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文珺听了直摇头:“玉生听着不够威风,将生字改成啸如何?”
这二人到底是“臭味相投”,言昭默念了两遍,觉得甚好,便一拍即合地定下了。
文珺又问:“你几时回天庭?”
言昭想了想:“师尊回去的话我便回去。”
文珺“啧”了一声,嫌弃地道了别。
言昭唇角一扬,又给望德先生与九苕送了封家书,方才收回了灵镜。
他尚不知道,自己拜青华帝君为师之事已经传遍了九重天。
天界众仙,无人不想拜入六御门下。收徒最广的是元圣帝君,其他几位帝君也多多少少有几名弟子,就连身份特殊的天帝也是如此,只有青华帝君,数十万年不曾收过徒弟。
而青华帝君又是万真大会的主持,仙班几何,全在青华帝君掌控中。多少人趋之若鹜,但无一不吃了闭门羹。渐渐地,就鲜少有人动这门心思了。也不知这言昭小仙君是何处不一样,打动了万年的磐石。
然而当事小仙君对这些议论一概不知,只是待在这逍遥自在的东极境,沉迷于剑道修行。
这日,言昭也像往常一样,提起归云剑去往校场,琢磨长风剑谱的最后一招。其实动作他早已烂熟于心了,挥起剑来行云流水,只是其中剑意却总是差几分意思。
忽听得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以你所想,何为长风?”
言昭动作未歇,边练边答道:“以我之见,长风剑法,意在御风。”
君泽周身释出灵力,覆盖了整个校场。言昭忽然感到动作滞涩,剑气生起的风变得紊乱不受控制。
君泽负手看着神色渐渐焦急的言昭,方道:“倘若无风,亦不能生风,又当如何御风?”
言昭稳住了归云剑,唇间琢磨了一遍这句话,喃喃道:“倘若无风……”
他看了一眼君泽。君泽在这无风的校场中仍然行动自若,甚至还有几缕发梢微微扬起。他忽然福至心灵地明白了。
“倘若无风,那便化作风。”
言昭闭上眼,听到了校场外四面八方不同的风声。归云剑慢慢化作微风,融入了他体内。一声剑啸响起,言昭顷刻间冲破了覆在校场之上的灵力,不见了身影。又在一眨眼的功夫回到了原处,手里多了一片花瓣,那是一里外生长的紫藤花。
而校场的桎梏也已被击碎,空气重新流动了起来。
“师尊!”言昭终于领悟了长风剑法的最后一招,邀功一般地,将那花瓣递到君泽手中。
君泽接下花瓣,带着几分赞许的笑意垂眸看着他。
言昭心中微微一动。
然而不待他细想,君泽便问他:“过几日我要去一趟玄狐族,你可要一起?”
“玄狐族?”
君泽“嗯”了一声,又道:“说来,我便是在那里捡到你的。”
言昭眨了眨眼。他是君泽赏花时随手带回天庭的,这事后来听君泽提起过。不过捡这个字还是让他觉得哪里怪怪的。
虽然他没有化形前的记忆,但对自己生长的地方还是有几分兴趣,便欣然答应了。
第12章 天音难
玄狐族位于东极境与人间交界之处,东山之上。
天色微明,便有一银发青年在山巅的祭台上正襟危坐,清晨冷冽的风刮过,吹乱了他的长发。但这青年并不为所动,他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妙严宫的方向,轻声说了句:“帝君要来了。”
他身后有人含糊地应了一声,看起来是个才睡醒不久的年轻人。
年轻人手里拿了一件外袍,走到他身侧给他披上。青年揽了揽外袍,叹了口气:“天珩,你须得早些担起这族君的重任了。”
名叫天珩的年轻人不以为意地笑了笑,道:“不是还有我爹在么。回去歇息了,大祭司。”
君泽与言昭到东山时,已是午后。
临行前,顾及着小玉啸无人照顾,言昭还是回了一趟天庭,将它交给速来喜爱灵兽的司灵天君帮忙照看。
这玄狐族在东山脚下落了一片寨子,此时颇为热闹。言昭虽然知道东极境有一些族居的散仙,今次确实头一回见到,不免好奇地四下看了看。
去往玄狐族君宫殿的路,是一条开满了花的小径。行到半路时,君泽忽然停下了脚步。他看向了路边的花株,想起数百年前的那次花朝节,似乎也是在这里驻足的。
言昭茫然地看了他一眼:“怎么了?”
君泽笑了笑道:“没什么。”
前来迎接的是玄狐族的老族君。他朝君泽恭敬行了一礼,看到君泽身旁的言昭,疑道:“这位是……?“
君泽:“我徒弟。”
老族君恍然:“原来是传闻中的言昭贤君。”
他又稍作打量了一番,续道:“当真是少年有为。”
言昭朝老族君微微一揖,心下有些无奈,心想他何时成了传闻中的人物了。
寒暄过后,老族君引着他二人落了座,谈起了此番请君泽来的用意。
原来玄狐族有一位能预知未来的大祭司,不日前,他演算出玄狐族将有一场劫难,或许还会殃及东极境与人界,与老族君商议后,便决定请君泽前来坐镇。一来有青华帝君在,若有霍乱也能压制。
“二来是老朽的私心,”老族君叹了口气,“吾儿天珩初继位,若能平复此劫,便可建起族君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