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古人讲究气节,把颜面看得比天还重,他爹娘虽是半路得来的,然这些年相处,景恒已视其为至亲。
  他心中惭愧,景恒展袍跪下,郑重道:“孩儿不孝,行事荒唐,忝居世子之位,弗功于淮安,弗顺于父母。”
  景恒叩首,复又跪直,继续说:
  “父亲母亲明察秋毫,自入京来,所观所见,定知凤明绝非奸佞,他匡扶大齐、扶持幼主,委实辛苦。余愧对父王一脉,仅以此身许国,愿同凤明一道,肃清政治、削藩集权,颐养万民,光复天下。”
  景恒立指起誓:
  “皇天后土为证:重铸景氏荣光,景恒在所不辞。如违此誓……”
  景恒话没说完,凤明提剑赶到,以剑鞘将他抽翻在地,凤明勃然大怒:“大齐江山与你何干,用得着你赌咒发誓!”
  凤明越急越怒,声音越冷越寒:“光复天下,你好大的口气!如违此誓如何,你是想万箭穿心,还是不得好死!你想气死我吗?”他急怒之下掩唇一阵咳,竟咳出血来。
  自景恒向凤明表白心意,日夜精心照料,凤明许久未曾咳血,此时叫景恒瞧见凤明指缝中露出些红,可心疼坏了。
  景恒顾不得发誓,起身扶住凤明:“好好好,我不说了,你别急。”
  作者有话说:
  1改编自百度赐婚圣旨。
  *
  朝峰:真他妈烦内斗。一打团,我家ad又他妈要去站撸了。
  景恒:嘿嘿,我卖我自己!
  第41章 情根深种
  赐婚之事, 凤明竟成了全皇宫最后一个知晓的。东厂厂卫皆以为此旨出自他手,自然没人到他前面来说。
  全东厂喜气盈门,他看得奇怪, 问了双喜,才知道皇帝下旨将景恒赐给他。这道圣旨越过司礼监, 直接下到内阁,内阁今日一早昭告天下, 由内阁首辅甄岐亲自去王府宣旨。
  得知此事, 他先提了剑,去找降旨的景俞白。
  景俞白吓得像只受惊的兔子,一句没敢争辩,直接把景恒卖了,说是景恒让的。
  他来不及教育景俞白, 反身折出宫, 直奔淮安王府。没来得及进门,先将景恒的话听了个十成十。
  直到景恒起誓, 他再听不下去,提剑冲进大殿, 恨不能抽死景恒。
  赌咒之事怎可轻言, ‘肃清政治、削藩集权,颐养万民, 光复天下’四件事,哪一件不是难上加难, 也是随便可许的?
  景恒被凤明抽翻时,淮安王夫妇一惊, 站起身, 又听凤明所言, 不由对视一眼。
  原来二人情义颇深。
  紧接着凤明咳血,再看景恒那慌张样子,景文宸十分确认,就是他现在吐出口血来,他那逆子都断不会如此着急。
  凤明少时还见过几分活泼。后来经历了夺嫡、出征、平叛,人愈发稳重,冷淡少言,即便对着先帝,也始终守礼恭谨,从未有这般行状。
  如今却为他儿子急成这般,这不是情根深种是什么。
  凤明止了咳,推开景恒,朝淮安王夫妇略一颔首,上前取过圣旨:“此旨并非我授意,我会去找皇上,请他收回成命。”
  淮安王抬手,按下圣旨:“此事闹得沸反盈天,既你与我儿有意,就这般罢。”
  饶是凤明,听闻此言也不由一愣。
  淮安王妃从手上取下串碧绿佛珠,想给凤明,又有些犹豫。凤明毕竟是男子,送他佛珠是否不妥,一番好意,若是怠慢,倒显得不尊重。
  这佛珠是她与景文宸成婚那天,景文宸之母孝纯皇后赏的,很有来头,是孝行皇后封后时,宁懿慈太后赐下的。
  算是专给儿媳的。
  宁懿慈太后礼佛,这佛珠从不离手,传到孝行皇后那里也是常挂在凤袍上。
  凤明久在宫中,这佛珠的来历,又岂会不知,他大吃一惊,后退一步:“王妃……”
  景恒不管那许多,他接过佛珠,带在自己手腕上,看了看:“有些紧。”
  淮安王妃道:“原也不是给你的,你快给……”
  一时间,她不知该如何称呼凤明,往常都跟着叫‘九千岁’,如今她心里将凤明认作儿媳,叫‘九千岁’显然不妥,儿媳也不妥,若叫官职,又生分,又不合规矩。
  淮安王妃比凤明大不了几岁,这一下成了凤明的长辈,可真叫她为难。
  “凤明。”凤明将话接过来:“王妃唤我名字便是。”
  景文宸沉吟:“我记得你表字‘养晦’,便以此相称吧。”
  凤明答:“也好。”
  景恒:“???”
  凤明的表字?
  凤明不是说没有吗?为啥他爹知道,他却不知道?
  “养晦?”景恒把佛珠摘下,递给凤明:“原来就我没字啊。”
  “一派胡言,”景文宸抚须,极为得意:“你表字‘宥持’,本王亲自取的,你怎不记得。”
  景恒说:“我不记得的原因,难道不是你从来没告诉过我?”
  父子俩说不来两句话又要吵,淮安王妃把话接过来说:“你爹说过,只是你不记得了。”
  “我傻的时候说的呗?”景恒更不愿意了:“你和傻子都那么多话,就不能多跟我说点?”
  凤明掩唇轻咳。
  景恒站没站相,往凤明身上靠:“养晦啊……”
  凤明不住地躲,景恒腻歪人的样子实在没眼看,淮安王夫妇看不下去,先行离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