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忙打伞上前,“卫大人,您来书院是有什么事吗?”
“雨大,心里挂念着临安,不自觉就走到这了。”
门童看着卫楚几乎淋湿的衣服,道:“卫小郎君这会儿应该在斋舍中,卫大人,这雨大,您要不进书院躲躲雨,小人给您找套干净衣物来。”
卫楚微欠身一笑,“不了,你回去吧,我这就回了。”
话落,他又看了一眼秦朝颜消失的方向,这才转身离开。
回到大理寺,陈丙守在中堂处,看到他急步上前。“大人,淮王殿下来了。”
“知道了,我去见他。”
陈丙看着卫楚的模样,想说要不还是回屋换身衣服,反正淮王殿下也等了有一会儿了。
“大人,你要不还是先去换身衣服吧?”
“不用了,淮王不在意这些小节的。”
看着卫楚进了正厅的身影,陈丙嘟囔道:“算了,我还是去让黄老帮忙开一帖治风寒的药吧。”
淮王在正厅里喝着茶,余光看到门口处有个身影走近,他将茶杯放下。
起身,他走到门边,正好看到卫楚将伞给收了,他清楚地看到了他手心处的血迹。
淮王的眉毛一拧,卫楚进厅看到的就是他眉头紧蹙的神情。
“发生什么事了?”
淮王抓住他的手腕,看着那上面被红肿可怖的伤口,道:“这话该是我问你才对,发生了什么事?”
卫楚垂下眼眸,落在手心处的伤口上,抽回手。
“无事。”
淮王看着他,“无事,你这一身湿漉漉的模样,还有这伤口,你和我说无事,觉得我会信?”
卫楚抬眸看他,淮王都快气笑了。
“你不用说,我猜猜看,你是不是遇见她了?”
卫楚眸底一瞬间的变化,可躲不过淮王。看着他的模样,淮王眉头拧得更紧了,却又不知该如何说他。
“五年多了,怀玉,该放下了,”
“她们确实很像,”淮王道,“但并不是同一个人,你还没发现吗?!”
淮王看了下四周,靠近卫楚身侧,低声道:“秦姑娘是人,她有影子的,而神女,她没有影子!”
“就冲这一点,就能断定,我们认识的人,绝不是现在在书院里的那位!”
卫楚心空了一大块,他没去看淮王,别过脸,任由眼尾悄然泛红。
“别说了,这应该与你今日来找我的事无关!”卫楚强撑着道,“我们还是说回正事。”
淮王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也深知不能再挑明下去了,不然,这厮又要不搭理他一阵子了。
“谈正事前,还是先把你这一手伤和身上的湿衣服换了吧。”
卫楚抿了下唇,“好,那你等我一下。”
说着,他大踏步地离开了这正厅,仿佛在逃离什么一般、
淮王无奈地又叹了一声,看着外面的雨,他真想喊一声造化弄人。如果可以,他真希望,当年,他们没有遇见那人。
这样,会不会,卫楚如今也不会变成这般。
卫楚换身衣服换了许久,淮王和黄裳在正厅等了又等,在他们两人都等不下去,想去找他过来时,他回来了。
“换身衣服换了这么久?”淮王说他一声,又道:“黄老,麻烦你给他看一看手上的伤。”
黄裳朝淮王弯了弯腰,“是小老儿的职责,淮王殿下折煞小老儿了。”
待看到卫楚手上的伤后,饶是有淮王在场,黄裳还是没忍住说了他几句。
“少卿大人,你再年轻,恢复得再好,也不能可着身体使劲儿祸祸。你这伤,再深点,都快见骨了。”
“这伤,指定是要留疤了。”
“两天换一次药,换三次,不能沾水,不要提重物。最好,这只手就不要干活。”
黄裳包扎完后,提着他的药箱就走了,临走前还不忘嘱咐卫楚记得找他换药。
他走后,卫楚看向淮王,“说吧,是有什么事?”
涉及到正事,淮王脸上的神情一下就变严肃了。他道:“今日,京都城外出现了陇东来的流民。”
“陇东来的流民?”卫楚整个人也一下严肃了起来,“是,好在上报得及时,已将他们安置妥当,没让进城引起恐慌。”
“有多少人?”
“不多,七十三人。”淮王叹了口气,“他们一行人起码几百人,是几个村子的人一块来京都的,到京都城门外时,只剩下七十三人。”
“大祁境内,陇东的干旱情况最为严重,已有两年地里庄稼颗粒无收了。”
“朝廷不是有发赈灾粮么?”
“这赈灾粮,也是我今天想和你说的一事。”淮王道,“底下有官员贪污赈灾款项,朝廷给陇东的赈灾粮,到地方,仅不足三成!”
“真是丧心病狂!连赈灾粮也敢动!”
“今日来找你,是来给你传秘旨的,圣上派你,走一趟陇东,把这些蛀虫全抓出来!”
“好,我今日就出城!”
“怀玉,此去陇东,一路小心,我在京都等你传来好消息。”
第51章 第二堂课
卫楚没有片刻的耽误,点了几人随行,冒雨出了城。
应天书院内,秦朝颜在街上闲逛了一大圈,虽说遇上了卫楚觉得他有点奇怪,但总体心情还是好了不少。
等她看到举着伞站在碧落轩前的卫昭,她那点好心情全不见了,变成满满的担忧关心和生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