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于是,公孙策就坐在厨房的桌边,笑眯眯的等着包拯包大人给他端面。
*****
而此时的京城,八贤王府。
八贤王盯着下头的人,神情冷肃,半晌,八贤王才缓缓开口问道,“你说前往清河县的官道被山上滚下来的石头给堵住了?”
下头跪着的官员有些战战兢兢的磕头道,“回王爷的话,事情就是这样……现在,端州送往京城的砚车已经绕道了,清河县现在已经被堵死,里头的情况,没有人知道……”
八贤王皱起眉头,挥手道,“好了,你先回去!”
官员有些反应不过来,“王爷?”
“你回去,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八贤王皱紧眉头,语气平稳却透着不容反驳的气势,“不该你说的,不该你管的就别废话!”
官员吓了一跳,忙恭敬的应了下来,狼狈的起身,就急急忙忙的退下。
待官员退下,八贤王手指无意识的敲着桌面,双眉拧在一起,喃喃道,“清河县呀……果然……就是个不安分的……”
这时,外头的管家匆匆进来,恭敬的行礼,低声道,“禀王爷,王丞相来了。”
八贤王回过神,微微一怔,随即点头道,“请王丞相大人进来!”
“是!”
很快,管家领进来一个人,这人约莫五十多岁,面容和蔼,带着笑容,眉眼慈和,一见就让人生起亲近之意。
八贤王笑笑起身,微微拱手,“哟!这是那阵风把您给吹来了?”
这老者,也就是王丞相,笑呵呵的拱手回礼,“哎呦,我的王爷,您这礼可是要折煞老夫了!”
“呵呵……哪能啊!您可是本王的老师呢!”八贤王笑呵呵的说着。
王丞相一笑,看着八贤王即便如今年近四十,却依然温和俊秀的脸,还有这身雍容贵雅的气质风度,王丞相心头一叹,也难怪某人至今心存绮念,不肯舍弃那种荒唐的念头。
“王爷,今日来,我是受人之托。”王丞相收起心头的喟叹,笑呵呵的说道。
八贤王心头一突,受人之托?是……那只老螃蟹?
八贤王慢慢的收起脸上的笑容,语气也冷淡了下来,“可是庞太师?”
王丞相似乎没有察觉到八贤王态度上的改变和冷淡,依然笑容满面的说道,“是啊!”
“他让您托的是什么事?”虽然心头烦躁着,但八贤王却也不知为何,还是慢慢的问了出来,若照过去几年的脾性,他早就不耐烦的挥袖送客了!
“是清河县的事情。”王丞相此时心头也忐忑着,就怕这位素来好脾气的八贤王会发起脾气,这某人和眼前这位的纠葛,他算是从开始看到了现在,只怕天下间早也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两人间的纠葛恩怨了,如今,见八贤王没有直接发脾气,反而似乎按捺了下来,心头不由惊奇,但面上却是赶紧的说了。
八贤王一愣,清河县?
说到正事,王丞相收起脸上的笑容,正色道,“王爷,端州今年进贡的砚滞留的事情,我们都已经知道了,庞府那位很担心,他收到了一些不好的消息,只怕,清河县被堵之事和几年前的案子有些关系,另外,飞星将军庞统现在也被堵在了清河县,就在新任端州府君到达清河县后,清河县的唯一的官道就被堵了。”
八贤王皱起眉头,果然是这样!但,竟敢把庞统和包拯给堵在清河县?
这些人还真是疯了!
“他的意思呢?”八贤王问道,心头本来因为清河县而窒闷的心情却是莫名的松散了许多,如果那只老螃蟹要插手的话,那这事就不麻烦了……
“他要去辽国。”王丞相皱眉说道,语气里有些无奈。
庞府的那家伙竟然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去辽国,就算是为了心上人……咳咳,为了朝廷分忧,也用不着这样吧?这事可是很危险的!
八贤王闻言,脸上一沉!
第83章 砚杀(5)
清河县。三更时分。黑色迷蒙,无星无月。
公孙策站在客栈的小院子里,微微偏头,凝神听着外头传来的似有还无的哽咽着的哭泣声音。
“怎么了?”包拯从屋里走出来的时候就见公孙策神情凝重的站在院子里,似乎在倾听者着什么。
公孙策没有回头,依然凝神听着,低声道,“外面好像有人在哭……”
包拯早已听到这种隐隐约约的哭泣声,这样的夜晚,这样透着神秘诡异的清河县,传来的这种声音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别管。”包拯拉过公孙策,低声道。
公孙策一愣,看向包拯,“可是,包拯……”
“稍安勿躁。”包拯低声说着,手一用力,将公孙策略带强硬的就带向堂屋里。
两人刚进堂屋,就听到外头的惊呼和怒叱声。
“小白!你做什么!小心!”
包拯和公孙策脚步一顿,随即都猛然转身,朝大门方向奔去!
这声音是——展昭?!
展昭他们不是去了端州了吗?
包拯和公孙策冲到大门边,还没有打开门,大门就被重力撞开。
包拯和公孙策倒退几步,然后就听一声惊愕,“包大哥!公孙大哥!”
公孙策惊愕的看向撞门而入的展昭,展昭是怎么回事?全身都是血!抱着的人是——白玉堂?!
而白玉堂一动不动,全身也都是血,那惨白的脸,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