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再ps:附录资料——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即位之时东突厥颉利可汗率兵20万直逼唐都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40里,京师震动。唐太宗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臣下及将士隔渭水与颉利对话。颉利既见唐军军容威严,又见太宗许以金帛财物、与之结盟,乃领兵而退。
  第7章 渭水与棋局(修) …
  公元621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即位之时东突厥颉利可汗率兵20万直逼唐都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40里,京师震动。
  太宗帝决定带军亲至渭水,李靖,程知节,长孙无忌跟随,房玄龄和杜如晦留守。
  这日,太宗帝在甘露殿披甲戴胄,长孙缓缓走入。
  “皇上。”长孙轻轻开口。脸容温婉,没有半点紧张担忧。
  太宗帝回头,微微扬眉,一笑,笑容淡然,“观音婢,朕去渭水,宫里的事情,你多多担待点。”
  长孙默默点头。
  太宗帝说罢,便与长孙擦肩而过,大步走出。
  长孙缓缓转身,目送着太宗帝走出甘露殿,那男人的背影永远是那么挺拔昂扬,身姿潇洒肆意,在很多女人眼里,他是一个英雄,在长孙眼里,他也是一个英雄,所以,长孙相信,这个男人此去渭水,必定能够击败敌人回来,不止她一人相信,在宫里,他的女人们都是这样相信着。
  太宗帝大步走出甘露殿,来到宫门前,接过缰绳,正欲上马,却瞥见不远处大树下的轮椅。
  那轮椅上的孩童静静的看着自己。他想起昨晚的棋局,微微扯了嘴角一笑,笑容张扬自信。
  随即,翻身上马,他疾驰而去,留给那轮椅上的孩童一个张扬肆意的背影。
  目送着那背影远去,承乾静默半晌,才轻轻一叹,“珠儿姐姐,我们回去吧。”
  “殿下,我们不是要去立政殿吗?”
  “母后现在大概在甘露殿吧。罢了,我行动不便,还是别给母后添麻烦了,我们回去吧。”
  *************************************
  渭水畔,太宗帝站在高台上,缓缓巡视着底下的整齐威严的军容,还有那浓浓的战意!
  起晖殿里,承乾凝视着昨晚下了大半夜的棋局。
  渭水畔,太宗帝大手一挥,沉声开口,“朕知道,诸位求战之心,朕也知道,诸位都是血性男儿,看着那突厥狗子杀我兄弟,掠我妻儿,毁我良田,损我大唐声威,都恨不得剥其皮,饮其血!朕亦是如此!”
  “既是如此!陛下!请准我们一战!!”程知节大步走出,高声嚷嚷着,一边挥舞着手中的三板斧,瞪着铜铃式的大眼,怒吼道,“让程爷爷把这群狗日的给劈了!”
  程知节话音刚落,无数暴吼声响起,“战!战!战!”
  起晖殿里,承乾伸出手,缓缓整理着棋子。
  太宗帝上前一步,猛的搭弓一射,划过空气,一箭洞穿了大营的大门!顿时,全场肃然静默,太宗帝缓缓垂下手臂,深邃的冰冷的眼眸徐徐扫视过众人,低沉的声音回响在大营上空,“昨日,有人给朕说了一句话,血性虽是好男儿,隐忍亦是大丈夫!……请诸位耐心!朕在这里给诸位一句话,三年,只需三年!朕会让那突厥狗子血债血偿!”
  渭水畔,李靖看着不远处的太宗帝和突厥颉利可汗哈哈大笑,把臂饮酒,暗地里松了口气。
  长孙无忌瞅了眼李靖放松下的神情,低语,“李将军也很担心?”
  李靖看了眼长孙无忌,“长孙大人就不担心?”
  长孙无忌缓缓点头,“一开始很担心,但整军时听陛下说了那样的话后,就不担心了。”
  李靖看着远处的太宗帝,沉声道,“陛下昨日心情起伏甚大,想来和那突厥狗子签这狗屁盟约,也心中甚是不快,老子心里也和那程知节一样恨不得痛痛快快的打一场!不过,现在,真不是时候!”
  征调的军马尚未到齐,就长安城那几万不懂打仗的打个屁!李靖横了眼旁边不远处还在嘟嚷着的程知节,这个混账!陛下一登基就得意忘形了?当然,凭他们这些南征北战多年的混账家伙,或许也可以一试!只是,太冒险了!
  “血性虽是好男儿……”长孙无忌突然轻声道。
  “隐忍亦是大丈夫!”李靖沉声接道,握紧手中的枪,两人对视半晌,忽然又大笑起来,心中都甚为期待那三年!
  ***********************
  联盟事了,太宗帝回转身,刚刚爽朗的笑容立时阴沉了下来。
  骑着马沉默前行,身后一干大臣们也都沉默不语。
  行至一半,李靖忽然打马快行几步,落后太宗帝几步,低声问道,“陛下,微臣斗胆请问,那句话是何人对陛下说起?”以他对陛下的了解,陛下固然睿智精明,但也不是会隐忍退避的人,在来渭水之前,他李靖心里就盘算着要如何劝谏陛下暂时退让,可没想到陛下却说出了这样的话语……这样的话语,应该是有人对陛下说起吧?
  太宗帝回过神,看了眼李靖,想起昨晚那盘棋局,嘴边不由勾起笑容,多少冲淡了脸上的阴沉。
  想起昨晚,他看着坐在轮椅上的承乾,月光下,五官清秀,灵秀干净的孩童,他的儿子,心里柔软。
  又想起国宴那晚,他起身小解,却忽然看到起晖殿的淡淡灯火,想起这孩子,便不由缓步走来,却没想,看到那孩子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在打着棋谱,在整个宫廷差不多都在欢呼热闹的时候,这孩子,却一个人,安静的,打着棋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