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惊悚推理>归云> 第186章

第186章

  军师适时凑到跟前,小声道:“这是平良侯家的小嫡孙,几个月前才调来北线。大帅一直在前线,就先给他安排在后勤了。”
  君泽微微点头,示意他上前一点。
  众人让出一点空档,小世子两步走上前行礼,面色镇定,只有眼睛里飞快流过一抹受宠若惊的惶恐。
  “为什么会这么想?”君泽问。
  小世子定了定神,侃侃道:“巴林部的新首领勇敢、善战,但还年轻,老首领战死一事仍是他心里的一根刺。大帅此时‘自投罗网’,他一定想……让您亲眼看着燕北失守,以泄心头恨。所以大帅笃定,他不会立刻下杀手。”
  他顿了顿,接着道:“此为第一层因果。既然巴林部想拖到冬天,那么他们一定会时不时放出大帅的消息,扰乱军心,防止我们反扑。这时巴林部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阵前,侧后方防守便会薄弱。倘若有办法从侧后方突破,与大帅汇合,那便是一根有力的钢针,能直接捅穿他们。”
  他说完,拥挤的军帐一时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直到君泽轻轻笑了一声:“世子懂的不少。”
  方才面对十几道目光丝毫不犯怵的小世子,这会儿忽然涨红了脸,支支吾吾道:“都是这段时间……跟,跟在方将军后面了解到的。”
  方将军就是管后勤的辎重将军,闻言毫不留情地拆穿了他:“后勤都是帮烧火大爷,哪能知道这么细的事儿。大帅啊,这小子念书时就天天读你的文章手帖,对北线战局的研究,不亚于我们这些在这待了好几年的人。”
  小世子的脸更红了,低着头拿胳膊肘拐了一下方将军。
  君泽看着他的发顶:“你叫什么?”
  世子抬起头,板正了脸色:“末将闻拾山。”
  君泽点了点头。这时来了封密信,是信鸽送来的。他拆开看了一眼,目光扫过众人,然后道:“此事就这么定了,具体战略和备选方案,待和谈使到了,我会再召集诸位协定。”
  众将离开营帐,只留了军师和一名亲兵,君泽看着闻拾山的背影,忽地叫住了他:“等等。”
  闻拾山错愕回头,站定在了原地。
  君泽对军师道:“和谈使是新上任的兵部侍郎薛彦良。”
  军师“咦”了一声:“薛彦良是江大人一手提拔的,入仕还不久。他二人都不是主和派,怎么会派他来?难道……”
  亲兵道:“难道那些主和派嚷那么大声,个个是软蛋,没人敢请命来和谈?”
  军师看向君泽:“大帅,这是江大人在助您啊。”
  君泽沉思片刻,对亲兵道:“你带几个人,在和谈使出关前截住他们,把人留下,只带信物来。”
  亲兵和军师都愣住了:“大帅,这……”
  闻拾山第一个反应过来:“您是想偷梁换柱?”
  君泽应了一声:“江大人不知前线凶险。此去我也没有十全的把握,带个文弱书生更容易折在里头。”
  但偷梁换柱的话,用谁来换?
  需得能武,最好是在军营待过,对敌人有所了解的。又需得能文,面上至少看起来得是个文官。哦这个薛彦良还比较年轻,不到而立,故而也不能找个年纪大的。
  闻拾山不由得咽了咽口水,说不清是紧张还是兴奋。他在一阵微妙的沉默中开了口。
  “大帅,末将愿往。”
  君泽看见密信时就有换人的想法,正好这闻小世子读过书,又在后勤接触了许多人,本意是让他在军营里寻一个长得斯文点,愿意趟这趟险的人。
  君泽转过身正视着他。
  军师先开了口:“我的世子,这可不是玩笑的,你若有个三长两短,谁能向老侯爷交代?”
  闻拾山眉头皱成了川字:“我是北线将士一员,不是谁家把战事当儿戏的纨绔。纵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足以做守国安民的一块砖一抔土。怎么不能交代?”
  他说了一通,蓦地意识到一时气急,有些口不择言了,忙道:“但凭大帅调遣。”
  君泽没接话,转而道:“身手怎么样?”
  闻拾山平时没落下功夫,但闻家世代文臣,他也没几个比照,不敢托大,只能说:“尚可。”
  话音刚落,他便感觉一阵劲风直朝腹部袭来,身体比脑袋更快反应,屈身躲过了。
  君泽出手又快又准,力道也大得不像孱弱病人,几招下来,闻拾山便挨了他一拳。
  他捂着肚子正羞愧懊恼,就听君泽说道:“能接我三招,身手不错。你有一片丹心,我自然也没道理阻拦。”
  闻拾山愣了片刻,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
  “大帅……”心潮澎湃,又不知该说什么的好。
  亲兵拍了拍他的肩:“别乐太早了小世子,接下来的路坎坷着呢。”
  亲兵办事利落,没过几日,便带着关内的消息和和谈信物回来了。薛侍郎一听沈大帅的打算,当即带着亲信隐匿在了燕城,还贴心地附上了一幅自己的画像。
  入敌营后,君泽免不了要和这位闻小世子配合,于是这几日都留他在帐中,一来商谈计划,二来互相磨合磨合性子,几天下来熟稔了许多。
  令闻拾山吃惊的是,君泽几乎安排和推演了即日起,到打下巴林部后的所有事情。倘若事情真朝此发展,这已经不是战略了,更像是预言。
  他想起曾经看过沈将军的一句话:兵法三十六,皆人心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