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可是这场没有第三个同伴的旅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杨幻和“ghost”都在自以为自己孤身一人的日子里不断地对着虚空中想象出来的那个他诉说着、交谈着——
“昨晚风刮得好大,我怕得睡不着觉”,“昨晚风声吵死,我睡不着差点起来把玻璃砸了”;
“中午的排骨真香!我把饭都吃完了!”
“中午撑死我了……也不知道怎么吃那么多”;
“课本上的文章都看完了,希望下次老师能多带几本书来。”
“啊?还多带?不想看书,我想出去晒太阳。”
……
……
……
脑海里似乎有另一个与自己性情迥异的意识时不时会蹦出来说话。可是对于当时的杨幻和“ghost”而言,从没有人告诉过他们:人格分裂是一件不正常的事。
孩子不知道什么事是不可以的。于是某种程度上,他们什么都敢做。
不知从哪天起,他们学会了在脑海里和另一个自己对话。
“我不喜欢这里,我想出去。”
“我不喜欢这里,我想出去。”
“你怎么重复我说的话?”
“因为我也是这么想的。”
“你害怕吗?”
“……?”
“我?”
“对,我在问你。”
“我……还行。你呢。”
“我有点害怕。”
……
……
……
杨幻其实不记得自己有没有对外说过那另一个意识的存在,甚至不记得在面对观测人员时,更经常出现的是他还是“ghost”。
那时他还太小;他经历了太多次太多次的检测和重复询问,这些事在他的生命里是比吃饭睡觉还要常见的存在。
然后忽然有一天,杨幻被告知,他可以出去了。
和当初被关进这里时一样毫无征兆、莫名其妙。
作为试验品的这段记忆,或许被清除了一部分,杨幻已经不太记得;一个鲜明的念头被刻进他的脑海里:这里的事不能向外说。
像每一个被脑科学中心收养的普通孤儿一样,杨幻进入了脑科学院。他很快就适应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并且发现:一个人一般是只有一个意识的。
杨幻意识到自己和旁人不同,却很坦然地接受了这一点,甚至偶尔感到幸福;似乎是在一个春天,杨幻在自习室午休醒来,窗下的樱花开了,粉白色的。
他的脑海里,出现了第一个陌生的吻。
毕业之后,杨幻被分进了众多研究小组里的某一个。
这里比外界世界单调些,却比做试验品好多了。杨幻的生活一切照旧。直到有一天,他被这里那位天赋过人却难以交流的年轻领导叫进办公室,“杨幻,我怀疑芯片有问题。”
“芯片好像会产生自主意识。”
第174章
李孤飞一路找到资料查询间时,林路深还没有出来。
忐忑了许久的护士看见李孤飞,眼睛一亮。她朝资料查询间的门看了看,意思很明显,她不敢这会儿进去。
“林路深在里面?”李孤飞问。
护士点了点头。
李孤飞嗯了一声。他在对面的长椅上坐下,耐心地等了起来。
护士有些惊讶,“您不进去?”
那你来有什么用。
“林路深大概在和朋友聊天,”李孤飞说,“闯进去不礼貌。”
护士又看了眼资料查询间的门,沉默。
杨幻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具体表现在,他真的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脑海里有两个意识。
出于对林路深本人的信任、或是一种责任感,杨幻回去思考了一天,就来向林路深坦白了。
林路深先是大为吃惊,随后就笑了。他绕着杨幻前前后后转了好几圈,先前折腾那么久也没什么进展,原来活生生的证明就在自己眼前。
为了证明芯片确实存在自主意识,林路深本来已经计划请李孤飞进入自己的大脑,一探究竟;只是因为李孤飞的拒绝,才搁浅。
他不需要说服李孤飞帮忙了。
当时林路深还不确定这种自主意识是普遍存在的、还是个例;他交代杨幻暂时不要告诉别人,然后把杨幻单独保护了起来。
南柯实验室全员被执行梦境监禁时,杨幻并没有和大多数人在一起。他和身边的几位同事没有立刻被抓走,获得了一个短暂的、喘息的时间;但随后,陆原和设置的屏障开始对每个人的大脑发挥作用。
每个人都知道这种屏障最终会让人变成什么样。它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缓慢而温和的死刑,会让人逐渐丧失自己的意识,在昏睡中变成一团行尸走肉,直到最后彻底死去。
逃跑,是那种环境下的第一本能,却也是最不可能的一件事。
杨幻无法清楚地记起自己那一刻的思维路径、或是心路历程了;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在一场搏斗中取得了胜利——他击败了“ghost”、斩断了“ghost”关于过去的所有记忆,自己和其他所有人一样随着屏障进入了梦境监禁空间。
不同的是,那时的杨幻已经脱离了自己的身体。他不会像其他人那样失去意识,他可以永远保留清醒的思维、和关于过去发生的一切的记忆;系统性赋予了他极大的自由,他可以告诉梦境中的林路深发生过的一切,可以一直一直地守在这里等林路深回来……他还可以做很多事,只是他再也回不去了。