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隔日一早,秦朝颜就又见到了卫楚和几位大人,看了下厚厚一小册子的细则,她没什么意见。
  然后,她就跟着几人去考核入巧工坊的人选了。
  昨日,那信递进宫中后没多久,祁帝就颁布了一道悬英令,请奇人异士,或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前往巧工坊,来为大祁的建设献一份力。
  最主要的是,祁帝在悬英令上还言明了,这巧工坊是神女设立的。
  就凭这一条,今日一早,京都,京郊以及周边的三个县城,已有不少人等在巧工坊外,等着神女面试他们,让他们进入巧工坊。
  巧工坊的人是永远需要的,只要是真正有大才,在某方面有天赋的人,秦朝颜都会留住他们。
  巧工坊开设三日内,招了十五人,就这十五人,造出了风车、耧车和曲辕犁。
  这三样,大大地解放了农民的双手,有利于耕田。
  在第五日,巧工坊招到了一位姓许的书生,他是一名秀才,屡试不中。可他却会造各种精细的小玩意。
  有许恭在,巧工坊在十日内造出了火铳等武器。
  在启智学堂的休沐假结束后,秦朝颜开启了巧工坊和书院两头跑的日子,卫昭也跟在秦朝颜的身后。
  值得一提的是,祁默做出了一个小水车的模型,被巧工坊采用了,他现在是巧工坊挂名的小先生。
  秦朝颜给他留了一间研究室,也在巧工坊上挂了他的名,只要祁默来巧工坊做实验,可以在坊内用各种器材和材料。
  有了祁默这个例子后,应天书院的学子们掀起了一阵发明潮,最后成功也在巧工坊挂名的学子,暂时只有卫武、陈丰年、张广民和章裕安。
  不过,秦朝颜两头跑的日子也没开始多久,应天书院的休沐假就又来了,上一次是因为游学归来休沐,这一次,则是因为各国使臣进京。
  应天书院的夫子们,并不只是书院的夫子,有些是礼部的官员,有些是工部的,还有兵部的。
  除了上了年纪的,或是那些中年隐退的,其余夫子身上都是有官职的。当然,也还有蒋广白这种白身的衙内,不过这种情况不多。
  各国使臣进京,三年一次的各国会谈,是近来京都城最重要的事。
  书院休沐,夫子们忙碌起来,众学子们,也挺忙碌的,在家中不是被父亲派遣去跑腿,就是在家研习。
  京中上上下下都动了起来,负责保卫皇宫安全和都城安全的金吾卫和大理寺这些日子更是忙到脚不沾地。
  卫楚和秦朝颜已经快有五日没能相见了,不是他回来晚了,秦朝颜和卫昭已经睡了,就是他忙到连回去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终于,使臣进京的这一天到了。
  各国使臣从他们的国家出发,在各国会谈开始的五天前抵达京都,最晚也会在会前三天抵达,这已经是各国约定俗成的不成文的规定了。
  昨夜使臣已到都城外,今日巳时,礼部官员在城外迎使臣进京。
  云客楼,启智学堂的学子们几乎都在,还有蒋广白这个夫子,多了个秦朝颜和江远道。
  今日卫文卫武他们也在云客楼开了包厢了,就在他们隔壁,大部分都是明理学堂的学子,刚刚他们还过来和秦朝颜三位夫子打了招呼。
  秦朝颜和江远道坐在包厢内品茗,蒋广白已经和小学子们混在一处,叽叽喳喳地围在窗前,等着使臣从楼下的街道经过。
  “来了,来了。”
  “夫子,这是古泉使臣吧,我记得在百业课上,姜夫子说过,古泉因常年经受风沙侵袭,头戴发巾,可遮脸,也可挡风沙。”卫昭道。
  蒋广白细看了看,也不太确定,万一是南雾国的女娘也有可能戴着头巾。
  “是古泉国,看他们马车上的旗帜,一汪水泉,泉上还有明月,那是他们的国帜。”司马荪道,“后边戴着紫色头巾,巾上还有宝石的队伍是南雾国的。”
  “这两国的人们都常年戴头巾,前者是防风沙,后者是防御山林中的瘴气雾气。”
  “噢噢,”卫昭和一众人点了点头,蒋广白也在这点头的队列中。“阿荪真厉害,不愧是小百书。”
  司马荪的胸膛不经意地挺了挺,他看着楼下,道:“南雾后边,西梧的也来了,西梧的人的特点是个个都魁梧无比。”
  “还有一点,你们看,他们的鼻子很高挺,眼眸也很深邃,一般都是蓝眼睛。听说,他们的王室子弟,眼眸是灰绿色的。”
  第156章 北沙、东篱
  “哇,真的哎,他们的眼睛是蓝色的,好特别。”
  “蓝色的眼睛和灰绿色的眼睛,看到的东西,会和我们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吗?”陈兆喜问。
  众人一顿,显然也没思考过这个问题。
  江远道喝着茶,差点乐出声来,他看向秦朝颜,把这个问题抛给她。
  “秦夫子,你说说看,会有什么不同吗?”
  秦朝颜也从未想过这个问题,陈兆喜这个思考角度确实清奇。她道:“这有没有什么不同,眼睛是在各人身上的,我们看到的,和旁人看到的,会不会有什么不一样,谁也说不清。”
  “因为,我们拥有的是本身的感受,却无法拥有他人的感知啊。”
  江远道抚了抚他的胡须,道:“秦夫子,你这是悖论。”
  得到他如此回答,秦朝颜反问回去,“哦,那依江老夫子的见解,该是如何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