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另一位叫做荣月的公主站起身,她是几位公主中年纪最小的,丈夫是工部侍郎,掌管军器,很得怀王重用:“怀王殿下说的是。只不过,那日玉河姐姐去探望长姐,长姐派人传话说是如今容颜憔悴,不肯相见……”
  “哎,婉仪要强了一辈子。”景沉盖棺定论似的,仿佛婉仪已然死了。
  婉仪越不肯让人见她的丑样子,景沉越想让人去瞧。这娘们自诩嫡长,耀武扬威了将近四十年,从没正眼瞧过他,他每每想起那高傲的样子就恨得牙痒。
  景沉心想,她曾经确实有耀武扬威的资本,爹是皇帝,弟弟是皇帝,侄子还是皇帝,她此番病重与得知景俞白并非她弟弟亲生脱不了干系。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下她还有什么可得意的?
  爹死了,弟弟死了,侄子是别人的。
  现在她也快死了。
  这天下还有比这更痛快的事情吗?
  景沉放下酒樽,淡淡吩咐道:“婉仪大长公主是先帝嫡姐,身份尊贵。如今她病重,你们于情于理都该去看看。”
  众公主起身万福,应声答:“是。”
  景沉继续道:“传令文武百官,按品阶轮流着,都去拜访大长公主,万不可叫大长公主有‘人走茶凉’之感。”
  人走茶凉。
  这话说的诛心,自打凤明走后,婉仪刚生病时朝中大臣一个都不敢去看望,怀王景沉那时不下令,偏偏这时下令。
  要一个病重之人日日见人,不得静养。
  这不是要她的命吗?
  可惜无人商榷。
  庶出的公主们沉默着,百官也沉默着。
  正月初一,大长公主府。
  玉河、荣月并其余庶出公主共七人,齐齐拜访婉仪公主府。
  管家初始还拦了拦,待听得有怀王传令,也不敢再拦,放任几位公主进了府。
  皇宫中的怀王听此消息,淡淡一笑:“玉河与婉仪素来不和,当初在淮安王府里就吵起来。婉仪平日威风得紧,几位庶出公主谁不恨她,都盼着她早死呢。”
  玉河等人进了婉仪的院落,还没靠近房门,就闻到了重重的药味儿。
  荣月被侍女搀扶着,嘴角挑出个嘲讽弧度:“她也有今天。”
  侍女瞧瞧看了荣月一眼,又飞快垂下头去。
  这一些落在玉河眼中,玉河眼中也显出讥诮,淡淡道:“慎言,还在她府里呢,叫人听见不好。”
  荣月今日戴着怀王赐下的红宝石头面,娇俏动人,容色艳丽,她冷哼一声,那帕子掩了掩唇角,她阴阳怪气地对下人们说:“你们退下,本宫要与姐姐单独说说话。”
  随行的侍女都躬身退下。
  荣月瞪了一眼婉仪公主府的下人:“怎么,本宫差遣不动你们?”
  长公主府的下人连忙道不敢,也跟着下去了。
  一行七位公主跟进自家后花园一般,大刺刺进了婉仪闺房,房中侍候的侍女也被赶了出来。
  侍女还没关上房门,便听见一声掌掴之声。
  房内。
  玉河侧耳听了听:“好像都走了。”
  荣月放下手:“我演的怎么样?”
  婉仪从床榻上坐起来:“做戏要做全套,你拍自己的手,我脸上没巴掌印,岂非露出马脚?”
  “别犹豫了。”婉仪用头巾将稀疏的头发包裹起来:“我如今已然这样,还怕挨几个巴掌?不这样做戏,景沉怎能放心你们来?”
  玉河跪在婉仪榻边:“委屈长姐了。”
  “说些正事,”婉仪抬手叫玉河起来:“如今京城里是什么情形,可腾出手来去对付淮安?”
  荣月道:“景沉没有什么动作,夫君说景沉在等……等凤明死。”
  婉仪倒吸一口凉气,她一生已经历了太多生生死死,凤明将死的消息她来不及悲痛,只是担心凤明若死,淮安王府是否还会反对景沉。
  她那位嫡亲小叔叔实在指望不上。
  不,谁都指望不上,只能指望她们自己。
  景沉以为她们这些长在宫里的公主们只会争奇斗艳、囿于后宅争斗这倒也不错,太平盛世时,她们自然免不得互相攀比。
  可如今不太平了。
  唯一还活着的高祖嫡子远在淮安,仁宗的儿子们死绝了。
  京城之中,再也没有一位王爷侯爵能制衡景沉。
  奸王当道,设下诡谲伎俩赶走了圣宗托孤的重臣,京城里的官员惯于见风使舵,如墙头草一般倒戈向怀王。
  也怨不得他们倒戈,除了怀王,京中哪里还有其他势力呢?
  可怀王这权柄来路不正,怀王的野心也不止步于摄政。
  景沉要大齐的天下。
  前些日子,玉河公主少年时的爱人从西北回京,悄悄带回了西北的消息:景沉与西燕旧部暗中勾结,意图引外族入关,割让燕云十六州,令西北的二十万兵马腾不出手来帮助凤明勤王。
  看来,这二十万兵马,景沉无法收为己用,是宁愿毁了也不给凤明得利。
  那是二十万条人命!是千百万两军费供养出来的西北铁骑!
  是大齐的铁军,是大齐的防线。
  是活着的长城。
  景沉就这样随意地推动这二十万兵马毁灭,不惜里通外族,割让凤明拼死打下来的燕云十六州。
  是啊,这位怀王殿下生来就养在京城,他没去过西北、没见过西燕人的凶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