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包拯不由微微讶异,莫非府尹大人早就知道了?不对,府尹大人虽然不失为一个好官,但是他不是贤能之辈,应该是公孙策提醒了他?
  包拯偏头看向正专注的看着街上情形的公孙策,心头再次疑惑,他是怎么知道有人会来刺杀高丽太子的?
  公孙策正专注的看着,对包拯疑惑的视线没有发觉,而即便发觉了,此时公孙策也早就想好了说法,而就在他们在巷子里看着的时候,那些黑衣人突然加强了凌厉的攻势,齐齐扑向了高丽太子,而埋伏在二楼的沈良等人,立马跳了下来,飞扑到高丽太子跟前,及时解救了高丽太子的危情,公孙策不由松了口气,可就在这时,公孙策突然觉得自己被一股力量猛的拉到后方,这一拉,公孙策有些头昏眼花,待定眼一瞧,不由屏住呼吸,他刚刚站的位置上,一个黑衣人被弓箭射死,睁着一双翻白的眼躺在地上。
  “你太不小心了。刚刚若不是沈良及时射出了箭,只怕你就会被这黑衣人砍死!”包拯的语气有些愠怒的说道。
  公孙策有些心虚的垂下头,他的确太不小心了,虽然他和包拯站的够远,可这里到底是在刀光剑影的打斗着,他不该分心的。
  “走。我们离开这里。”包拯拉起公孙策的手,有些冷淡的说道。
  公孙策偷偷的瞥了眼街上,他爹已经出来了,高丽太子正黑着脸,而黑衣人都已经躺在地上,看来已经无碍了……公孙策又悄悄的偷瞄了一脸淡漠平静模样的拉着他快步离开的包拯,心头不由暗暗叫苦,这可是包大人发脾气或者已经生气的表情啊。
  待来到通往庐州书院的竹林小径上,此处平时最为人烟稀少。
  公孙策一路被包拯紧拉着的手也不敢开口,他清楚,在包大人的心情尚未完全平静的时候,最好不要开口,否则肯定会被骂!还有就是,包大人的怒气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消的,最好有个事儿能够转移他的注意力……
  “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放开了公孙策的手,包拯沉声问道。一双锋利如刀的眼睛仔细的紧紧的盯着公孙策。
  公孙策很想很想避开这样的锐利的精明的眼神,平日里看着这样的眼神审视嫌疑人他觉得很爽,可轮到自己了,他只觉得如坐针芒!可是这会儿他不能避开,避开就是心虚了,他只能无奈的用往日里的招数,很是无辜的看着包拯,心头却是冷汗直冒。
  “你信我吗?”公孙策问道,依然用无辜的眼神看着包拯。
  包拯一愣,随即有些自嘲的一笑,“这个问题不是该我问你的吗?”明明心里有事却不说与他听,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刚刚还差点被砍了!公孙策是不信自己吧?
  “不管我说什么,多么荒诞无稽的话,你都会相信吗?”公孙策继续睁着一双无辜干净的眼睛,一脸认真的问着包拯。
  包拯微微皱眉的看向公孙策,什么意思?但看着那双干净的眼睛,包拯却是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哪怕你说这太阳是从西方升起的,我也信!”
  公孙策一听,先是一愣,随即笑了。那素来只有清浅笑容的脸上此时突然绽放出大大的笑容,在此时的淡色阳光下,那雅致的容颜平添了几分孩童似的满足天真,比起往日,更加夺人炫丽。
  包拯竟有些移不开眼睛,心头暗想着,怎么有人可以这样的……好看啊!
  公孙策笑了笑后,就正了正神色,一脸严肃认真,“包拯,这件事我只说与你一人听,你答应我,不要告诉任何人。”
  见公孙策这般严肃,包拯也收敛起心神,郑重点头,“我明白。”
  “我有时能够看见一些画面,在我脑子里就好像闪电一样,就这样的倏忽闪过,看见的画面很零散,初始我不以为意,可后来我发现,那些画面里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就好像今日的事情,我在听到我爹说高丽太子要经过庐州的时候,脑海里就突然闪现了高丽太子被黑衣人围攻的画面……”
  “所以你就告诉了你爹?”包拯突然插话问道。
  公孙策慢慢摇头,“我只跟我爹说,高丽太子来宋,必定会有人反对,要是有别有用心的人刺杀太子的话,那罪责就大了。我爹素来小心谨慎,又胆小怕事,自然会做万全准备。”
  包拯若有所思的点头,盯着公孙策半晌,才问道,“那沈大哥呢?”
  公孙策看着包拯,微微捏紧了拳头,低声问道,“你信我吗?”
  包拯微微皱眉,“不信的话,我会站在这里吗?”
  “我只告诉了你一人。”公孙策却是仿似没有听到包拯的话般,轻声道,“我连我爹娘都没说,包拯,你千万不能敷衍我。”
  包拯听得有些心头恼火,他说了信,自然就是信了,对公孙策,他打心里的信任着,这般信任没有来由,但是,他就是想这般的信任公孙策!
  “公孙策,你听着!”心头恼火,语气自然就不是很好,包拯恼怒的瞪眼,“我包拯若有一句虚言!天打雷劈!”
  公孙策不由睁大了眼睛,心头一震,他那般说法只是想让包拯更加信任自己,可不是让包拯发毒誓!他没料到包拯竟然会发毒誓,急急说道,神情有些无措和慌乱,“你发什么毒誓呀!!怎么办?怎么办?”自从经历了轮回重生,对鬼神之说他更加信服,此时一见包拯发毒誓,他担心不已。
  包拯却是在发完毒誓后,反而神情淡然了起来,双手环胸,语气平静,“我包拯做事光明磊落,说一不二,你慌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