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今天,抓了笔写了好久,才找回一点前世感觉。
  看着纸上的文字,承乾想,这样也好,反正自己才八岁,太亮眼了可不行。
  纸上罗列着他想看的书。
  明儿个,让银子去找母后拿吧。
  承乾放下笔。唤人进来收拾,自己艰难的挪到榻上,挥退想上来伺候换衣的碧儿和珠儿,自己脱了外衣,只着里衣,就躺下。
  盯着屋顶出了会神,想着从明天开始,自己就要开始在这皇宫里的生活了。
  按照后世的说法,自己这种不思进取的生活,其实也叫围观???
  承乾忍不住一笑,闭上眼睛,慢慢沉入梦乡。
  作者有话要说:ps:大唐貌似没有椅子哦,所以,某树的这文里就设定为没有椅子,然后,有椅子似乎也叫胡床?
  再ps:大唐后宫除了李二和长孙皇后,另外太子有明确宫殿名字外,其他的都没有,某树就杜撰了几个,嗯,承乾娃就住起晖殿吧。呵呵。
  好了,闪人……
  第5章 闲敲棋子落灯花 …
  太宗登基,诏国宴,与群臣共贺。
  长孙在国宴开始前,匆匆的布置着,安排着坐席,这种事情是她不可推辞的责任,虽说有宫女太监,但长孙还是无法放心,一定要事事过问,不论巨细,都要问过一番才肯放心。
  承乾知道长孙的脾气,担心长孙会过度劳累,在长乐和豫章过来时,便仔细叮嘱了一番,让两人务必要跟随在长孙身边,端茶倒水什么都好,看着长孙,莫让长孙太劳累了。
  虽然长乐和豫章都只有五岁,但身在皇家,又岂是那种单纯无知的小女孩?
  在承乾提过一次后,两人今日都紧随长孙身边,帮着长孙提点做事,长乐记忆力很强,承乾教过她如何更好的帮助长孙,于是,一整天,捧着纸笔,将长孙吩咐的每一件事都记下来,在宫女太监回禀过后,又一一划掉。豫章心细,按照承乾的吩咐,默默的给长孙倒茶的同时,也仔细的想着,在空隙期间便把自己发现的奇怪的地方细细的说给长孙听。
  于是,长孙惊奇的发现,这两孩子今天怎么那么厉害?
  在国宴开始前,长孙终于可以吁一口气,坐回主位,看着身边还在忙碌整理的孩子,欣慰一笑,柔声唤道,“长乐,豫章,来,过来母后这里。”
  长乐豫章便走过去,一左一右依偎着。
  “今天,长乐和豫章都很乖,帮了母后好大的忙!”长孙抚摸着两孩子的头,疼惜道。“累不累?”
  长乐和豫章乖巧摇头,“儿臣不累。母后辛苦了……”今天看了长孙处理事情,才知道,原来母后要处理这么多事情,还要照顾他们,而且母后好厉害!处理事情那么利落干脆,那些个偷懒没本事的太监宫女们,母后都能抓出来。
  长孙心里一暖,柔声道,“以后,你们长大了,也要像母后这样,现在多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母后,知道吗?”
  长乐和豫章都乖乖点头。
  长孙又摸摸两孩子的头,眼睛瞥到长孙手中的纸张,便笑着问道,“这个可是你们承乾哥哥教你们的?”
  长乐和豫章都眼睛一亮,谈到承乾,她们都心中敬服,“母后,哥哥好厉害,他懂好多哦。”长乐眼睛亮亮道。
  豫章素来羞怯,此时也难掩兴奋的眼睛亮亮的看着长孙,细声细语开口,“哥哥,教我如何帮助母后,母后,哥哥真的好厉害。”
  说着,两人都七嘴八舌的说起了承乾对他们的叮嘱和教他们的方法。
  长孙听了,心中越是心惊,承乾的聪慧竟是如此吗?
  长孙低头,柔婉一笑,对两小女孩低声嘱咐道,“长乐,豫章,哥哥教你们的东西,不可忘记了,但是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知道吗?”
  长乐和豫章对视一眼,心中困惑,但还是乖巧点头。
  长孙看着两人,面上温柔的笑着,心里却是在担忧,慧极必伤。
  *********************************
  麟德殿里,国宴一片欢腾的开锣了。
  出席国宴的朝中大臣,比如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李靖,程知节等等。而出席国宴的后宫妃子皇子公主,除了长孙皇后,就只有杨妃,阴妃,韦妃,而皇子里,除了此刻正在起晖殿下棋自娱的承乾外,就有李恪,李泰,李佑等,公主里,就有长乐,豫章等。
  一番面上功夫后,太宗帝大手一挥,示意国宴开始,于是,一群面容艳丽的女子就上来翩翩起舞,太宗帝虽然眼睛盯着那些女子,可却在跟长孙低语,“乾儿呢?”
  “乾儿身子不适,我便让他歇息了。因为事情比较匆忙,没有及时禀报皇上,还请皇上恕罪。”长孙一脸自责惶恐道。
  太宗帝微微摇头,拍拍长孙的手,和缓道,“朕知道这阵子观音婢也太忙了,无需自责,乾儿身子不适,就让他歇息去吧。”想了想,又低语道,“待会国宴结束,朕便看看他去。”
  长孙微微点头,舒婉一笑,便转头看着长乐和豫章。心里却思量着,乾儿这几天都没有提及父皇,好像……疏远了一样,自己正想找个时间问问,如果皇上这会儿突然前去,不知乾儿会如何?
  长孙忽然担忧起来。
  殿下的群臣们三三两两不时交谈,对着歌舞的宫女们指指点点,笑语不断。
  长孙无忌看了眼坐在上头的长孙皇后,心头担忧着没有出席国宴的中山王承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