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反正端州之事,上辈子就没有存在过,天机什么的,也得能泄露才是吧?
于是,公孙策将自家师傅的忧虑抛之脑后,自顾自的打点行装起来。
而正在专心的打点行装的公孙策并没有发现,在灵寂大师离开后不久,就有一人追上了灵寂大师。
“大师请留步!”
低沉的声音缓缓响起,灵寂大师停下脚步,转头看向身后正对他拱手的皮肤黝黑,眉间一弯月的少年。
“包拯,随我来。”灵寂大师背负双手,对少年,也就是包拯说道。
包拯沉默的跟着灵寂大师走进了禅房。
他去户部领了官碟文书,就直奔灵光寺来了,没想到,就在公孙策的厢房外,听到了灵寂大师的话,灵寂大师不愿公孙策跟他去端州?是因为什么?
他必须知道!
“大师。”进了禅房,包拯恭敬的拱手作礼。
“坐吧。”灵寂大师点点头,示意包拯坐下。
包拯便在灵寂大师对面的蒲垫上盘腿坐下,坐下后,包拯便低声问道,“大师,公孙策可无碍?”
灵寂大师深深的看了包拯一眼,缓缓摇头道,“我看不清。”
包拯一愣。
“包拯,你可信命?”灵寂大师突兀的问道。
“信。”包拯毫不犹豫的点头说道。
“包拯,你可认命?”灵寂大师又再次发问。
“不认。”包拯想也不想的就回答道。
灵寂大师微微一笑,“如此,你和公孙策便去端州吧。”
包拯一怔,随即皱眉,灵寂大师问的这些问题和公孙策的身体健康可没有什么关系。到底……公孙策去端州的话,是否能够平安无事?
“大师……”
灵寂大师却是闭上眼睛,平和说道,“回去吧。”
包拯沉默的盯着灵寂大师半晌,才起身离开。
离开禅房的时候,包拯回头看了灵寂大师一眼,灵寂大师是公孙策的师傅,对公孙策极为关心,既然……他没有坚持要公孙策留下,那么,公孙策去端州也许可以平安?
包拯慢步走向公孙策的厢房,一边走一步心里暗暗决定着,这次去端州,绝对不会让公孙策插手任何案子,他就在一边看着就好。
****
此时,京都的某间书斋里。
身着淡蓝色袍服的四十多岁的男人,修长的手指轻轻的拂过手里的书页,一边扬起温和愉悦的笑,他的身侧,一三十多岁的面容普通的男子恭敬的躬腰作礼。
“怎么?包拯明日起行?”
“回王爷的话,是的。”
男人低头轻轻的拂过手里的书页,慢慢的折叠了一下,才慢悠悠的递给身侧的男子,“把这本书加入礼单,嗯,明早让管家给庞府送去。”
男子恭敬的应下,双手接过男人手里的书,然后作礼,后退离开。
待男子离开,淡蓝色袍服的男人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笑意,如此一来,端州只怕会很精彩了吧。
呵呵……就是不知道,包拯会如何应对?
*****
入夜后的庞府,犹若趴着的巨兽,静寂无声,却是威势难言。
庞府里,书房中,面容威严的约莫四十多岁的男人先是轻轻的用带着厚茧的指腹拂过手里的书籍,然后,慢慢的翻开被折叠了书页,眼眸温柔的凝神盯了一会儿,才缓缓的收回眼里的温柔,深沉难测的闭眼深思了起来。
半晌,才低哑开口,“庞五。”
“属下在!”突兀的,只有男人一人在的书房里响起一个平板的声音。
“以后,端州的情报要第一时间送过来。”
“是!”
“带信给大少爷,让他撤走端州的人!”
“是!”
******
而这日,包拯和公孙策终于踏上了前往端州的旅程,随行者,自然就是展昭和白玉堂了。
第79章 砚杀(1)
前往端州的路途比公孙策所想象的要顺利得多。
此时,通往端州的官道上,一脸素朴的马车缓缓行进着,而在马车前头,还有两匹白色的马。马上两个小孩子骑着,一小孩光着头,脸上带着懵懂的笑,而另一小孩粉雕玉琢,很是漂亮,脸上却是生气的瞪眼。
“爷的骑术好着呢!为什么不让我骑快点!这样慢吞吞的要走到什么时候啊!”粉雕玉琢的小孩不耐烦的说道。
光头小孩瞅了眼满脸不耐烦的小孩,又小心的看了看后头的马车,探身过去,小声道,“玉堂,你小点声,要是被包大哥听到了,你又得背书了!”
粉雕玉琢的小孩,也就是白玉堂一听,顿时僵住了,随即愤愤的扭过头,背书什么的,太欺负人了!!
光头小孩见白玉堂消停了,悄悄的松了口气,心头庆幸,还好还好,小白有包大哥压制着,不然就麻烦了。
光头小孩,也就是展昭,看了眼白玉堂,心头很费解,怎么小白出了京城就跟老鼠出了笼子似的撒野呢??不是闹着要骑快马,就是要去山林打野!昨儿个包大哥终于忍不住了,狠狠罚了一通,他才消停下来。
而此时后头的马车上,公孙策掀开帘子看着前头马上一个嘟嚷着小声抱怨,一个小声的哄着,然后,不知道小声哄着的说了什么,那嘟嚷着的瞪眼挥拳了!那两人就在马上拳打脚踢起来,但脸上却是都带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