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一点一点向下燃烧,在冬夜里发出光芒和微弱的温度,如同一个投影,将四个人的剪影放大,落在白墙上。
烛火一晃一晃,摇曳在立牌前,像从前落在他们身上的阳光。
从前放学的时候,落在他们身上的太阳。
一片沉默里,程姗姗吸了吸鼻子,轻声问,“你真的不打算……跟小沈老师告别吗?”
沈衍舟还不知道这个消息。
他三天后有一场国家级的竞赛,在一星期前就已经进入了封闭式集训,想来,也是有许久没有他的消息了。
蒋唱晚静了几秒,垂下眼睫,将视线从立牌上的少年身上移开,轻声道,
“他有自己的事要做,我不好打扰。”
“留一条消息就好了。”
她讨厌离别。
也不知道要怎么跟沈衍舟告别。
就算她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要离开沈衍舟,她应该怎么办呢。
这是一场永远也开不了口的道别。
那索性就趁着他在封闭式集训的时刻,避重就轻,轻描淡写地说声再见吧。
等到他比赛结束,她应该已经落在了大洋彼岸,时差八个小时的另一片土地。
没有当面说的再见就不是离别。
就好像每次放学回家,站在单元楼下的那句“明天见”一样。
只是……
这次可能,再也不见了。
第54章
54
航班起飞前的倒数第二天, 蒋唱晚回了趟家属院。
她哥不在,家里清清冷冷,就她一个人。
蒋唱晚慢慢地收拾了一会儿东西, 准备出门时, 站在客厅门口回身, 环视一周,忽地瞥见沙发上摊开的毛毯一角。
她顿了片刻。
驼色白色交杂的毛毯, 柔软,宽大, 接触时温暖的触感仿佛都还停留在皮肤上,她却要走了。
那是那天晚上, 她和沈衍舟盖过的毯子。
来自迪士尼梦幻的动画灯光仿佛还落在毯子之上, 少年宽阔的肩头仿佛也就靠在身边,而一切都要物是人非了。
她站在门口,看了许久。
南山的房子承载了他们的初遇,从夏日公交车上的一瞥, 到并肩同坐的书桌前, 梧桐林荫,虫鸣鸟叫,他们在一起消磨了整个夏天。
家属院的房子则承载了搬家的下午, 秋冬日满桌的佳肴, 酒杯碰撞时清脆的庆祝,忘带钥匙时的夜晚共度, 还有靠在肩头的一场电影。
一时间, 诸多记忆从眼前闪过, 像是走马灯。
人是不是只有在快要离别的时候,才知道从前有多快乐, 才知道有多舍不得?
当时只道是寻常。
蒋唱晚站在门口,回身望了许久。
最后她闭了闭眼,轻缓地迈出门,回身,关上了门。
-
工作日的火锅店人不多,没到晚餐时刻,客人只寥寥坐了几桌。
蒋唱晚很轻易地寻到熟悉的身影,纤细、娇小,在桌与桌之间的空隙里穿梭。
她深呼吸两下,调整了情绪,脸上挂上礼貌而甜的笑容,脆生生地喊道,“张阿姨。”
女人擦桌子的动作一顿,回身,脸上满是惊讶,“啊,晚晚,你怎么来了?”
她一边惊讶,一边看向手上的抹布,连忙叠了叠,准备向后厨走去,还招呼她,“你在那边坐一坐,等阿姨忙完啊。”
“好。”蒋唱晚点点头,在旁边的空椅子上坐下。
张焕萍约莫去后厨忙活了,前面人不多,一时这桌叫加菜,那桌叫要纸巾,还有一桌要加点汤,一下就忙不过来了,唯一一个服务员手忙脚乱的。
蒋唱晚见状,起身给靠窗那桌拆了包纸巾拿过去,左看右看,拎起桌上的火锅汤壶,小心翼翼地给靠门那桌的客人加进去。
忙活了一会儿,算是帮了不少忙,大厅里的服务员连连向她道谢,张焕萍也换好了衣服,从后厨走出来,招呼她说走吧。
“是吧,这女孩儿很乖的,很讨人喜欢的。”她笑着顺应同事夸奖两句,挽着蒋唱晚的胳膊,跟同事说再见,“我先下班走了啊,明天再见啊。”
冬日午后出了点太阳,走出火锅店门,是一条窄窄的小巷,两个人晒着太阳,慢悠悠地在巷子里散步。
“今天学校没上课吗,晚晚?”
蒋唱晚摇摇头,“没有,张阿姨。”
“哦哦,这样啊。”张焕萍应道,又笑了笑,“自从衍舟去集训了,我都不知道学校的情况了。”
“你说他们也是管的真的很严,不能带手机,不能打电话,从早学到晚,不知道会不会压力太大了……”
“不会的,阿姨。”蒋唱晚安慰她道,“小沈老师是我见过最聪明的人,他肯定不会压力大的,一定会在竞赛里取得好成绩的。”
“那就好。”张焕萍笑着摸了摸她的手背,说她真讨人喜欢,想了想,又感叹道,“也是幸好衍舟聪明,还有竞赛这条路可以走,不然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
“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就上辅导班和兴趣班,还有上国际学校的,考什么雅思和托福,我都搞不清楚这是什么,更别说送他去学了。”
“我这个当妈的没能帮到他什么……”张焕萍顿了顿,轻声叹气道,“还是他自己争气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