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忘川水还是墨色一片,望不见底。同几百年前见过的一样。
言昭端坐在舟上,忽然有些好奇,伸手捞了一把河水。霎时万物归寂,入目只有无垠的漆黑,不知身处何处,也不知生死。只有神识中响着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是万千生灵在一同呓语。他什么也看不见,却又像看见了世间的一切。
水波重重地一晃,言昭猛地回过神来,见自己的手已经离开水面,清澈的水渍顺着指缝滑落。
小舟颠簸了两下,随着鬼差调整力道,很快恢复平静。言昭收回手,听见鬼差说道:“真君,忘川的水可随意碰不得。”
“那是什么?”言昭问。他甚至无法说清方才感受到的东西,只能如此指代。
“是‘象’,也可当做是人的记忆,”鬼差水中的竹篙停了片刻,“凡人死后,魂魄饮下孟婆汤剥去记忆后,才可轮回转世。被孟婆汤引出的记忆不会立刻消解,而是沉积在这忘川水中。”
“入‘象’之人,极难自行脱出,真身失去知觉,很容易沉入水底溺亡。故而要渡这忘川河,至少二人同行。”
言昭道了一声谢,不动声色地往船中央挪了挪。鬼差余光瞧见,笑了一声。
“怪我,忘了提醒真君。”
言昭清咳一声:“你方才说,入象之后极难脱出,那何等修为的人才能自行脱出?”
鬼差沉吟片刻。“修为几何属下不知,但除却修为,还须神魂极为坚韧强大才行。属下在此引渡千年,见过真正能出入自如的人,只有一位。”
“是谁?”
“青华帝君。”
师尊?言昭张口,还未来得及说什么,又听那鬼差道:“不仅如此,帝君还能用这忘川水来修行。若不是亲眼所见,换谁来说我都是不敢相信的。”
言昭惊讶着沉默了片刻。
“你说亲眼所见……是在何时?”
小舟渐停,鬼差重新撑起篙竿,回忆了一会儿。
“应该是五百多年前罢。”
五百年前……已经是玄狐族动乱之后了。师尊借由忘川中的‘象’来修行,是想习得什么?
他望着黑沉沉的水,忽然不那么害怕了。但理智还是牵制住了他,没有再去触碰。
“到了,真君。”
小舟弗一触岸,便化成一块玄黑的令牌,被鬼差挂回了腰上。他引着言昭到第一殿,随后退了出去。
一殿阎王秦广王早在此处等候,见到言昭,稍作寒暄,便直说正事了。
事情起因,言昭已经在慈济那里听了大概,但还是有诸多细节不明。尤其不解的一点是,那头痴鬼若是玄狐之乱时便偷梁换柱逃了出去,为何过了七百年才发现?
“真君有所不知,”秦广王道,“地府两大职责,一是引渡凡人死后的魂魄,二是对收押惩处作恶的鬼魂。除此以外,还有一类鬼魂,并非人魂,而是由人的妄念所生,并不常作恶,只是滞留人界。这种鬼魂,地府只能收押,而不做惩戒,须得对症下药,方能度化。”
秦广王振袖一挥,眼前的景象便换了。这里像是一处巨大的洞穴,岩壁上挂着大大小小的光牢。光牢之中,就是秦广王所说的,由人的痴念妄念而生的鬼。这些妄鬼形态相差甚远,有的高大如参天树,有的小到近乎看不见。
这便是第七层地狱。
他们走到一处已经空了的光牢前边,秦广王道:“那头痴鬼先前就关押在此处。”
言昭四下看了看,光牢底部散落着几缕魂息,还有一些不知是什么做成的丝线。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这痴鬼善傀儡术。也正是这么多年,我等才想好度化它的法子。怎料来提它时,才发现关在此处的早已换成了一具傀儡。”
言昭蹲下身,挑起一根断掉的丝线,握在手心摩挲了几下。
“这么说来,它在人界并未行什么不轨之事?否则早该被无常鬼发现了。”
“正是。不过也不能这般放任它留在人界,还须早日将其带回地府。”
“那是自然,”言昭将那根丝线收进怀中,“我来不就是为了此事?殿下放心交给我吧。”
秦广王微微一笑:“那便有劳真君了。”
第七层巡视完毕,言昭忽然问:“可否再带我看看余下几层?”
“真君是担心有其他恶鬼出逃?发现痴鬼失踪后,我命人细细查验过,其余并无异样,你可放心。”
“并非此意,”言昭道,“只是想见见世面。”
话毕,他看见一只灵蝶轻盈地飞过来,落到秦广王肩上。秦广王侧过头,像是安静地听了一会儿。
“近来事宜实属繁多。我便不去了,让巡逻的鬼差带真君去瞧一瞧罢。”
言昭行了一礼,目送他回一殿。
其余几层与第七层的布局相差无几,只是越往深处,光牢的数量便越少。与此同时,结界的强度也一层比一层坚固。到十八层时,言昭甚至能听见结界太过厚重,而与气流擦出悲鸣一般的声音。
“这里关押的,都是最凶戾的鬼怪,无法度化,只能日夜无休地施以刑罚,才能慢慢削弱其戾气。”鬼差带着言昭缓缓往前走,一步更胜一步谨慎。
言昭刚想问此处不是有结界阻隔,便听见“啊——”的一声惨叫,凄厉无比,震耳欲聋。他捂着耳朵抬头看过去,只见一座光牢上下长出厚重的刀锋,刃已经被血与鬼雾染成了黑色。刀刃很钝,但因着重量在此,砍下时并无阻碍,只是受刑之躯的痛楚便要翻上数倍了。言昭眼睁睁看着那头鬼怪被撕扯成碎片,血雾包裹着残躯,刚刚连结,又被下一道劈砍斩断。如此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