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言昭:“平山殿?”
记忆里,的确有这么个地方。君泽只道是青玄的旧居,但从未见他进去过。言昭以为那座殿早已经被封存了,出于对师祖的敬畏,自己也不曾涉足过那里。
“我自拜师以来,似乎没见师尊进过平山殿。”
“兴许是不需要再从旧物里寻找慰藉了。”慈济杯中酒见底,朝言昭略使了个眼色,言昭心领神会地替他斟满了。
慈济见状,话音又酸了起来:“也就趁现在还能支使支使你了。”
言昭一脸茫然:“什么叫趁现在?”他虽然平时爱没大没小地开玩笑,大多数时候还是“尊老爱幼”的。
“那不是怕哪天得改称呼了么。”
言昭心里琢磨着想去平山殿看一看,没认真听他说的什么,顺口接道:“改称呼?”
“唔,”慈济挤了一下眼,“……帝后?”
“咳、咳咳咳咳!”言昭一口酒呛了个惊天动地。
慈济帮他顺了两下气,见人有恼羞成怒的前兆,忙寻了个借口,将盏中酒一饮而尽,溜了。
言昭:“……”
他给那两个字眼砸了个头晕眼花,半天才缓过神来。
他端着一脸严肃想:可恶的慈济神君,简直口无遮拦!
过了一会儿又忍不住托着酒盏走神,目光闪烁,眼角弯出一道不明显的弧度。
君泽一时半会儿没有回来的迹象,言昭留下一道简讯,独自回了东极境。
他穿过郁郁葱葱的宫苑,绕过正殿,在东北角里见到了那座不起眼的宫殿。平山殿多年不沾人烟,早就被草木覆盖,院墙上爬满了藤蔓。
不过,只是外面看着荒芜,匾额整洁如新,一看便知是用术法精心养护着。
言昭站在门外,朝里头行了个礼,方才缓缓踏入院内。
院子不大,但没种什么树,只有满目的草色,故而也不显局促,反倒有一种恰到好处的温馨。中央有个石桌,上面摊放着一本书册,上面的字迹言昭见过,依稀记得是云书的手笔。
它就那样静静地躺在石桌上,仿佛主人只是短暂地离开片刻。
靠近院墙的地方,立着一块假山似的石头。言昭凑近一看,上面布满了深深浅浅、纵横交错的痕迹。他伸手摸了摸那些沟壑,多年习剑的经历让他立刻分辨出,这些都是剑气留下的痕迹,并且是不那么成熟的剑痕。
师尊年幼时,就是在这里跟着师祖习剑的么?言昭不禁想道。
他半蹲下来,望着石头出神,仿佛试图从这些不知多少万年前的遗迹里,窥得一点属于君泽的过往。
那些孤身一人形影相吊的日子里,他来这座荒废的殿里,又想了些什么呢?
言昭兀自沉浸在想象里,忽然神识一动,察觉到一股微弱的灵流。他当即皱起眉头——这灵流与君泽的不一样。而且,是从殿内传来的。
虽然大抵不会有人在青华帝君眼皮子底下作乱,言昭还是提起三分警惕,走了进去。
平山殿内,亦存放了不少青玄和云书的旧物,翠竹屏风后面就是他二人的寝居。灵流不在寝居那一侧,而是在另一头。
日光透过窗照进来,将那里摆放的东西映在了光洁的地面。是一个铜色的烛台,其上没有蜡烛,也没有顶针,倒更像是个空置的托盘。它被郑重其事地端放在一座高台上,浅淡的灵流正围绕着它流淌,从底座源源不断地流向顶端。
言昭这才看清,高台的表面刻画着细密的纹路,灵流正是在这些纹路间流转。
他顺着纹路找到了几处类似阵眼的地方,看起来不是什么邪阵,于是大着胆子探查了一下。
这一探不得了。他如今算半个东极境境主,神识跟着阵眼一路畅通无阻地飞出去,顷刻间直达十万八千里外的东极境地心深处。
这不起眼的小玩意儿,竟然是个连着整个东极境的大阵!
言昭倏地收回神识,惊疑不定地看着烛台。那微弱得几乎不起波澜的灵流让他慢慢冷静下来。
这应该是一座已经失效的阵法。为什么会出现在平山殿,是青玄留下的么?还是君泽从别的地方挪过来的?
最重要的——这阵法是用来做什么的?
言昭看着灵流的流向,灵犀一动,忽然明白过来了。
这岂非就是君泽提过的养魂阵?
那烛台顶端空着的地方,原来存放的就是……
言昭想象着那里原本的模样,应当有一颗流光溢彩的黑曜石,有生命的黑曜石。
身随心动,指尖不由自主地碰了一下烛台顶端盘旋的灵流。下一刻,灵流忽的从稀薄变得浓厚,言昭触电似的收回手,退开半步严阵以待。
厚重的灵流凝聚成雾气,落到高台前方的地面上,随后恢复平静。雾气中慢慢浮出一道人影。
“嗯?”人影发出一道模糊的疑问声,面容随之清晰起来。他打量了一下言昭:“你是谁?”
言昭将刚刚露出半个剑柄的归云剑收了回去,瞠目结舌地看着眼前的人,好半晌才道:“……师祖?”
听见这个称呼,人影——青玄愣了一瞬,随即沉默片刻,很快想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他朝言昭笑了一下:“君泽竟都收徒了,想必已经过去不少年岁了。”
“弟子言昭,”言昭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您原来没有……”
青玄摆了摆手:“真身早就羽化了,这是我留下了一缕神识。原本想存在养魂阵里,与君泽道个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