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你包大哥有事,我们先去吧。”公孙策说道。
展昭偷偷看了眼公孙策的脸色,奇怪呀,为什么说道包大哥的时候,公孙大哥的脸色这么难看呢?
两人莫非吵架了?展昭眼前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
入夜的庐州城,除了烟花柳巷那里有灯火朦胧,还有笑语阵阵外,其他的巷子街道都甚为安静。
公孙策提着灯笼,走在静静的巷子里,再多走几步就是自己的家了。
在终于从庐州城最老的大夫那里知道了侉依族的情况后,公孙策便打发了展昭去寻找包拯。自己一个人绕了几个圈后终于找到了自己家所在的巷子。
走到自家院子跟前三步,公孙策不由停住了脚步,有些怔然的看着坐在自家家门口台阶上的包拯。
他怎么在这里?公孙策心头疑惑,就见包拯低垂着头,佝偻着腰,整个人散发着颓丧阴郁的气息。公孙策心头低叹,想着上辈子包拯曾经因为应院长的死而喝醉酒,颓丧过……
公孙策上前一步,正欲开口,包拯却是突兀的抬头看向了他,一见公孙策,包拯原本黯淡的眼睛便突然明亮锐利起来,公孙策一见,心头不由一悸。
“你回来了?”包拯边说边起身走向公孙策,淡淡笑着,“我等你好久了。”
公孙策看着包拯虽然淡笑着,却是掩饰不住的阴郁和难过,便轻笑道,“抱歉,让你久等了。
“没事,陪我喝酒就好。”包拯抬手,晃了晃手里的酒坛,说道。
公孙策盯着包拯手里的酒坛半晌,才慢慢把眼睛移到包拯身上,开口应道,“好。”
**********
坐在自己屋前的台阶上,看着身边的包拯提着酒坛,一口接着一口的灌着,不说话,只是沉默的喝着酒。
公孙策心头担心,虽然不是很凶猛的灌酒,但这样的喝法也不好吧,便忍不住开口问道,“不是说陪你喝吗?你怎么一个人喝了?”
包拯一顿,转头看向公孙策,在月光的映照下,公孙策俊秀的脸上,那淡淡的无奈和担忧,那么清晰。
“你陪着我就好。”包拯哑声说着,转头,继续一口一口的喝着。
公孙策闻言,无奈低声一叹。上辈子,他因为包拯的沮丧而非常生气的跑去狠狠骂了他一顿,揍了他一顿,但现在,可不比上辈子,包拯很冷静,他难过,所以喝酒,但却没有因为难过而颓废的自暴自弃,看他这样的慢慢的一口一口的喝着,便知道了,所以,他即便有些担心,却没有阻止包拯喝酒,因为他现在只需陪着就好。
“我去了琴房。”包拯又喝了一口,晃了晃酒坛,空了?便随意放到一边,盯着夜空,此时天空只有一轮满月,很漂亮,但看着却很冷清。
公孙策抬起眼帘,然后遇到常雨?
“应院长的屋子里有琴房的熏香味道。”包拯淡淡说着。
公孙策一怔。熏香味道?常雨?!公孙策不由凝眉。
“然后,我遇到上次你怜香惜玉的那姑娘……她说她叫常雨。”
什么怜香惜玉?公孙策心头有些尴尬,摸摸鼻子,问道,“然后呢?”
“没然后了……之后,我便是买了一坛酒,在你家门口蹲了好久,才把你蹲到。”包拯平静说着。
公孙策定定的看着包拯,包拯这般平静,让他心头又多了几分担心,上辈子那般喝醉后疯闹还好,至少心里的难过终于可以发散出来,但如今这般冷静的样子……
“你如果难过,就骂出来吧,别闷在心里,我知道,应院长,是你最敬重的人之一。”公孙策轻声说道。
包拯却是笑了笑,只是笑容很难看,眼圈有些泛红。包拯盯着公孙策,哑声开口,“我想抱抱你,公孙策……可以吗?”
第26章 血祭坛(9)
公孙策闻言,愣了愣,看着包拯泛红的眼圈,想也没想的便轻轻点了点头。
于是,包拯伸手将公孙策慢慢的揽入自己的怀里,将头缓缓靠在公孙策的脖颈处,公孙策不知为何,心头竟觉得有些紧张,心跳甚至有些加快,可,但公孙策感觉到脖颈处有些湿湿的时候,公孙策怔住了。
包拯,哭了?
慢慢收拢双手,将自己紧紧抱住的人,竟微微发抖着……公孙策心头好似被谁揪紧了一样,不由伸出手,安抚似的回抱着。
公孙策此时,才第一次明明确确的认识到,现在的包拯还只是一个刚刚初出茅庐的少年,还不是十几年后坐镇开封,名震天下的包青天……
他也会脆弱,他也会彷徨无措。
他会难过的想哭,当死去的人是自己最敬重的师长。
世人看见的都是铁面无私心若明镜破案无数的包青天,有谁知道,包青天先是包拯,后才是包大人,最后,才是包青天!
是包拯,所以,他这一路走来,也会悲伤难抑,愤怒难平,无奈无措。心头多少苦楚难言。只是,他都很好的隐藏起来,想起那后来,小蛮的那件事……记忆复苏之后,对自己却是淡淡一笑说着没事……公孙策心头便酸楚难言,后来,他固执的跟着他入主开封府,其中缘由之一也是不想再看到他那样,想着有人跟在他身边,至少可以倾诉心里的苦楚,至少可以在觉得孤单的时候可以作伴……
“包拯……你身边有我,你不是一个人……”公孙策低声说道,语气很轻,很轻,但透着某种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