似雪,叫人不敢直视。
  “督主千岁。”
  殿前、檐下,众人齐声问安。
  怀王后退三步,亦鞠躬参拜。
  那人却看也不看,也不叫起,兀自从人群中穿过。
  瞧着气势,哪像是位宦官,排场比皇帝亦不逞多让。众人习以为常,不敢心生丝毫怨怼,反而愈发恭顺。
  何人胆敢造次呢,这可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凤明。
  若问大齐百姓皇帝是谁,他们可能说不上来,但问他凤明是谁?何人不知这位权倾天下的九千岁。
  凤明掌理的东厂如今地位超然,上听记百官,下侦缉全国,有先斩后奏之权,手段令人胆寒。
  凤明抬步迈上石阶,怀王上前拱手道:“请督主移步殿内,小王有本呈奏。”
  凤明不置可否,也不理,只径直往殿内去了。
  【淮安侯请封长子景恒为世子,望圣上准其入京受封。】
  凤明合上奏折,巴掌大的事儿,也值当写封这样厚的奏折,正经八百得托怀王呈上来。
  他指尖轻扣,落在一个‘恒’字上。
  一旁侍奉的小太监鼻眼观心,一动不动,被那哒哒声吓得几乎忘了呼吸,始终不敢抬头瞧那位煞神。
  五年前,齐圣宗景衡病逝,肃王、越王谋大逆,于孟德门兵变逼宫,凤明斩肃、越二王,清洗景氏皇族,终扶持着圣宗五岁幼子景俞白登基。
  这位权宦熏天的太监,几乎把景氏皇室杀尽!
  而景家剩下这些皇子龙孙呢,不敢展露丝毫怨言,就像今日来的怀王,见了凤明还要行礼,问一声‘督主千岁’。
  果然,凤明终于想起还有人在,出言问道:“‘恒’字是哪一年不许用了的?”
  他的声音又轻又冷,一滴冰似的刺在人心头,怀王还未反应过来,小太监双喜便砰一声跪下,流利回答:“回督主的话,是圣宗元年。先帝即位后,因先帝名讳中有一‘衡’字,为避先帝名讳已示尊重,衡字便不许用了。”
  双喜毛毛躁躁的样子似乎取悦了凤明,凤明的语气少了几分刺人冷意:“起来吧,给怀王赐座。”
  双喜起身谢恩,趁抬头的功夫,第一次看清这位权倾天下的权宦。
  这位督主真是生了副极好的相貌。长眉入鬓,凤眼微阖,人极瘦,仿佛千年的冰魄化的魂,又用万年的冷玉雕了骨,似妖似仙,美得不似活人。
  神色淡淡,无需疾言厉色,亦叫人不敢造次。
  双喜搬过绣凳,垂首后退,在原先的位置立好,悄悄在心里舒了口气,谁能想到呢,堂堂亲王却要靠一个太监赏赐才能落座,瞧把怀王吓得,竟是连大气都不敢出。
  怀王拿了淮阳侯的好处,接下这差事,只好捡着凤明爱听的话回道:“同音不同字罢了,淮安侯的儿子痴痴傻傻十几年才见好,如今请封世子,左右也得入京面圣,您若不喜欢他这名字,待得见随便赐他个字,小世子不得欢喜得什么似的?”
  凤明并不应声,看着怀王睁眼说瞎话。
  世家公子心高气傲,得他赐名岂能欢喜起来,不找根绳子吊死都不算有气节。
  这淮安侯把景恒送到京城,是嫌那傻儿子命长吗?
  *
  请旨入京时正值三月。谁曾想这奏折一来一回,准许景恒入京的圣旨传到淮安时,江南这边早已入夏,花繁叶茂,遍池的莲花都要开了。
  淮安侯府的车队特别长,古代车马本来就慢,景恒不耐烦闷在车厢里晃荡,下车牵了马,抛下车队先行一步,他扬鞭策马,身下的骏马跑起来,虽有些晒,但风迎面而来,驱散燥热,被汗浸透黏在身上的衣服也终于离开皮肤,被风一吹,舒服极了。
  景恒驱马疾驰,不到半个时辰便见到前面的镇子,不愧是淮阳侯的爱驹,果然非凡,虽不敌‘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汗血宝马,一日跑上四五百里总不费劲。
  五日后,霸州。
  自打过了秦岭淮河,更彰显出北地与淮南的不同,风里都带着萧肃,不似江南风轻水软。
  越临近京城,东厂的势力越发强盛,自入了直隶河北,东厂番子更是随处可见。
  此地距京城二百余里,景恒暂且停留,传信金豆,叫他们到霸州与自己汇合。
  他在城中寻了最好的客栈,包下间二楼上房,着小二将屋内陈设一应换新,沐浴更衣,靠在簇新的锦绣软塌上养神。
  有钱什么买不了,偏他娘不放心,他一人一骑不也好好的到了?
  这里的虽不及淮安繁华,却极具北方特色,景恒第一次出门,看什么都新鲜,正此时,忽闻楼外一阵喧哗。
  “凭什么赶我们走?菜还没上呢!”
  “就是,他们一共就三个人,这里这么多地方,坐哪儿不行啊?”
  客栈对面是一家有名酒楼,听这意思,想必是有贵人降临,排场很大,店家专门清场,与别的客人起了争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